分节阅读 393(2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96 字 2023-09-30

gu903();而通过关税、盐税的专项经费转移,使得地方甚至受益于其推行的财政改革,可以说,正是他的这种“慷慨”才使得地方上对其财政政策表示支持,地方并未因其推行的新型财政政策吃亏,才使得地方未因此生出离心。

“推行稳健的政策”

这是李子诚在就任总理时对国民作出的承诺,就其全力推行的财税改革而言,无疑兑现了他的诺言,通过对关税、盐税两大税种的整理、提税,使得中央获得了充足的财税收入,所以其才能在很多财税问题上对地方作出让步,而正是这种稳健的政策确保了国务院政令的畅通,可是现在

想到国务院之前下发的全国剿匪令,汤化龙却是一叹,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个半年为期的剿匪令实际上,是在逼各省作出选择,是妥协,还是单从这一国务院令上看,现在的总理,那还有当初的“稳健”。

难道总理被过去半年间工作的顺利给冲昏了头脑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汤化龙才会在二弟发电报向他询问的时候,在思索良久后,回电让他“等等看”,也许,只是一时失误可现在看来,汤化龙能感觉到,眼前的这位总理,绝没有被那么“一点不值一提的成绩”给冲昏了头脑。

这不过只是他的一步棋

“济武,昨天,我看到一份报纸”

声音微微提高,李子诚拿出一份报纸来,这是一份广西的报纸,发行于十五天前,也就是他签署那道命令的第二天,这份报纸是通过火车、飞机一路转到他的手中,作为国务总理,他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看各省的报纸,并非只是剪贴要闻。

在这个时代,舆论享有充分的自由,报纸上99的文章都没有“官方报道”的“权威”,是百分之百的民间直接反应,所以,李子诚才需要这些报纸,需要这些报纸去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只看所谓的“官方资料”或者“官方报道”,那不是“脱离群众”,而是慢性自杀式的自我封闭。

“嗯,上面说我被过去取得的成绩给冲昏了头脑”

笑了笑,李子诚放下了报纸,看着汤化龙问道。

“你觉得呢济武”

“这”

汤化龙一愣,却是不知应作何回答,一开始,他也如此以为,可是通过过去两天的贴身观察,眼前的这位可是比大多数人都清醒,他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样也知道地方上为什么会犹豫不决到现在。

直到现在,地方各省不过都是在观望,观望着有谁先跳出来为大家伙出头,无论是大总统的亲信亦或是大总统的追随者,又或者是那些口口中声声喊着为国为民的西南数省,他们都沉默了下来。

原因非常简单,没有谁愿意站出来指责国务院限令地方限期剿匪是“扰民之举”,国务院那边,可是把过去十二个月,各省报纸上自登的匪乱报道进行了统计,同样还把各省民政长的报告进行了统计,那些都是国务院要求剿匪的原因。

国务院打着保境安民的大旗

在这面大旗下,谁第一个跳出来,肯定会面对千夫所指之局,各省的将军又岂愿最后自己落了骂名,别人得了便宜,眼前的这位总理,只是用一面看似无形的旗,卡住了各省将军的七寸。

名声这东西

“我没昏,可”

神情一肃,李子诚揣起茶杯,看似平淡了说了一句。

“可我担心,有些人一时昏了头,会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话似平淡,可任谁都能听出这话里的所指,尤其是汤化龙更是如此,正待他将想要开口急辩时,又有一句话传入了耳中。

“现在,国家的很多事情都进入正轨了,所以,制宪已经纳入国务院和总统府的议程,国务院已经准备在年末,正式提请总统府,成立全国制宪委员会,制宪委员会由国会议员以及各省派出的代表组成”

制宪

听到这两个字,汤化龙却是抬起头看着李子诚,他想从那张年青的脸庞上找到其它的东西,可是除去平静之外,却没找到任何他不愿看到的神色,早在两年前,作为一名法学专家他就曾会主持参与起草制定了天坛宪法,对于那部宪法,他曾经寄予了希望,在他看来,那将是共和走向正轨的标志。

可是,最终他却失望了,制定天坛宪法不过只是袁世凯的一时妥协而已,在“民二叛乱”之后,一切都结束了,国会都被解散了,还谈什么宪法

可现在,这位总理却要求制定宪法,对于李子诚此时透露制宪的意愿,他有所怀疑,可是他却知道,如果发前的这位总理全力推行宪法、宪政的话,即便是袁世凯亦需要做出很大的让步,他的手中握有兵权,即便是袁世凯对其亦有所忌惮,否则现在中国也不会有这么一位“小李总理”。

“总理,想要制定宪法”

汤化龙试探的问道。

“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