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4(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332 字 2023-09-30

是我想制定宪法,而是”

沉默片刻,李子诚的神色很是坦然。

“中国需要宪法,为维持共和之精神,就必须有一部全国认同的根本,未来若是有人欲违背共和、践踏共和,那么他就必须要挑战一部由国会和各省代表制定,并由全国各省议会批准的宪法”

“各省议会批准”

总理的回答只让汤化龙一愣,原本在他看来宪法只需要国会起草,由国会批准之后,便可以实施,却未想到需要由各省代表参加、而且还需要各省批准。

“济武兄,现在咱们中国弃中国三千年传统而行以共和,这一政治体制尽管有各国可供参考、借鉴、学习,但对于我们而言却是陌生的,就拿现在的中国而言,中央与地方的权属不清,中央与地方的互相提防,再到地方对中央的不重视,中央对地方的轻视,直接导致目前国内政治局势的混乱,这种混乱,必须要尽快结束,中国所有一切都需要步入正轨,比如,各省将军属理制,这就是极不正常的,亦是违背共和精神,即然总统、总理都是由国会两院选举的,那么省长、市长、县知事,亦应该由本省、本市、本县议会选举产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任官刮地之事的发生”

在汤化龙的面前,李子诚自然不会再去掩盖自己制定宪法的本意,在袁世凯面前,他更多的是强调通过宪法去限制地方的力量,通过“正轨”逐步解除地方的武装,解决地方实力派的问题,而在汤化龙的面前,他便愿意和他去构建那个“共和梦”,无论是历史上的记载,亦或是特勤局、保安部的情报,都清楚指到,眼前这个在少年时曾跪于母面前许下“必除此虐政”誓言的汤化龙,一直都怀揣着一个梦想。从立宪到共和的转变,再到对共和精神的理解,汤化龙走着一条同宋教仁截然不同的道路。

民国元年8月25号,在宋教仁的主持下,北京和上海两地同时举行了国民党成立大会。原先以暴力革命为手段、为推翻旧统治而存在的同盟会,被改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党。

而汤化龙则以当年的谘议局联合会为班底,通过若干轮兼并,于1913年春组成进步党,与国民党形成了两党相争的局面,梁启超、张謇等名流均是该党的理事。

尽管是对手,宋教仁私下与汤化龙、梁启超却早有默契。他曾秘密拜访梁启超,表示两党轮替执政,本是应有之义。在即将到来的国会大选后,如果梁启超当政,他则愿意在野相助,如果他本人当政,则请梁善意监督。梁启超对此十分感动,事实上,这也是他和汤化龙一直以来的梦想。

而在国社党进入国会,李子诚出任总理之后,国社党和进步党也曾在私下达成默契,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实施真正“议会政治”,而现在,李子诚却是借此向汤化龙展现出一个未来,一个“宪政”的未来。

“所以,只有在宪法确立的框架下,才有可能实施各党监督,相互竞争、民众获利的共和政治,没有宪法框架内的宪政,根本就是空谈,没有宪法的约束,任何人都可以去挑战现有的并不成熟的体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试图僭越规则”

话至最后,李子诚却又是长叹一声,而后说道。

“从民国建立至今四年,宋教仁死了,国会一度解散,中央、地方相互防备,甚至可用离心离德形容,以至于连一部宪法都没有制定出来。而议会政治,这套本应为所有人遵循的新规则,被弃之如敝屣,我们耽误了太多的时光可中国还有多少时光供你我耽误”

在李子诚这么说话时,汤化龙却是颇为动容,可以说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中,在李子诚出任总理后,对于进步党于国会中往往不对其发起“攻伐”,他的解释很简单,他觉得过去的党争,到头来不过为奸人创造机会,今后宁可不党,好比大家在同一艘小船上,舍小异求大同,互相协作,到了彼岸之后再分道扬镳,为时未晚。

所以他才选择在很多问题上支持国务院,即便是他看不懂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没有大坏处,他亦选择支持,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位李致远和其它人不同,而此时李子诚这番话更是证明的这一点,而李子诚的那句“中国还有多少时光供你我耽误”,更是让他为之动容,中国并没有多少时间供他们耽误,耽误时光的是他们,而不是李致远,在他们于京中无所事事,在国会议员游走八大胡同的时候,李子诚却早在陇海办出了一番大事业。

“在子诚来京城之前,曾有人问我,此行意欲有何作为”

话声稍顿,看着汤化龙说道。

“昨日,子诚未予回答,只道“君可观之”而现在,子诚可向济武兄表明自己的态度,子诚所愿很简单,只想为中国留下一个不可僭越之规则如子诚于任内可达成此业,那子诚便自问无愧于国民了,虽死亦能瞑目”

“总理”

李子诚话只让汤化龙一阵动容,在至于那些散乱的胡须亦随之晃动着,可在他欲开口说话时,却又听到一声长叹,从李子诚嗓间发出,汤化龙看到他的脸上这时尽是无奈之色。

“去年,在接受大总统的邀请之前,曾有人提议,请子诚兴兵北伐以实现中国真正统一”

那无奈这时却又变成了满面的嘲讽。

“当时,我告诉那些人,今天国事闹成这样,就是因为没有一个人懂得妥协退让,一切都以权威来争取,一切都以兵戎决是非,中国之大不幸,正在于此,人人都自以为正义,假以正义之名,行以内战之实,国民何罪,尽遭此之难”

可在这时,李子诚却又皱着眉头说道。

“过去我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可是”

看一眼似乎有所感的汤化龙,李子诚却又说道。

“我愿意做国人政治妥协第一人,亦愿意在很多问题上通过协商、妥协,尽一切可能去改变中国的那种成王败寇的思想,去告诉国人,政治是可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政治本身就是妥协的艺术,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攻伐,可是”

长叹一声,李子诚却不愿意再说下去,而是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看着那窗边中式的园林,这是河南将军田文烈安排的住处,看着窗外的园林,不再言语了,只是静静的吸着雪茄烟,在他吸着雪茄烟时,汤化龙的神情亦变得复杂起来。

此时室内沉默着,静默的有些可怕,良久之后,就在汤化龙有些坐立不安的时候,李子诚却是渭然长叹一声。

gu903();“罢了罢了,事不可为,何需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