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 / 2)

儿子说的话。

“是该给你大哥写封信,放假还得腊月里头昨儿才过了十月初一呢。”

张大梅说的十月是农历,农村里的人都爱说农历,跟他们说日历他们反而不太懂,因为种地跟农历是密切相关的。

农历十月初,换算成日历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二号。

昨天刚过了寒衣节,今天就打霜了,生产大队里还剩下最后一点夏薯没挖回地窖。

如今农村里的人全家所有的希望都在田地里,所以田地的压力也很大,一年种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都要种两茬,一茬春薯,开春三、四月的时候扦插,到八月份里收获。

那一批因为没有经受霜打,能够存放一年多,所以多半都是放进地窖里,分一部分作为粮食发给社员,剩下的就当作是种子好好保存起来。

另外就是夏薯,六月扦插,九月末十月初就能挖了,这一批就主要是作为大家未来一年的口粮。

没办法,如今每年都要交上去一大批的任务粮,虽然也种了水稻苞米大豆小麦之类的东西,最后也就只能留一点在家里作为改善伙食的口粮,剩下的都卖到粮站换成了钱。

毕竟家里盐之类的还是必须要开销的,家里有娃娃念书的就更是剩不下多少粮食了,都要拿来卖了换钱补交欠了几乎一个学期的学费。

严琅看张大梅已经嘀咕着要去看看能不能给大哥寄点东西去,顿时松了口气连忙迈了几步蹿去外面堂屋饭桌前一屁股坐下,拿了筷子在饭桌上戳整齐,然后耷拉着眼皮看桌子上特意给他留下的菜。

至于盛饭反正有他二姐在呢。

严胡兰在严琅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起身拿碗给他在旁边的锅里舀饭去了。

虽然吃的是没多少米还加了苞米颗粒的稀饭,可舀到严琅碗里的总是最干的,上面的米汤都已经先被严胡兰跟张大梅舀来喝了。

她们两自觉每天干的也不是什么费力的活儿,所以每次吃饭都吃得不多,想要留给家里最辛苦的男人爸爸,至于基本就是吃白饭的严琅嗨,那不是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嘛。

严琅看二姐碗里还有稀饭汤没喝完,声音端了碗用筷子拨了小半碗米粒到她碗里,一边嘴贱的嘀咕,“老姐啊不是我说你,你看你天天喝米汤的,都这么大人了瘦巴巴的,以后嫁人了还不得被人推一下就得滚出几米远”

严胡兰今年处了个对象,是村小学里的一个数学老师,都是知根知底的隔壁村本地人,性子还行。

这个话说得严胡兰脸上一红,没啥威力的瞪了小弟一眼,“你这张嘴啊真是让人想抽你,啥话都敢瞎咧咧。”

说完话又想把饭给小弟拨回去,这些米饭给她吃不是浪费了吗

她刚才喝了一碗米汤了,肚子里都感觉饱了。

严琅端着碗躲开,两脚一抬就蹲到了长条凳上,伸手就摸了留给他的那个咸鸭蛋,一边敲壳一边嫌弃严胡兰,“姐你真恶心,碗里都有口水了还要倒我碗里,吃不完就喂大黑,反正我坚决只吃我未来媳妇闺女的口水饭。”

严胡兰嗤笑一声,“哟,小弟这是想要媳妇了妈小弟刚才说想要媳妇啦”

被嫌弃了严胡兰也不说啥,她知道这是小弟故意这么说的,别看外面的人怎么说小弟,严胡兰是知道小弟人很好,小时候为了她跟人打架,打不赢就搞暗算,总之就是要帮她把那口气给出了。

外人总说他们家是太宠小弟了,可也不想想,要是小弟真的特别坏,家里人能都这么喜欢他便是生来就是亲人,那也是要互相有感情才能关系亲密相处融洽。

作者有话要说:花时间理了一下这个世界,铛铛铛没想到是个家庭富裕全家宠着的二流子哈哈哈,不想弄种田文里那种很常见的二流子人设,男主肯定是要家庭温馨嘛,要不然怎么塑造端正的三观良好的性格呢

s:下章女主出来

其实我超级想写那个原始社会世界的,想象一下可能会是这样:

病弱女学神:呵不穿衣服行为粗鲁的野蛮人

族长儿子:哈走两步路都要喘几口气的麻烦精

想一想就好激动的搓手手呢嘿嘿嘿

本章红包88个,44前排加44随机,快来

第41章女知青

严胡兰那么一喊,顿时把严琅冷汗都要吓出来了,刚才妈那么殷勤的劲儿,肯定想说的就是这方面的事啊,毕竟他上次回来可没少听她嘀咕。

什么哪家姑娘相亲成功啦又少了一个待嫁的啦,他大哥不知道在学校谈没谈对象啊,要是谈了家里就剩严琅一个娃没交代出去了之类的,也不是故意说,就是平时干家务的时候碎碎念。

严琅知道那是自己老妈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很明显经过这么多天的思考,老妈肯定会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跟决定。

然而严胡兰这个坑弟的姐姐已经喊了出来,原本正在堂屋另一边空房间收拾东西的张大梅耳朵好得很,当即就拿着一个蛇皮袋边翻过来拍灰边露出个欣慰的笑,“看来咱家琅娃子长大了,都想媳妇啦那妈今天就去跟你罗大妈回个话,咱们挑个时间跟人家见见面,听说那姑娘是石桥镇第二生产大队的”

严琅蹲不住了,故作气愤的扭头看老妈,“张大梅同志,我还只是个孩子”

这怪话逗得严胡兰噗嗤一笑,哎哟不行了,每次小弟回来总是能让她忍不住想笑。

旁边张大梅也是一脸无语,严全奎吭哧一笑,放下筷子一抹嘴巴,“得了,还不是你们总是说他还小还是个孩子吗琅琅也是跟你们学的。以后你们可不准那么说了,多大个小伙子,愣是被你们宠成这样。”

你才得了要是你不宠,你现在来插什么嘴帮什么忙张大梅瞪了严全奎一眼,意思表达得很精准。

严琅一喜,懒洋洋的朝二姐老妈一斜眼,嘚瑟的笑,“还是爸最懂我。”

这话自然是又惹来张大梅的一瞪眼,当然,被瞪的肯定是瞎插嘴的严全奎。

被张大梅一瞪,严全奎有点儿悻悻然,干巴巴的咳了两声,然后跟严琅道,“琅子,这次在家多留几天,上次去公社开会,说是又要分一批知青过来,到时候肯定还是要你去接,看看要是有麻烦的,就找门路给换了。”

这种事严琅驾轻就熟,严琅二话不说拍拍胸脯表示包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