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一个女人,所需要的并不只是荣耀,顶天立地不让须眉,更需要一个爱自己的人支持,让自己的心有所依托。
让林渺走入心中只是不经意的,也可以算是一个意外,但爱情本身就是意外,当它来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止,更不会有任何先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爱情可以左右人的情绪,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发展。
黄河帮便是这样,黄河帮全力支持林渺,迟昭平愿意将自己的事业与林渺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她爱林渺。当然,林渺也极受黄河帮的欢迎,就因为此人确有过人之处,有让人心惊的才华,这之中也有迟昭平爱屋及乌的成分在其中。
黄河帮乃是迟家的,迟昭平的选择便是他们的选择。
黄河帮看好林渺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信都军对他们的全力支持,有信都军的支持,许多事情都能够改变。
这些日子来,黄河帮还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战船,白才诸人功不可没,这些加入了鲁公船设计的新船种,有着无比灵动的便捷,速度更不是普通船只所能相比的。不过,到目前为止仍只造出了两艘这般的船,只是拿来做做实验,下一步便是要大量装备这一切了。
迟昭平对枭城军的好,让高平和获索都很是嫉妒。不过,他们也无可奈何,阻止不了迟昭平的念头和作法,在彼此的忌讳之下没有人敢先得罪黄河帮,至少,在黄河帮不曾与他们正式反目之前是这样。
王郎起兵的步伐似乎与洛阳大军出发是同步,在洛阳集结了百万大军的情况之下,王郎并不敢轻举妄动,若王邑调头横扫河北,结果便很难预料了。是以,王邑不动,王郎也不敢轻惹这百万雄师。但是王邑百万大军一南发,王郎便不再有什么顾忌,料王邑不可能再回头来对付他邯郸军,那么此时便正是他起兵的最好时机。
王郎得李育、刘林和张参这三人的鼎力支持,大造符瑞,称己为哀帝子避于江湖,因其在赵魏两地的声望和财力,顿时一呼百应,太行诸寨也纷纷依附,加上早先王郎暗中招兵买马所得的人,其兵力仅在数日间便突破两万,声势之高,绝不低于早就称雄的尤来。
王郎起事,高湖军也加以声援,整个赵境顿完全在王郎控制之下,州府之类的官员不起半点制约作用,或者干脆便打起王郎的旗号背叛朝廷。
河北烽火狼烟早已将王莽的权力烧得半点不存,州郡的兵马纷纷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诸如信都任光、渔阳彭宠,天高皇帝远,王莽对此只能徒呼奈何。
河北的形势也显得更为奇妙,义军与义军之间突然变得有些微妙,首先是巨鹿的马适求。
马适求的义军力量并不强大,但一向都不欣赏王郎,而巨鹿距邯郸极近,王郎的强大首先影响的便是他,张参下帖要马适求与之合兵,也即是,王郎最先欲吞并的可能便是马适求的义军。
在北方,惟有以大鱼吃小鱼的形式不断壮大,方能在短时间内真正强大起来。没有北方的统一,休想能够越过黄河统一中原,这是肯定的,因此,义军与义军之间,因野心勃勃的王郎的出现而变得微妙。
马适求自然明白王郎的意思,所谓的联合便是交出他的兵权或是成为王郎的部下。
马适求并不在乎做谁的部下,他的一切本就是一步步攀爬而上的。当年他不过是太行山盗贼群中的一个小角色,但是这些年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在太行群盗之中站了起来,他的首领换了一个又一个,但他仍然活着,越活越硬朗,在第五位首领再次战亡之后,他便成了那群盗贼的首领,而后不断地吞并一路路贼寇,终于有一天他并不想只局限于太行山,于是领人攻城掠地杀出了山林,便成了如今巨鹿的主宰。
这一切来得没有一丝侥幸,一切都是血和血的游戏,而今要他向一个他向来瞧不起的人低头,绝不会答应
在马适求眼中,王郎只不过是一个投机取巧之辈,只会耍些阴谋诡计施暗刀的人物,他看不惯王郎,而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一向不太和睦,这也是王郎何以找到高湖军牵制他的原因。是以,一开始马适求便拒绝了张参的相邀,摆明了立场。
王郎自然极恼火,双方立刻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尴尬之境,但他却明白马适求也是块难啃的骨头,这个人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生经历数百战,绝不怕战斗,而这些年经营巨鹿也极花了心思。所以,想攻下巨鹿胜马适求,绝不可轻举妄动,这一点王郎极清楚,但他很自信,马适求绝不会是他的对手。
第三卷
第十七章谷城风云
任光也是最为高兴之人,林渺无恙的消息给他注入了一股兴奋的力量,也使他平添了几分斗志。之所以当初把枭城交给林渺,是因为他一开始便欣赏林渺,而林渺对枭城的治理让他这位出身官宦之家的人也佩服不已。他真的很难相信林渺真的是一个混混出身,试问一个普通的混混何来这般能力
当然,把枭城交给林渺,也是为谢林渺保住了他这太守之位,如果不是林渺盗走圣旨和金牌令信,那他根本就不可能坐上太守之位,是以,他是由衷地感谢这位兄弟。
任光并不是一个有太大野心的人,但却绝对是一个能体恤百姓疾苦的好太守。他并不太喜欢兵戎相见,这也是他安守信都而不太张扬的原因,尽管他也明白这样也并不是办法,在这乱世之中,你不犯人,人也会犯你,只是,他仍下不了狠心让信都百姓跟着受苦,这也是耿纯所说的任光的最大缺点,就像他父亲任雄一样,是略有保守却极为稳重的人物。而林渺则似乎并没有这个缺点,他擅攻却不好杀,是以能够得枭城不费力,更是大败五校军却只自乱其军,并将两千降卒送还,声名远播于外。
事实上,一个小小的枭城城主并没什么了不起,即使是以巧计夺下了枭城也不足以名动天下,但归还五校军两千降卒而换回一个郑志,这才是真正被人乐道的,也让天下英雄刮目相看。谁都知道林渺爱才惜才,善待百姓,于是许多人不惜远道慕名前往枭城相投,这使得小小的枭城却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百姓也极愿在枭城所护的范围之中生活,商贩更是乐于纳税。
数月来,枭城成了福地,信都及塞外往来枭城的商贩络绎不绝,东通渤海,南抵楚越之地。当然,这与枭城一力主张商运也有极大的关系。
谁都知道,要支持一只大军便要有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