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 / 2)

易宇宙 曷子 2350 字 2023-10-16

时间,是事件发生到结束的时刻间隔,是事件先后顺序或者持续性的量度,是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时间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是随着宇宙的变化而变化的。

又到了宇宙我们发现语言是如此的不给力。总之,玄妙的东西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笔者还是再尽量解释下,时间的计量就是以运动换算运动,比如你用钟摆形成的分秒,用地球自转造成的日夜来分出每一天,用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四季来判断出一年又一年,这就是人们如何度量时间的发展历程,直到套用原子的运动来作为换算标准。

比如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不过表盘上的两三根指针,或者液晶屏上的几个跳动的数字,这就是我们对时间的计量。

但我们真正对时间的感受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运动的感受,“很快”、“很慢”、“不知不觉的,悄无声息的”,然后我们会说时间过的真快,真慢,不经意间。而让我们得出这些感慨的,依然是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比如看球赛、喝彩、看电影、做汇报、写作业等等等,这背后就是我们对一场电视转播、几个进球镜头、一组长达数小时连续不断变幻的画面、一边讲解着一边面对一个或几个严肃的上司、奋笔疾书赶出作业好向老师交差这些事情,通过自我的感受做了一个换算,得出了各种对于时间的不同感受和判定。

在这方面,佛经上写得很有趣: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1刹那1念,20念1瞬,20瞬1弹指,20弹指1罗预,20罗预1须臾,30须臾1天。

也就是说,弹指一挥间还要有个72秒

所以时间一直都是换算,一直都是抽象,一直都是人类思维、意识、神识在作用。

因此,笔者略微同意爱因斯坦的说法:时空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笔者不敢认同“错觉”,但笔者敢说时空是一种感觉。

除了眼、耳、鼻、舌、身、意,人类还有什么不过是六根,不过是五感和你的思维外加那么一点灵感,神秘一下叫第六感

这感觉是什么

笔者的观点:

道有阴阳、有五行、有万千变化。道生万物,人在其中。人也有阴阳、也有五行、也有着内在的万千变化。就连人的神识也是道生的,人的神识也有阴阳,有五行,有着万千变化的能力,故而可以融入周遭的万千变化,解读这些变化,感悟、抽象和提炼,所以就能理解一些大道中的规律。这种能力,笔者称之为灵,灵性、灵气、灵长、万物之灵。

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同样,我们也不可能知道石头到底有没有灵性,如果有,哪些有哪些又没有呢

到底我们是万物之灵还是说这大道中万物有灵

笔者下不了结论,自以为是的结论那是不符合道的,也是无德的,也是不道德的,这就是“道德”最本源的含义。

禁锢自己的思想,禁锢他人的思想,都是泯灭灵性,都是抹杀大道的赋予,也都是无道无德的,不道德的。

好了,笔者喷嗨了,哈哈

综上所述,时间是人类凭借自身智慧或者说是思考,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发展,作出的一个先后顺序和长度的抽象概念,是人类主观上的认识,不过人类总喜欢把“多数派”的主观说成是“客观”

也就是说,“时间”本身就是我们思考的产物,所以结论上也就具备了人类思考上的逻辑性。

也就有了“爸爸二十岁生了儿子,二十年后,儿子穿越回三十年前,干掉了年仅十岁的爸爸”这样的怪圈。如果真能回到过去,这种可能性就存在,可这种可能性又是不符合逻辑的,使得回到过去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其实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对于时空还需要更多的思考,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成长,不应失去对宇宙和大道的敬畏

好吧,为了避免闲喷之嫌,,笔者就给易宇宙的几个历史年代稍作解释。

以吕白随铁火下山的时间,道亨十六年为参照。

上古:两万三千多年前,续帝时代。

远古:续帝看的那本天书中记载着的远古时代,也就是上古的远古。

上古和远古本来就是近义词,所以这里可能容易搞乱,如果看了上古传说就会知道,续帝将留下天书的那些人称为远古诸神,或者远古人族祖先。

大庸朝:三千多年以前,征武王一统九州,立国号为庸。大庸朝三千年繁荣昌盛,虽时有外族侵扰,在这昌盛之下也都不足为患。直到修元一二八年,修元帝驾崩,道亨帝继位,奸臣陆进当权,大庸开始显出衰败之象,这个时候九州一位少年的传奇之旅也缓缓拉开了序幕

好吧,今天就说这么多吧。

什么书里都有

是啊说明您好好看书了,嗯嗯。

能来看设定集,说明您真的是善思勤学的五好青年

笔者对您的这份支持与关注由衷地感恩

拜谢叩首

小小说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规矩

造物主在他的造物中捻起一粒沙尘,往里看了看,嘟囔道:“这里面有九十九兆亿个兆亿个兆亿个哦,不对,数学不是来干这个的,总之里面的星河再多我也感觉得到,一个文明正诞生其中,如何去采集他们文明的光辉呢怎么办呢”

造物主的基友:“快来啊,造物达人秀开始了,那个文明就老规矩吧,派点猫去”

附赠有关猫猫的一点资料:猫3500年前开始成为人类的宠物,进入人类社会,不过直到今天都还没有被完全驯化。

得的什么病

“大夫,我得的什么病”

“病情很严重,整个蛋都溃烂了啊你掏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