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笑,又配合着郑婵为自己穿衣。对她笑道:“你也不至于这么紧张,进宫见皇帝而已,不至于如此。”
“怎么不至于那可是皇帝老爷子,是咱们头上的天,大老爷去面圣,这是何等的光彩今个回来,奴家给您做猪头来吃,到时候您吃剩下的可要赏奴家全家几口,让我们沾沾这贵气。”
“一起吃,一起吃了。”
范进说着话走出门去,郑婵随后跟着出来,此时天尚未明,院里黑沉沉的。郑婵看着范进高大的身躯,忽然大着胆子道:“老爷你真要送那寡妇母子回句容眼下这是多好的前程啊,为了她们不值得的。”
“已经答应人的事,总要做到。”
“那你还回来么”
“我肯定会回来的,但不是现在。这次到句容之后,张相会为我安排个官职,放到地方上。几时回来,我其实也说不好。但是我出发之前,会把你们的事都安排好,保证你们的生计不受影响。酒楼的事,我会给你一笔银子,再教你做菜,就算眼下开不起来,过段时间一定可以经营。”
郑婵犹豫了片刻,忽然一把抓住范进的手,“不我不开酒楼,我要跟着老爷,去南方”
范进看看她,“国泰兄虽然身子好了,但是郑老伯年事已高,受了这番惊吓,身体大不如前。你留在这边,才好照顾,再说你随我去南方,将来怎么回来另外我听说当初你那夫家去年死了老婆,一直未曾再娶。如今说是不管过去的事,愿意娶你做续弦,到家里做当家大娘子。那家虽然不是大富贵,却也是个中产之家,衣食无忧,这么好的事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你跟我去南方,他们肯定不能等,这不是白白错过一个好人家”
“我的命是范老爷救回来的,还有那两根人参的恩,我家一直也没报。小婉当初要卖给范老爷做丫头的事我听说了,如今就让我替她给老爷做丫头吧。”郑婵的手紧抓着范进的手,这朦胧的天光给了她莫大的勇气,让她进抓着男人的手不放松。
“京里这边有婉儿照顾,我留下不留下没什么用。再说我嫁过去,也照顾了伯父。我愿意跟着范老爷,给范老爷做厨娘,做丫头什么都能做。”她的目光掠过范进,看向房间里,“我知道我脏了,但是总归比里面那个女人干净,她能为老爷做的事,我都能做”
范进摇头道:“不要这么说采茵,她是个好人。你容我想想,回头也要与郑老伯商议一下再说。”
直到范进离开院落,郑婵也自离开,水缸之后才探出一颗小脑袋,随即蹲麻了的郑婉走出来,一边揉着腿一边小声抱怨着:“姐姐真是的,居然要范大哥分贵气给她,为什么不分给我啊贪心。还有非要范大哥跟你说这么久的话,却不让我跟大哥哥说一句话,真是的还姐姐呢”
嘀咕了几句,她又有些难过地想到范进即将离开,不知几年之后才能回来。心里总觉得有些酸楚。她轻声道:“大哥哥,我会多吃东西,让自己和姐姐变得一样,那时候你就也会不让我当妹妹,肯定会让我当你的小媳妇给你生孩子。进宫见皇上,大哥哥真厉害,我这辈子什么时候也能见到皇上就好了。”
皇宫之内,李太后也惊讶地看着这么早进宫的堂姐,很有些莫名其妙,“皇姐,皇帝念书有什么好看的,你怎么突然对这个有兴趣了”
李彩莲面色微红,轻声道:“我我与蒲坂相公家的姨娘素有交情,总听她说她家老爷学问了得,我不怎么服气。今天想要看看他学问到底怎样,能不能比得上张江陵,请太后开恩,准臣妾旁观。”
“自家姐妹说这个客套话干什么,不就是念书么,想看便陪哀家一起看吧。”李太后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则总是觉得,今天的姐姐似乎有点古怪,与以往大不相同。
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五章初次奏对
张四维的第一次讲课,效果比吕调阳要好出许多。这倒不是说他的学识比之吕调阳更高明,而是他教学的手段与教材大为不同。在他手上,拿的是一本新绘制的图册,上面绘制的都是历代明君治国的小故事,又或是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之前张居正就编撰过帝鉴图说也是以这种看图说话的模式,对皇帝进行基础教育。不过那本书的画工比较古拙,强调的是道理而不是绘画水平。张四维手上这本图册,则是范进这两天操持丧事之余抽时间画的,人物生动形象,与他说岳全传、十三妹里面的画工相若,让万历一见就大生亲切之感。再加之范进就在殿角侍立伴读,读书的效果比上次强的多。
其实在范进看来,万历眼下这个岁数,早过了看图学知识的年龄段,应该进行正规教学。这种连环画教科书教这个岁数的皇帝,实际是有点浪费时间。自己在广东那种远瘴之地,论条件与他没得比,但是在相同年龄时,学识也远在万历之上。这位万乘之尊如果抛弃身份加成,此时下场科举的话,能不能中个童生都在两可之间,实在是辜负了这些教导他的当世名臣大儒。
但是没办法,皇帝就是皇帝,不管学识才具高低,都是这个帝国最高的首领。大明体制的追求,以及文官制度的目的,就是保证皇帝不管才具如何,都能大权独揽。身为人臣就只能尽自己所能,将知识教授给皇帝,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让皇帝多掌握一些知识,提升其能力。
而在大殿一侧,几个太监高挑一道珠帘,在珠帘之后,便是当今李太后在那里听讲。其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范进,一般在范进这个年龄的书生,不管学问有多好,平日多镇定,到此时也会有些紧张。可是在珠帘之后的李太后看去,这年轻的书生神态自若,表情固然严肃,却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这让她颇为欣赏之余,忍不住赞叹道:
“这范卿果然有些名臣气派,第一次进乾清宫如此镇定,这份养气功夫可当真了不起”
李彩莲心道:他当然不会紧张了,连我都成了他的枕边人,皇宫于他不过是走亲戚,皇帝是他外甥,在珠帘后的一国太后于他而言就是小姨子而已,有什么可紧张的但还是顺着太后的话道:
“太后说的是啊。若是上了年岁的大臣,有这份沉稳倒是不奇怪。难为他这个年岁,这份沉稳劲,可是个名臣的气派啊。太后你看,范公子这岁数与陛下差不多,等到万岁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范公子也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到时候君臣相得可不是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