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1 / 2)

惊天盗墓团 吞首 2122 字 2023-10-12

之中,一切都注定好了,或许公主殿下也在等待一千年以后有故人到此看她,所以才在墓门的最后留下这道曲乐的谜题。

所以,答案是:明君曲。

我看着疯子和刘叔,心脏狂乱跳动。

身后流沙滚来,琵琶佣半截被埋在黄沙下面,琵琶弦压着,声音变得嘶哑难听。

刘叔他俩也看着我,期待着我的答案。

“三个字,明、君、曲。”我答道。

“什么意思”刘叔问。

“刚刚乐佣们弹奏的这首曲子的名称。”

“你确定吗”刘叔盯着我,“踩上去如果不对,就只能等死了。”

“我用我的性命担保,”我说,“三个字,三个人,命中注定我们要打开这一千多年前的墓室。”

“好哥们儿,”刘叔转头看向地面,“同生共死,一人一个。”

话音落下,我们仨不约而同地就位,刘叔在中间,对着君字,我和疯子在两旁,分别对着明字和曲字。

我们相视一眼,抬脚踩下去。

三块地砖下沉,剩下的四块地砖凸起,眼前的巨大青石门“崩”的一声震动一下,而后缓缓打开。

门缝里先是出现一条黑暗,随着门越开越大,有灯火接连亮起。直到门完全打开,一条大概十米长的华丽甬道出现在门后。

两排人形灯佣站在甬道两边,手持火把,估计点燃它们的热量来自于身后的傀儡阵。

身边的两个傀儡灯佣变换动作,朝青石门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我们仨相视一眼,一同抬脚迈过七言诗句,又同时松开右脚,来到石门前。七个字恢复原样,墓道顶端响起一声巨响,宛如霹雳。

猛然回头,墓道顶端裂出条条缝隙,贯穿所有出线孔,眨眼间,棚顶碎裂,万吨流沙倾泻而下将傀儡阵吞没。

乐曲戛然而止。

我们跳进新的甬道,在大地的震颤中摔倒。黄沙一直流到我们脚边,形成一面斜坡,细碎的石子从上面滚落。

甬道被彻底堵死。

我久久不能缓过神来,眼前还是乐曲时傀儡摇摆的模样。

不知过了多久,刘叔把我拉起来,我们一同朝里面走。

这里甬道的墙壁不再是砖石的颜色,而是一种闪耀着金光的背景,两幅不同的壁画从门后向甬道深处徐徐展开。内容有山川河流和庞大队伍,好像是石门上故事的延续。

文成公主设计这个墓葬到底是给谁的,怎么会有这么多和她入藏有关的东西

我们放慢脚步,一边观察着壁画一边打量两旁怪异的灯佣。

他们既不是石头的灯奴也不是人皮傀儡,而是被处理过的湿尸。

不腐的尸体有干尸和湿尸之分,干尸基本就是骨头架子贴着皮,湿尸则不同,毛发和肌肉组织都能够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皮肤有弹性。藏地高僧进行的灵塔葬基本都是经过处理的湿尸。

眼前这些湿尸全副武装,腰挎唐大刀,左手长枪拄地,右手持火把,明光甲颇具特色的两块护胸虽然经历千年时光仍旧折射着冰冷的光芒,暗红色长膝裙在刚刚流沙掀起的风里微微摆动。

它们较高僧的湿尸处理工艺有过之而无不及,身形魁梧,能把甲胄完全撑起来,高猛的个头,让人望而生畏。如不去看它们发黑的脸皮,跟活着的士兵站在这里无异。

好强的工艺可惜带不走,否则其中任何一具都能卖出个好价钱。

刘叔朝疯子努了努嘴,疯子走到尸体身边,拆下来一柄刀。他转身抽出长刀,寒冷的光辉照在我们脸上。

竟然是真家伙

唐刀是现代rb武士刀的鼻祖,单面开刃,直刃直柄,细身斜角,常规长度在6080厘米之间。唐大刀是唐刀中最大的一种,长度可达一米多,多装备于唐朝步兵。

疯子用拇指在刀刃上试了试,惊叫道:“好刀”

刘叔道:“再拆两把,防身用,拿出去还能卖。”

疯子把其中一把刀收回鞘里,丢给我。我接过刀,并未感觉预料中的沉重,抽刀出窍,寒气逼人。

除此之外,刀柄和刀鞘都是上好木料做的,柄上镶嵌着红绿两色宝石,吞口处睚眦闭目。

如此华美的武器装备,这些湿尸一定是墓主活着时候的亲兵。

本章完

正文第70章九棺八卦阵上

这些湿尸紧闭双目,让人心生畏惧,有了三把刀,我们总算心安了一些。

继续向前走,十米后,甬道到头,左手边出现一条向下的楼梯。

有了上次的教训,刘叔先试了试阶梯,确定没有机关我们才敢走下去。

壁画在转弯处变得更加细致,原本的长篇巨制变成大图特写,一路向下走,发现多是战斗的场景,有与少数民族军队的战争,也有人和人单挑,还有人群与怪兽的战斗。估计讲的是文成公主进藏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

壁画工艺高超,色彩与布达拉宫中的壁画相近,人物动作表情栩栩如生,山川河流、鸟兽鱼虫皆经过细心描绘。图中偶尔可见文成公主,美若天仙,惊心动魄。

来到阶梯底下,甬道转弯,进入一个直径十米左右的圆形石室,室内空无一物,只有墙上更加宏大的壁画,宛如环幕影院。

仔细看,画的是公主到达xc之后的场面,松赞干布率军亲自迎接,画面上人山人海,骡马成群,载歌载舞,当年高原之上的欢歌仿佛还在这间石室里回荡。

石室西南角有一出口,后面是甬道,更多湿尸灯佣手持火把,将其照得通量。从方向上看,它直通第三层中心。

我们排成老队形谨慎前进,边走边看内容再次更新的壁画。

这里没有宏大的行军场面也没有激烈的战斗,而是在展示一个土木工程,我一眼便看出画的是这座地宫建造的过程。

继续向前走,内容一点点丰富。

原来早在布达拉宫建造之初,人们在这下面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巨大洞穴,里面埋藏一颗奇怪的石球,人们把石球运送出去,留下一个大坑。

gu903();文成公主进藏之后,着手设计地宫,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补整改,变成一个三层墓道结构,又在第一层墓道中培育了巨型人脸蜘蛛,在第二层墓道中布下层层机关,第三层墓道画就壁画,制作湿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