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为事主办事,欺压平民,看惯了许多眼泪。而这样做来,他倒是很办成了几件事,防涝治旱都有功绩,镇压周边诸侯也是立竿见影。
因为玉玑子明白,如果不让下级官员认为你与他们是一条道路上的,便无法同心,他们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执行你的方案和措施。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倒是深谙为官之道。”当玉玑子带领军队成功平定燕丘之乱后,柕默拍着他的肩膀道,“为官者,注定不能是寂寞的人。”
这个时候玉玑子只是默默望着自己的脚。经历了这多事,他确实明白的,明白怎么与人相处,明白怎样去当官,明白如何才能爬到权力的最高处,可是,越是走得高,越是受到更多的欢呼和羡慕,他反倒比以前更加孤独寂寞。
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他和他的邪影,孤独地站立在茫茫天地间,站立在众神创立的规则间,看尘世众生沉沉浮浮,无端地慨然而叹。
玉玑子也不得不承认,柕默是个玩弄权力的高手。没有旧功勋的丞相,上要赢得启王首肯,下要获得百官认同,无论为官或行事,都必须小心谨慎。
而且,在江湖之中,柕默也有自己的势力网。他在每个门派都安插了自己的眼线,比如当年残害莫非云、冷喻的卓成文、李丰武等,都是柕默的手下。
在柕默的卷宗里看到这些名字时,玉玑子突然感慨莫非云和冷喻都是多么渺小而简单的存在,早被困顿在别人布好的网里,徒劳挣扎,甚至到死,也不知道幕后真正的黑手。
不过玉玑子同样佩服莫非云的机警,在如此严密的天网中,努力保全着冷喻的安全,直到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时候玉玑子想到了不停被江湖人士提及的“大侠”二字,他想,莫非云大概不算大侠吧,真正的大侠应该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不过,在黑白颠倒的世道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计成败地去挽救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这份情怀,当得起“侠”这一字。
柕默从未跟玉玑子提过冷喻。玉玑子也不知道,自己的过去柕默知道多少,对于这个双方都暗自揣测却从不言说的秘密,他们两人就这样沉寂下去,直到未来那个命中注定分道扬镳的时刻。
玉玑子在为官期间收留了许多孤儿。其实也不尽然都是孤儿,许多投奔而来衣食无着的青年也被他收入麾下,教授术法悉心培养,后来,跟随他的许多得力大将,比如金元术和金坎子,都是当时被他收养栽培的弟子。也从这些时候开始,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日后他的门徒,渐渐占据了太虚观和王朝中的各个角落。
这些弟子中,大部分人是为了恩情和权势跟随玉玑子的,但那几个最心腹的弟子,却是认同玉玑子的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们也同玉玑子一样,想要找到另一个世界的自我,想获得被神灵封印的力量,成为真正的人。
在这几个人眼里,寂寞的师父是如此高大,因为他在以凡人之躯,消耗自己有限的年华,去实践一个无人敢触及的梦想。这个梦想若是成为现实,改变的,将是整个人类,以及大荒的所有规则。
在玉玑子三十八岁那年,他羽翼渐丰,柕默告诉他:“现在,太虚观掌门无尘子大限将至,你可以去竞争太虚掌门之位了。“
这场角逐,早在玉玑子意料之中,此时的太虚弟子,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拥立本门大师兄宋御风,宋御风自幼在太虚观长大,根骨清奇,为人谦和,论家世才德武功都是继承掌门之位的不二人选。另一派则拥护年轻的玉玑子,说玉玑子出山数年,为王朝立下赫赫功绩,身边亦有追随者无数,再加上柕默的势力在朝野江湖为他造势,说他乃是不世出的英才,太虚观也该抛弃按资辈排份,唯才是举。
其实玉玑子看得明白,这场太虚掌门继承人之争,其实就是盲夏和柕默之争,盲夏的旧规则需要循规蹈矩的宋御风,而柕默则希望在太虚观的主人,是自己的棋子。
玉玑子还能感觉到,其实垂暮的无尘子,也期待一场太虚观变革。这位衰老的掌门是从心里欣赏自己的才华,否则,不会容许这些流言在江湖上甚嚣尘上。
权衡考量后,玉玑子终于站到太虚观掌门和长老面前,用谦恭的语气说出自己角逐太虚掌门之位的期望。
当年亲见过那个场面的人说,那时的玉玑子还真有些风华正茂的飒爽英雄之气,满怀着意气来竞逐太虚观最年亲的掌门。而后来,他真正成为大夏二国师后,虽然也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眉宇间那股奋发意气,却在不知不觉间消失殆尽。
当然,经历过那场背离和倾覆后,又还能有谁,能保持住心里那最后一点少年时的奋发和单纯的激情。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那一年,玉玑子和他的门人卸下了所有的官职。然后,玉玑子成为了太虚观的礼宗宗主。
太虚门派之主为当任掌门,掌门有权处理门派内一切事务。
掌门背后有诸多长老,监视和掣肘太虚掌门的行为,如果发现掌门行为不端或走火入魔,五个高辈分长老出面,则可废止掌门权力,重选掌门。这些长老往往云游大荒,不住在太虚观中。
掌门之下有首席弟子,成为云华殿主,在云华殿协助掌门处理门派日常事务。不出意外的话,云华殿主将成为未来的掌门。
云华殿主之下,有法、礼、兵、膳四宗主。法宗宗主主管门派内弟子的刑罚,嗔戒犯戒弟子,监视所有对太虚观不利的动向。礼宗宗主主管祭祀、道场等礼节,并协调与王朝江湖各个势力的礼节关系。兵宗宗主管理弟子修炼术法,教导弟子正确引导体内浊气,并掌管观内的比武修炼事务。膳宗宗主则管理观内的弟子饮食起居等诸多杂物。
太虚弟子在王朝担任二国师,也有热衷权力的太虚弟子在朝堂任官。太虚观只是冷冷的监视着,这些人在太虚观里只能算普通的弟子,没有特殊的地位。
从这个位置来看,玉玑子礼宗宗主的地位,不仅低于当时身为云华殿主的宋御风,甚至在法、兵两宗握有实权的宗主面前,也谈不上说的起话。不过,哪怕这样,无尘子给了一个朝官性质的弟子如此高的地位,仍让观中长老心生不满。
“我明白,让他如此僭越在太虚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但我也只给了他一个并无实权的职位,老实说从礼宗宗主跨越为代掌门,完成这个创举,也是奇迹。”无尘子淡淡回应着那些质疑的长老们,“何况,我时ri无多,他的机会实在不大。”
可哪怕是这样一个渺茫的机会,玉玑子还是去了。他带着自己的门徒,全力以赴,动用自己为官时在各方势力打下的人脉,协调着太虚观和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演兵革政方面,玉玑子也提出了许多雷厉风行的革新措施,而且,他言语温和恳切,让法宗兵宗门人亦对他好感顿生。
这个时候,玉玑子真的以为,凭着自己的能力,能够成为新的太虚掌门,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