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猛无敌,正好和主公一起去对付河北第一名将颜良。智勇双全的我,当然是去袭击主营了”
“好了好了”我挥手打断了他们毫无水平的争吵,“谁去袭击主营,我自有人选。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清楚袁军的行军动向”
荀攸轻咳了一声:“攸已经派祖烈旅长去打探了,第一批消息已经传来。”
“怎么”我立刻询问。
“袁绍大军仍在邯郸城北的丛台大营休整,暂时没有动军南下的意图。”
我挠了挠下巴:“如果他们不行军,只固守大营,我们也不方便直接袭击吧”那样的损失必将远远超出伏击的伤亡。
“引他们出来就是了。”戏君轻描淡写地说道。
以我的聪明才智,再加上多年征战的丰富经验,立刻从他的话中有所感悟:“攻其所必救”
“将军曾任赵国相,应该知道邯郸与襄国之间有一处地,名作檀台。”
我点头道:“檀台地势平坦,是通达四方之处,恐怕也是袁绍运送兵粮的必经之路。”
“是,无论是从常山或是巨鹿运来的粮草,都要经过此地。”他弹了弹衣袖,抬头道,“属下觉得可以在此地做些文章。”
“好。”我有些意动。
“主公无需太早下决策,”荀攸却捋须阻止了我当场拍板,“待祖旅长将更详细的消息打探清楚再做决定不迟。”
“也好。”我点了点头,“我还需要檀台周围的地图。”
荀攸笑了笑:“攸把祖旅长要来,不就是为了做这个的吗”
-
初八,拓拔野披着朝露与我汇合。
“来这么早干嘛”我打了个哈欠,含水仰头开始漱口。
“因为要打仗。”他回答得格外认真,“早总比完要好。”
我摇了摇头头,张口将水喷射而出,射痕笔直如枪,激射两丈之后方才势缓。
“主公的内功练到第几重了”拓拔野问。
我又漱了一口,咕咕嘟嘟地回答了他:“还在第八重徘徊,最近进步不大。你呢”
“刚刚进了第六重门槛。”他微微攥紧了拳头,“爷自己都感觉到精力有些过于充沛了。”
“还可以吧。”我点了点头,扔下了擦嘴的毛巾,“走,早饭的时间到了。”
拓拔野咧了咧嘴:“我就说吧,来早了还能蹭顿饭。”
-
饭后,参谋团给我递交了一份详细的作战方案。
我看了这份方案,感觉却有些不太爽。
因为荀攸和戏君这两个家伙,基本上将战斗的每一个细节该如何应对都向我提出了建议
我作为主帅,却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太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当然会让我郁闷。
不过我决定参考这份方案的意见,因为它节省了我很多脑细胞。
这份方案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一是在于绘制了一副赵国的地势图尽管我还残留着一部分记忆,但毕竟没有这么直观二是确认了一条情报:檀台是袁军的粮仓所在地。
看完了这份方案之后,吕玲绮也带着自家的骑兵提前与我会师。
小吕姑娘刚刚踏进房间的一瞬间,脸色就由晴转阴,当场娇叱一声,双手一翻,随身佩带的武器已脱手朝拓拔野飞掷而去。
那是两柄纤细但锋锐的利剑,剑尖之上寒芒若隐若现,在半空之中一闪而逝。
不过以目前的形势,应该不会对拓拔野造成威胁。
只听拓拔野大笑了一声,腰侧的佩刀也应声脱鞘,“乒乓”两声脆响之后,两柄利剑便被击飞。
“吕姑娘,眼下我们已是盟友,纵然拖把曾经对你不太客气,也应该放下吧。”我笑着劝道,“拖把,你把吕姑娘的配剑还给她。”
拓拔野笑着摇头,却又俯身捡起了两把细剑递给吕玲绮:“拿好了,爷跟你又没杀父之仇,用得着一见面就拔剑看我吗”
“你若只是在战场上打败了我,本姑娘技不如人岂会记仇,”吕玲绮紧咬银牙,“可是你身为一个男人,在本姑娘手无寸铁之时竟然动手打我这奇耻大辱,本姑娘岂能咽下”
“你这逻辑真是太逗了”拓拔野几乎笑岔了气,“如果我没糊涂当时明明是你气急败坏之下,如同一条恶狗一样啃了我一口吧”
“谁是恶狗了”吕玲绮粉面煞白,叱道。
“别吵”我打断了这一男一女的争执,正色道,“我们商量的是军国大事,容不得你们无谓争吵”
“是,主公。”拓拔野立刻躬身应道。
吕玲绮花容微颤,却也冷静了下来:“马将军,玲绮就听你这一回。”
我挥了挥手:“此次对付袁绍,我们的部队乃是主力,而我与令尊也有言在先,一切行动以我为主,姑娘应该没有意见吧”
“是,玲绮没有多少临阵杀敌的经验,一切行动自然是尊奉将军的号令。”她很乖地低头,却没有完全妥协,“但将军若是令我军陷入险境”
“毕竟是女儿家,我怎么会让你身陷险境”我哈哈一笑,“这位拓拔野乃是我之良将,这次作战就让他负责保护你的周全,也算是他对你动手动脚的歉意,如何”
吕玲绮柳眉飞挑,凤目中寒光一闪,竟然没有拒绝,反而提出了疑问:“如果这个拖把他故意不保护我那我怎么办”
“拖把,你回答他。”我侧头去看拓拔野。
拓拔野微微抬起下巴,沉声道:“只要是主公下的命令,爷但有一口气在,便绝不会让吕姑娘陷入险境”
36轻车熟路伏击战
按照方案的实施办法,我率领着近两万名骑兵离开了邺城,并且依据地图标示,一路沿着漳水的两条支流污水与滏水之间狭长的地带朝西北而行,行进一百里地。
初十,大军又渡水到达魏郡西北角紧邻赵国边境的武安县城,行进一百二十里。
十一日,两万骑兵全速开进,沿着漳水的另外一条相对较大的支流飞驰一百里后已经抵达了檀台的附近。
南靠河道的檀台虽然不过弹丸之地,又仅有三千守军,但听斥候说此处阵垒森严,箭塔林立,显然早就做好了死守的准备。
不过我的目的本来就不是攻夺檀台说到底,檀台不是乌巢,它只是袁军军粮的中转站,就算我一把火将檀台烧得干干净净,袁军也不会立刻崩溃。
但檀台也不是一个袁绍可以无视的据点,如果陷入包围,袁绍必然会派遣援军。
我的目的当然是围点打援。
按照荀攸的方案,我将大部队分散开来,隐藏在距离檀台二十里之外的山谷和树林里,只派了杨奉与甘宁率领六千骑兵从东、西、北三方将檀台包围起来。
当然,我不可能那么明显地放过南面,但是刻意让士兵晚了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足够对方派出相当数量的快马向邯郸城通风报信了。
而荀攸同样派遣了为数众多的快马尾随着对方朝邯郸飞驰而去。
于是我就在小树林里开始了短暂的休整。
-
gu903();斥候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到了我隐藏的树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