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2(2 / 2)

这货不是马超 真狼魂 2216 字 2023-10-06

gu903();第一篇写的全是曹操的生平大事、家族背景、成长经历,甚至包括了早年做洛阳北都尉诛杀不法之徒的事情,以及他和几个妻妾的琐事不过没有我所熟知的曹操威逼许劭点评自己一事。

看到最左一行,我忍不住一乐。

这是贾诩的评价:“此乃非常之人,必要警惕”

而后是他两位较为年长的子侄。

“曹昂,操长子,字子修,熹平六年177生,刘氏所生,丁氏所养,性宽厚仁孝,为太原太守”

“曹平,操兄子,字安民,熹平五年176生,为云中太守”

太原是并州治所,也是一州中心,而云中郡临近北境,是个不起眼的小郡。

之后还简略写了曹操的其他几位子女:曹丕、曹植等。

接下是按郡排列的各位太守名册及基本情况。

“上党太守,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永寿三年157生,以烈气闻,曹操视若手足”

“雁门太守,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惇从弟,妻操弟妹。延熹三年159生,以义而名,尝为操坐狱”

我一边看文,一边抬头看地图,上党郡和雁门郡是除了并州治所太原郡之外最大的两郡,一北一南,都是今年曹操反叛之后任命的。

“西河太守,曹仁,字子孝,操从弟。建宁元年169生,好弓马,不治行检”

前一任太守李肃被曹操击败还没几天,这边曹仁已经上任了啊。

“上郡太守,魏种,字伯承,操在兖州举为孝廉,操之心腹”

我依稀还记得,曹操自吹自擂“就算你们都投降袁绍,我的魏种也忠心耿耿绝不背叛”,但偏偏这货二话不说怒抽老曹一脸直接归降袁绍,袁绍被灭后又厚着脸皮回归了曹操阵营,虽然曹操很大度地没有杀他,但从之后的记载中再也找不到他活动的任何踪迹。

“定襄太守,韩馥,字文节”

我心头微微一震,韩馥他怎么跑到曹操手下去了

“五原太守,路昭,陈留人,”

不认识,酱油党吗

“朔方太守,吕虔,字子恪,任城人,有胆略”

吕虔由于职位关系,我在这一段特意多看了几眼,但也没发现什么不同之处。

“操以声名不佳,少文士相附,有名者仅数人,皆不似多谋善断之人。”

一看第一个人,我瞬间怀疑自己瞎了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少有才辩,与孔融善,性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

这为传说中不世出的大天才、狂士、著名大喷子、超级暴露癖爱好者,为毛会跑到曹操帐下

第二个人同样让我吃惊: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郑玄荐之州郡,由是闻名,重礼明节”

这尼玛不是刘备的跟班吗

不过我一看这两人的籍贯,便明白这应该是曹操做青州刺史时收罗到手的人物吧

“阮瑀字元瑜,陈留人,少师蔡伯喈,好诗句文章”

“路粹字文蔚,陈留人,少师蔡伯喈,好诗句文章”

蔡邕的两个小徒弟啊你干脆写个同上不就得了

我往后慢慢翻着,心中默想:颍川帮的领军人物荀彧不在,荀攸、戏志才、郭嘉等人自然也不可能在曹操帐下啊

“将军:曹洪,字子廉,操从弟,建宁二年169生,善刀马,勇冠三军”

曹洪在前期他给我的印象是曹操的一位护卫。

“陷阵都尉,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身材矮小,以勇猛闻”

乐进啊,我搓着下巴想着是不是可以考虑把他挖来和李典配成攻城炮二人组

“另有将领车胄、史涣、徐翕、毛晖、杜松”

这就是曹操全部的阵容了

我忍不住一笑

好像还不如我啊

18袁军阵容一章半

袁绍这一沓子明显要比曹操厚一倍。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元嘉元年151生”

这第一张纸,写得密密麻麻,光这一项内容就远超过曹操,其显赫的家族背景、祖辈与父辈如何名动天下、为父母服丧六年、拒征召以显清高、养死士结交党人、与何进谋诛宦官、当盟主讨伐董卓、据渤海袭杀朱儁无一不是细细列出。

最左一列仍然是贾诩的评语:“名族高门世家,似志大而才疏,或多谋而无断,虽势强而无力。”

“长子谭,字显思,为常山太守。建宁二年169生,聪慧多智,貌威严有雄图,勇武善战,绍善而不爱”

“次子熙,字显奕,为涿郡太守。熹平元年172生,性喜经文,温良恭厚,谦逊有君子风”

“三子尚,字显甫,为渤海太守。熹平四年175生,貌美似绍,绍因而爱之,骄傲懈慢”

“幼子买,绍庶子,为妾所生,中平五年188生,体弱多病。”

“谭、熙、尚三子,均为刘氏所生,刘氏为汉室女,性妒,偏爱三子尚,尤不喜庶子买。”

我算了算这四个人的年岁,不由觉得有些吃惊:每个人都只差了三岁,还真辛苦了他们的亲生母亲刘氏啊

“为什么袁尚和袁买之间差了十多岁”我随口问了一句。

贾诩一怔:“这其实也正常啊。”

“我家老大和老二也差了十二岁,主公你有什么意见”程昱捋须笑道。

“没有没有我就随便一问”我连连摆手。

“说起来”王烈微微蹙眉,缓缓说道,“袁绍因为连续为父母服丧,前后时间长达六年之久,所以”老先生还是没好意思说细节。

“哦,懂了懂了”在这一方面我还是很有悟性的,当即连连点头,心中对袁绍却忽然有了一些好感,“袁本初在孝道一项做得还不错”

我将第二页翻过,依然是按郡排列的长官名单。

“中山太守:高干,字元才,年二十余,陈留人,绍甥,父躬,尝为蜀郡太守。干兼文武,有胆识勇略,好慕贤士,通善兵事,治民尚可”

“河间相:高览,字文奂,年近三十,河东人。勇武过人,善使大刀,暴躁粗鄙,不通文墨,不堪治民”

“赵国相:张郃,字儁,年约三十,河间鄚音“冒”人。黄巾时应募参军,以功为冀州刺史韩馥军司马。精通兵略,身经数战,为河北名将,名亚麴义、颜良、文丑。其喜学文事,重礼风雅或可为用。”

“清河相: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时之宿将。中平时,大将军何进置西园八校尉,琼为右校尉,与蹇硕、袁绍、曹操同列,有令名。少时喜兵书、好武事,及年长后附袁绍,绍甚礼重,为众将之首。然绍重其名而不听。贪酒易醉不惹事”

看到此处,我忍不住会心一笑。

“钜鹿太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