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成了讨伐董卓了”貂蝉轻轻说了一句。
“哦,那还真有些像。”贾羽也点头。
“当年号召义军讨伐董卓的两大巨头,如今自己却成了董卓,哇哈哈”我没心没肺地大笑。
蔡琰横了我一样:“你还不是一样”
我顿时不吭声了。
马玥挥着小手嚷道:“我要骑大马”
“谁给这孩子惯下的臭毛病”我一边愤怒地骂着,一边乖乖趴了下来。
女儿的动作十分灵活,轻车熟路、三下五除二地骑了上来。
于是我就在地毯上狂飙突进起来。
“呃,姐夫”坐在门口放哨的贾穆把脑袋探了进来。
我立刻朝他招手:“你过来”
“怎么”他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给玥儿当大马吧”我不由分说,一把将他按倒在地,直接把女儿放在了他的背上。
“我刚才是要向你禀报,”贾穆一边热身一边不忘工作地向我汇报,“你老家那个兄弟要见你啊”
“哦,双儿,你去看一下,让马钧进来吧。”我稍稍运起内劲,将身上因为激烈运动而产生的汗水全部蒸发出去,“小娥,你倒点水,我就在这里见他。”
“哦。“双儿抿着小嘴朝门口走了过去。
“我能起来了吗姐夫”贾穆仰起头来问我,“我可要保护你的安全啊。”
“哪来的这么多废话”我瞪了他一眼,“好好一边爬着,再过半年,你就是舅舅了,到时候你还得满地学狗爬是不是啊羽儿”
贾羽抿嘴轻笑起来。
“属下拜拜拜见主公”马钧快步趋进,纳头就是一揖。
“你我都是自家兄弟,在私下里不须这些礼仪,坐吧。”我朝对面一指。
“是。”他拎着袍摆小心坐下。
“这两个月在军中过得如何”
他挠了挠后脑勺,期期艾艾地回答:“小小小弟还不太适应。”
“嗯,”我从小娥手里接过茶碗,递给了他,“我想了想,你这小身子板,也不太适合冲锋打仗,干脆做些文职工作吧”
马钧连忙拱手:“一切听听听兄长安排。”
“你在老家,肯定上过学吧”我随口问道,“哪方面的书看得多一些专一些”
他低头回答:“不敢敢言专,经史都都都有涉猎。”
我其实最想听到的答案是“我刚刚会研制炸弹”或者“我无师自通学会批量造飞机”啊兄弟
“这样吧,”我又想了想,“贾先生刚接了司隶校尉,眼下各类事项繁杂,正缺人手,你就去他那里做事吧先学,再做,好不好”
“谢谢谢兄长”他双手交叠,又给我一揖。
17不忍多看的阵容
五月十三日,午后。
王烈将草拟稿件摆在了我的案头。
老先生的字体别具一格,工整大方有如雕版,同时不失力度,尽管只是草稿,但全文上下却没有一字涂改,三张草纸也不见一滴墨点。
每当看到这些大叔们的书法作品,我都忍不住感慨,你说为什么这些人写出来的字各个都比我强那么多为什么我写了四十年字依然如同狗爬
“彦方先生写的文章,我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通读下来,感觉意思都表达得淋漓尽致了,你们两位也看看吧”在满腹经纶的大师面前,我根本没资格装文化人:这全篇至少有三个人物、五个典故我根本没听说过所以我直接把草纸递给了一旁的程昱。
贾诩则另外递来一摞纸张:“这是你要的袁曹方面的相关资料。”
“你的速度也不慢啊。”我笑着接过。
“对了,”王烈却又开口,“主公资兼文武,一手诗词功夫更是独步天下,不妨在这篇文章之后再附上一片诗赋,岂不妙哉”
“哦,彦方兄真是好提议”正在看正文的程昱头也不抬地表示赞同。
我明显感觉到脸上两侧的肌肉在不由自主地用力跳动着:“这个不太好吧彦方先生这篇文章本是一气呵成之作,我这边若是画蛇添足岂不坏事”
但是这边三位老先生毫无退让之意,连贾诩也毫不犹豫地与他们统一了战线。
“我先考虑考虑吧。”我只能选择妥协,咬着笔杆苦思冥想起来。
或是讨伐逆贼或是招揽人才
讨伐逆贼的诗词我库存不多,而且大多都是打着皇帝平定叛贼的旗号,以我现在的身份也用不上。
招揽人才么我皱着眉头狠狠在笔杆上咬了一口,抡起大笔重重蘸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好意思啊,曹操
我在心中对这位敌人抱了个歉,将曹操的得意之作一字不改地默写了出来:“彦方先生,你看这首诗的格局适不适合”
王烈看我挥毫泼墨,一蹴而就,惊讶得几乎合不拢嘴,急忙迈着小碎步跑到跟前,瞪大了老花眼凑了上来,离我较近的贾诩也侧着身子伸长了脖子用力来看。
“这个主公你这笔字真是、真是”王烈第一个反应依然是对我的字体表示无比遗憾,而后立刻就沉入了内容之中。
一遍读完,老头子竟然从案几上将这张纸抓起,迎着午后的阳光大声诵读了出来。
“哟,主公这诗写得很是大气呵”一旁看完正文内容的程昱抬头赞道。
毫无喜悦之色我只摆了摆手:“还可以吧彦方先生”
王烈还沉浸在诗意之中,一时竟然难以自拔。
“与文章最后一部分堪称相得益彰。”贾诩也表示这诗的水平还不至于老王拖后腿。
“那就好。”我看了看仍在四处踱步、品位意境的老王,摇了摇头,决定不再在此浪费时间,低下头开始阅读贾诩搜集的情报。
贾诩做得比较仔细,袁绍和曹操的资料分别整理成册,虽然现在袁绍势强,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先看曹操一方。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永寿元年155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