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营都是四千啊,”贾诩替我解释,“除了高营长。”
“哦”张辽奇道,“伯安多少人”
“高营长原有五百人,后来主公反复要求,才肯扩充到一千人,”杜畿接口道,“哦,主公将一千铁甲交给了他。”
“铁甲”张辽想了想,笑着对我说道,“最早主公是要我来组建铁甲营的吧”
我也想了想,点头道:“是,不过形势变得太快了”他的铁甲营尚未成型就被打散。
“不知铁甲还有没有”
“还有两千套。”我甚至都忘了给自己的亲卫队们配备。
他轻轻抚掌:“那我就全要了,再配上战马,我也组建两千铁甲骑兵,可以吧”
三万两千骑兵,其中还有三千铁骑
这已经是一支实力相当可怕的部队了。
“公至,你记得让宫赫加大战马采购的数量。”我对韩暨叮嘱道。
韩暨应了一声,却莫名其妙地来了一句:“颍川那边怎么一直没有动静”
我有些跟不上他的思维:“颍川怎么了”我侧头去看贾诩,“颍川要来打我吗”
掌握着各路消息的贾诩也有些发怔:“没听说啊”
“呃,是暨没说清楚,”韩暨连声道歉,“我是问张机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张机”贾诩微微颔首,“仲景毕竟不比高顺、徐晃、李典几位营长,颍川也不比河内与河东,他只要守住他的昆阳就足够了。”
“不过”程昱却道,“你这一提醒,老夫才想起问一句,为何不顺手将颍川也取了”
“颍川太守是谁”我对这个邻居还是一无所知。
贾诩随口答道:“李昱,此人喜好文墨,同时粗通军事,奉黄老之术,不扰士民,若是太平时节,倒也是个不错的地方官员。”
“兵马多少”
“全郡约在四五千上下,有一定战斗力,骑兵约有八百,”贾诩想了想,补充道,“其中,在紧邻河南的轘辕关就有守军近千人。”
我笑着搓了搓下巴:“看来他还是有相当的戒备之心呵好吧,说一说怎么办”
“区区一千人的关隘,还不是随手拿下”秦阵一挥手,“阵愿率本营人马,为主公攻取颍川”
“属下也愿为主公攻取颍川”拓拔野、杨奉、太史慈、甘宁等人不甘落后,纷纷请命。
“几位先生怎么说”我还得参考一下文官们的意见。
王烈摆摆手:“老夫不太懂兵事,就不发表意见了。”
作为话题发起人的程昱,其态度则极其明确:“可以围而不打,以屈人之兵。”
杜畿、韩暨和卫觊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文和先生”我问。
贾诩沉吟着建议:“我同意仲德的建议,与此同时,不妨向周边其他郡国遣使去信,比如陈留、东郡、济北、陈国、东平国、泰山。”
“这样会不会适得其反”太史慈有些担忧地问道。
贾诩看了他一眼,解释道:“此几个郡国的长官,都曾与公子有些旧交,诩这两年,偶尔也有书信来往,你们懂的。”
我却有些惊喜:“都是哪些人”能同时与这么多两千石的高官保持联系,贾诩这工作实在太到位了
“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国相鲍信、陈国相王宏、东平国相宋翼、泰山太守应劭。”
我又忍不住又搓了搓下巴:“其他几个还有印象,这王宏和宋翼都是谁啊很陌生的两个名字啊。”
贾诩叹了口气:“你真是好记性。”
“主公事务繁忙,不记得也正常,”卫觊急忙解释,“王宏曾做过右扶风太守,宋翼则是左冯翊太守,因与王允关系密切,同时被调离了三辅。”
我拍了拍脑袋,稍微找回了一些记忆:“对对对,是王允的两个关系户啊记得好像他们和王允这个倔老头还有师徒情谊,他们会投靠我”
“师徒”程昱在笑,但为什么笑得这么冷“当今之世,父子兄弟都可反目成仇,何况区区师徒”
我忽然感到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说话。
贾诩忍不住咳嗽了一声,急忙接过了话题:“当今之世,人人自危,此二人与王允相距数千里,迟早要成为袁绍、曹操、孙坚和我方角力的牺牲品,不如早些作出决定。”
“有没有把握”我从尴尬的情绪中反应过来,问道。
“不算太大,但至少陈留和东郡应该没有问题。”他平静地一捋胡须。
“好好好”我拍案而起,两步来到侧墙的地图前,开始寻找他口中的几个郡国。
陈留就在河南的正东,陈国临靠陈留东南,东郡则在东北的位置。当年讨伐青州徐荣时,我曾两次路过东郡,桥瑁老头也尽心尽力地为我接风,另外,我还解救了刘岱围城之困,救了老桥满城的性命,这人应该没有问题。
济北紧挨东郡的东南,泰山在济北的更东方,东平国则在济北的南面。
我举着教鞭在这几个郡国上面一划,忍不住骂了一声:“卧槽”
“有什么问题”身后几个人同时问道。
“没什么只是”我稍稍侧开身子,又划了个圈,“如果这六个郡国真的全部归降于我这就太可怕了吧”
陈留、东郡、陈国、东平、济北、泰山,这六个郡国从西到东形成了半个圆弧,将济阴、梁国、任城国、山阳国、鲁国等圈在了里面,这片土地若真能归我所有,山东的郡国将所剩无几,甚至青州的孙坚也无法对我构成威胁
我的脑子有些混乱,忍不住深深吸了口气:“秦阵、太史慈”
“末将在”两名少将军衔的营长昂然出列。
“你二人,各帅本营三千人马,出兵轘辕关,尽量围而不打,不战屈人之兵”
“诺”
“韩暨粮草供应不得耽误杨奉粮草由你押送,不得有误”
“诺”
“卫觊、甘宁、高顺加快募兵速度,最迟五月底,我要看到足够数量的守军”
“诺”
“拓拔野”我最后将这名心腹专门挑了出来。
他双手紧攥:“属下在”
“引你本营兵马,过河与李典汇合,随时向我汇报情况”
gu903();“诺”他轰然应声,余音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