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都调集主力北上应战去了,继黄巾剿灭战之后,当世四大名将再次全体出动,袁绍全力一击的威力可见一斑。
我刚刚准备继续看下去,心中忽然一颤:
皇甫嵩主力已经抽空
京兆尹已经空了
这该死的白毛妖道,说的时机还真碰上了
我叹了口气,低头将最后一段话读完。
“时三辅兵力空虚,京洛一日三惊,中原人心惶惶,长公子若欲行大事,此实乃天赐之机也,愿速断之
愚兄庞柔草书。”
我一把将黄缎子捏成一团,低声问道:“除了这个,庞柔有没有说什么”
祖烈看着我,浓眉渐渐拧成一团:“庞大爷的话有些大不敬。”
我淡淡一笑:“这个时候还说什么大不敬”
老子都走到造反的边缘了,还跟我提节操
“庞大爷说”他缓缓开口,“马凉州心志渐丧,已失进取之意,主公”他飞快地看了我一眼,却又急忙低下头,“可取而代之”
我忽然说不出话来。
取而代之
这四个字却难以遏制地在我心头跳跃、狂舞
我深深吸了口气,将这四个字尽力压下。
“庞淯”我敲了敲案几,“召开军事会议”
-
当心腹聚集之后,我将这张黄缎子扔了出来。
然后,我感受到了死一般的寂静。
和愈粗愈急的呼吸之声。
而后,所有人的目光转移到了一点之上。
“主公,时机已至,”刘政的目光清澈而坚定,“还犹豫什么呢”
邴原、国渊、王启、刘浩等文士,秦阵、拓拔野、褚燕、庞淯、陈到、程武、陆仁、吴石包括太史慈在内的营、旅级军事干部,眼神与神情出乎意料的一致。
我笑了一声:“那就这么办吧。”
所有人推案而起,一片嘎吱之声。
这一生,我从来没开过这么短的军事会议。
36春风又度玉门关
初平六年春二月十八日,过玉门关。
我再一次踏上了大汉的国土。
不过我没时间唏嘘感叹,只是快马加鞭向敦煌城疾驰。
第二日午后,大军进抵敦煌城下。
早已得到通报的庞柔惊喜交加地在城门下迎接了出来:“柔未曾料到长公子行军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我翻身下马,一把扶住他的双臂:“柔哥可别如此多礼,正事要紧”
他一正面容,沉声道:“袁绍之变,本就在朝廷意料之中,而且早有安排;但袁绍实力之强,却远超朝廷的想象,甚至已经动摇了刚刚稳定下来的国之根本。”
我微一点头:“我想知道一些具体的细节。”
庞柔笑得有些苦涩:“你太看得起我的情报了,洛阳距离敦煌何止千里,我只能得到最简单的消息”
“也是”我拍了拍他瘦削的肩膀,“那总有一些信上没写的东西吧”
他也顺手扶上了我的后背:“有一点,不多,我们进城后稍稍谈谈。”
我侧身看了看他的胳膊,笑道:“也好。”
很久没有人对我做出这种动作了,我忽然有些伤感。
-
“整个司隶的兵力几乎都被张温和皇甫嵩带走了,可以说如同一座大门敞开的宅院,”庞柔苦笑,“所以,整个中原地区的州郡大员们,都似乎开始蠢蠢欲动了。”
“有没有人动手的”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感兴趣。
他摇头:“截至目前,似乎还没有。”
“为什么”刘政简单直接地问道。
庞柔看着他:“因为马伯父也带兵东征了。”
“什么”我几乎从坐席上一跃而起,“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你你你在信上怎么一句也没提”
他微微摇头:“因为我也是三日之前才得知的。”
“带了多少人”发问的依然是刘政。
庞柔迟疑了片刻,才开口答道:“伯父亲带轻骑两万,疾驰京洛;又以庞德、甘宁督步兵三万后行”
我闭上双眼,缓缓吐出一口气:“凉州还能有多少人马”
“不到八千。”这一次他回答得很利落。
“这些人谁带”我睁开了眼。
他的脸色忽然说不出的难看:“是邹夫人为主,三公子为辅。”
我再次闭上了眼:“邹夫人呵呵呵呵呵”我笑了起来,老马真是老糊涂了。
“主公为何发笑”秦阵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我没有告诉他。
刘政单手抚须,沉吟道:“马凉州对朝廷果然忠心耿耿啊。”
我又是一笑:虽然他的话没说清楚,但我明白他的意思。
“情况似乎有些复杂了。”邴原的意思也一样。
秦阵瞪了瞪眼:“有什么复杂的直接杀过去宰了袁绍不行吗”
“咳”拓拔野急忙推了他一把,“主公如何决断,我们听着就是。”
褚燕跟着表态:“但凭主公决断。”
国渊缓缓道:“大人的决断至关重要,千万要慎之又慎。”
太史慈微微点头:“大人的决断,将关乎千万人的生死,一旦决定,势必不可轻易更改”
“我知道。”我轻轻打断了他的发言。
他并无愠色。
“我心中已有打算,”我清了清嗓子,“今日在敦煌稍加休整,而后我们以汉阳为目标,一路直行。”
厅中无人反对。
-
散会之后,庞柔不出意料地留了下来。
“长公子,”他沉吟了半天,还是开了口,“能否容我一问”
gu903();我摆了摆手:“跟我客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