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节(2 / 2)

玉宸金章 一炁化三清 2149 字 2023-08-13

gu903();边上的书生和学子,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他们都担心自家笔墨不够,小心翼翼的看着边上的人。

其中一人更是在那书生询问的瞬间,从他的身边,抽走了两三张纸。

“不,你仔细听,‘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这一段我曾听王阳王大儒说过!”

一个学子写着写着,双目通红的抬起脑袋,惊呼出声。

“闭嘴!”一个正抄到一半的书生被吓了一跳,手中毛笔一抖,一点墨水落在纸上,晕染开来,污了一小片。

气的双目通红的书生,又听那学子几乎高呼:“这是王大儒的心学。他竟然要书写出四品原典,完成立言一事,他这是要荣升四品了吗?”

“你够了!”第二次被吓到,再次污了一张纸的书生,看着那还在高呼的学子,顺手从边上拿起一个砚台,猛地对着那学子的后脑勺来了一下,文气灌输之下,那砚台上猛地浮现出一个“晕”字。

学子来不及反应,就是晕眩了过去,而将其敲晕之后,书生顺手将他写的东西和笔墨收拢一部分到手中。

在书生动手瞬间,边上另一位帮他打了下掩护的学子,则是非常自然的将晕过去的学子,留在原地的另一部分笔墨纸张收入自家手中,而后迅速开始新一轮的抄写。

伴随着一个个文字在书生学子的笔下汇聚成篇,丝丝缕缕的文气也是从他们的纸张上散发出来,虚空之中传出的声音也是越发响亮。

书院内,原本还在嫉妒王阳突破的大儒突然笑了笑,拿起纸笔,同样抄写起来,而在这位大儒抄写的同时,他也是在不断学习和研究王阳的心学。

学习、研究,乃至建立新的体系,是儒家修行的核心。

而前期的学习和研究,同样是对原有体系的扩张,伴随着一位大儒的加入,王阳身前即将完成的《心学》原本稳定的四品位格,又前进了些许。

第六百三十四章联合

《心学》完善的同时,弥罗宫中的玉宸,非常惊讶的发现,伴随着他周围浮现出丝丝缕缕的文气,在弥罗宫的前方,也是涌现出一座宫殿的虚影。

玉宸愣了一下,凝神望去,不由笑道:“儒家的浩然宫吗?”

话语之间,玉宸看到了那浩然宫前有着一片树林,林中有着各色树木,每一棵树上,都汇聚着不同的文气。

这是此方天地儒家道统的具现,所谓儒家浩然宫,便如同玉宸的弥罗宫一般,是九品位格体系当中,二品位格儒圣对应的宫殿。

而宫殿前的树林,则是大名鼎鼎的“儒林”。

那是此方天地当中,一切学有所成学子正统身份的代表。

根据学子的品行不同,儒林生长的树木也是有所不同,例如身居傲骨,喜好庄重肃穆之人,所成树木大多为松柏;虚怀若谷,坚韧不屈的则是竹子;还坚定忠诚的楝树,正直品格的青槐……

此刻,玉宸便能够感受到自己周围因为《心学》而诞生的文气,正受到那宫殿的影响,凝聚出一株虚幻的古树,出现在儒林之中。

当然,玉宸并不认为自己能够见到这等儒家圣地,是单纯依靠一卷王阳书写的《心学》。

那书中内容,虽然多为玉宸自身和王阳的对答,可本质上是王阳自身感悟,更多的其实是假借玉宸的名号而已。

若非浩然宫中人有意相邀,玉宸不可能感知到浩然宫和儒林。

“儒家也坐不住了吗?”

玉宸的分神起身,脚下生出一朵朵莲花,走入浩然宫中。

此刻,在这方宫殿之内,已经有着十多位儒家修士汇聚于此。

坐在正中央的是当代继承儒圣遗泽的孔家亚圣,在他身边又有四位半圣。

“见过玉宸真人。”孔亚圣见到玉宸入内,起身施礼。

“怎敢在亚圣面前,妄称真人?”玉宸见到对方的礼仪,不敢大意,先是回应了一句,而后急忙回礼。

这位孔亚圣和他类似,都是有着二品位格加持在身。

区别只是玉宸的二品位格还未彻底成型,加持有所疲弱。

孔亚圣对应的二品位格,并非属于他一人,加持有所残缺。

但总体来讲,二人算是统一等级的修士,在三品之中最顶尖的一波。

因此,当他们非常正式的称呼对方为真人的时候,八成不是尊称。

而儒家或者说诸子百家记载中的真人,据说玉宸所知,大多数时候,是指代《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古真人。

其形容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此处真人指代的是那种完全掌握了天地的运化之道和阴阳的变化之机,始终如一,永不衰老,寿比天地,没有终结之时的存在。

按照玉宸的理解,此等境界不是天仙一流,也近乎天仙境界。

因此,他自然不敢接受这个称呼,而玉宸的回应,也是让孔亚圣露出了笑容,他分别给玉宸介绍了一下他身边的四位半圣。

其中三位玉宸根据他们的气息有所判断,应该是兵家、法家和农家之人。

关于兵家、法家和农家之人,成就介于三四品位格之间的儒道半圣。也是因为当年诸子百家唯有儒家融入昊天体系,走上二品位格。

此后百家创始人虽然还独立在儒道体系外,但百家内部有学说也是在传播过程当中,或主动,或被动的融入了儒家体系。

当今儒家,有内儒外法,也有内法外儒;有儒农相合,也有儒商相合。

而其中能成就半圣之位的,大多是在对应道路上走到一种极致的存在,得到儒道本源的青睐,并且凝聚了对应的学说根基。

唯有最后美艳少妇,让玉宸有些不敢确定,玉宸在这位少妇的身上,感受到了五彩文气。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