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1 / 2)

秦皇纪 殷扬 2283 字 2023-10-05

,他们对秦异人忠心耿耿,秦异人如此被秦昭王器重,他们倍有荣焉

赢腾和与秦异人亲近的几个宗室子弟互视一眼,紧抿着嘴唇,虽然没有说什么,他们眼里的光芒已经出卖了他们,他们也为秦异人欢喜。

秦昭王亲自为秦异人加冠,已经够让人艳慕的了,不过,还有让他们更加艳慕的事儿,只见秦昭王笑眯眯的打量着秦异人,大是欣慰,道:“秦异人,明儿是冬日大朝会,你就来参加吧。”

“啊”

一片惊呼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人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冬日大朝会,是秦国最为重要的朝会,一年一度。到时,秦国的官员会从各地赶来,禀报一年的政绩治情。这是最好的露脸机会,秦昭王要秦异人前去参加,这份荣宠无与伦比。

瞧他们那副样儿,恨不得与秦异人换换。

“异人加冠礼成,都散了。”赢梁板着一张脸,右手一挥,一众人各自散去。

不少人一边走,一边回头打量着秦异人,满眼的忌妒。

“异人,你回去好好准备明儿的朝会。”秦昭王笑着冲秦异人挥挥手。

“谢大父。”秦异人不称君上,而是称大父,这是以亲情相见,秦昭王大是受用,笑眯眯的点头。

作为国君,最不缺的就是权势,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是缺少亲情。他的儿孙一大群,人人见到他如同老鼠见到猫似的,如秦异人这般不惧他,不怕他的子孙只此一人,他还真的是有异样感受。

秦异人带着夏姬、赵姬他们,离了宗庙。

一回到府里,夏姬吩咐下人送上酒菜,要为秦异人庆贺。

加冠太过重要了,对于古人来说,比起娶妻生子还要重要,秦异人加冠自然是要好好庆贺一番。这一番庆贺好不热闹,一直闹到夜深方散。

让秦异人意外的是,赢柱竟然颠儿颠儿的赶了来。秦异人能得秦昭王如此器重,这意味着什么赢柱不会想不明白,相反的,他想得很是明白。

他很清楚,自己的太子之位十有是能保住了。在此之前,他一直忧虑他的太子之位,毕竟他的身子骨太弱,把国君之位交到他手时,谁都不放心,尽管他不甘心,他也清楚这点,是以,他不得不忧虑。

然而,他无论如何思虑,却是没有良策解此危难。哪里想得到,秦异人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线曙光。

赢柱这个太子身子骨弱,不堪为君,难道秦异人这个孙子还不能为君秦昭王不器重太子赢柱,不得不器重秦异人。

平心而论,太子赢柱还是个精明人,看得明白。只是他的身子骨太虚弱了,把大把大把的精力用来与病痛作斗争,很少有时间与精力来剖析这些事情。

正是因为他不乏精明,是以秦昭王明知他的身子骨很是虚弱,没有立赢煇为太子,而是选中了他。

这次父子相见,前任的情绪没有捣乱,秦异人心平气和,两父子倒也谈得还算可以,虽然算不是很愉快,也算不错了,比起以前是一个大进步。

而且,赢柱对秦异人是赞赏有加,多有自责之言。听得出来,他是真的自责。

本来,他把秦异人派去赵国为质,事后他就扪心自问过,觉得对不住秦异人。只是,他没有说出来罢了,这次,他是宣之于口了。

到了深夜,赢柱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虽然秦异人还没有完全放开身心接受他这个父亲,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临别之际,赢柱再三叮嘱秦异人早点歇息,好在明日的冬日大朝会上好好露露脸。秦昭王亲自宣谕,要秦异人明日参加冬日大朝会,那就是在给秦异人提供舞台,要他好好露露脸,赢柱不会不明白这点。

华阳夫人没有前来,她对秦异人很是不满,要是来了,反倒成了怪事。

送走赢柱之后,秦异人他们各自歇息。

次日一大早,就被夏姬叫了起来。

今儿的夏姬眉毛根根向上翻,如同停着一只只报喜鸟儿似的,整个人欢喜难言,走路都在飞。今儿是秦异人上朝的日子,还是秦异人平生头一遭上朝的大日子,这本身就足以让她欢喜上好一阵子了。

更别说,这还是冬日大朝会这样隆重、盛大的大朝会。

最重要的一点是,秦昭王亲口宣谕,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秦异人前途无量,要她不欢喜都不成。

夏姬早早就起来了,亲手为秦异人做早点,这令秦异人万分感动,心里暖暖的。

有娘的感觉就是好

用过早点,秦异人赶去朝殿。

朝会之所在王城里。秦国王城在咸阳城北,一共分为六大区域:中央大殿与殿前广场是朝会之地,正北靠近北阪的松林地带为太庙所在地,西部为王室官署区,东部为国君理政区,西北地带是王室作坊与仓储区,东北地带有一片占地三百余亩的园林为寝宫区,俗称后宫。

冬日大朝会就在王宫的中央大殿举行。中央大殿,是秦国的主要朝会之所,宽大、敞亮,足可容纳数千人。

尽管这是秦国的中枢之地,很多影响深远的国策都是在这里做出,然而,中央大殿却是质朴,没有丝毫的奢华之风,与山东之地雕梁画栋的朝殿截然不同。

秦人质朴、简约,不尚奢华,这一风格贯彻到秦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

秦异人刚进王宫,就被吓了一大跳,好多的人,放眼一瞧,只见人头攒动,到处都是赶来参与大朝会的官员。

这些官员相互见了面,只是点头示意,或是拱手一礼,并没有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说话。

依秦异人的印象,在山东之地,一遇到朝会,官员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商议一些事,他们中有些是为了国事,有些是为了私利而拉帮结派。

秦国官员却没有聚在一起,这还真是让人意外。

不仅没有聚在一起,反而各自忙着事情,多为处理政务。要知道,秦国的官员很勤奋,他们之所以勤奋,在于秦国不能积压政务,当天的事务就要当天处理,若是有所积压,要被治罪。是以,秦国官员不得不勤奋,一有时间就要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