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 / 2)

鼎宋 草上匪 2177 字 2023-10-03

gu903();到了宋时,儒出寒门,天下皆士,儒学大展,不仅易学的天来了,易学义理派也骤然崛起。大儒安定先生胡瑗有言“夫大易之道至广而至大,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这话就将易学定义为人道治世之基,义理之学。

以胡瑗、孙复、李覯“宋初三先生”以及范仲淹和欧阳修为代表,易学义理派在庆历年代就已蓬勃兴起。而后的张载、二程、三苏、司马光、王安石都把易学当作了阐述自己学术的舞台,谁不治易,谁就无才,更谈不上立论。

听顾丰简要回顾了易学展史,王冲就有感觉,以前只知宋儒是“六经注我”,具体如何,不甚了了。现在来看,易学上宋儒“周易注我”就是鲜明写照。

“义理之易,各有所解,各说纷纭,但都托于象数之辨。若是没有象数的基础,就理解不到各说的真意,因此象数之易也不可忽视。”

顾丰果然是杂学,又谈起了象数之易。

“若论象数之易,蜀人也当称雄。程伊川说易学在蜀,这个易学更多是指象数之易。传河图洛书和先天图、太极图的陈抟,也是蜀人”

就如顾丰之前所言,义理之易是借周易抒自己所主张的义理,是“周易注我”。而象数之易则是“我注周易”,企图自周易八卦中寻得象数之理,由此窥破天地玄机。因此易学的象数派对周易本身研究更为透彻,要学易,至少也要在象数上打下基础。

“可惜邵子文已回果州了”

顾丰遗憾地道,王冲同样遗憾,能有邵伯温这个数易大师指点,象数之易学起来也该事半功倍。

“唔,老儿所知,也偏于象数,教你也未尝不可。”

邵伯温是求不上了,而且开口就是学二十年,王冲可没那个道心,学点基础也就够了,顾丰正合适。

顾丰倒也没推托,王冲正要拜师,却听这老头又道:“这毕竟是私授,这个”

见老头一手抚肚,一手捏腰,指头摩挲不停,王冲顿时明白过来,这老头在要学费呢,果然是顾八尺啊。

“一个时辰一百文”

“嘿还论时辰呢”

“当然,能不能学到东西,总得分时间判别,按时辰计帐,很公道啊。”

“你小子,满肚子花花肠子,也罢,就按时辰收。不过一百文车夫载客十来里路就能得一百文,老儿这学问这般不值钱”

“二百文”

“怎么也得一贯”

“二百文不变,我再找几个学生。”

“三百文,学生四人以内,问答也费jg神。”

“二百五”

“行吧”

王冲与顾丰一阵讨价还价,终于以二百五十文每人每时辰的价码谈定,隔天上一课,每课一个时辰。

本着攥取一切附加价值的销售jg神,王冲也提出了附加条件,比如开列讲课大纲,提供参考书目,以及设定教书目标等等,听得顾丰老脸乱拧,大感这钱不好挣。

“参考可以先看看王荆公的易象论解,正好是新学之要,公试策论要引论的话,用王荆公的易论最为妥当,多熟悉熟悉。”

不过顾丰也颇有商德,达成协议了,就尽心指导。

就这么,王冲拉着宇文柏、鲜于萌、范小石入了伙。听说此事,唐玮跟何广治也死皮赖脸地塞了进来,王冲又跟顾丰达成了补充协议,将唐玮、何广治列为旁听生,只收一百文。

这事也不急在此时,离年关也不到十ri了。年关休学五ri,顾丰准备在休学前搞次摸底测验,经义治事斋都考,以便越年后有针对xg地制定公试的抱佛脚之策。尤其是治事斋,这大半月来jg力全放在君子礼仪培训上了,尽管不指望他们在公试上有所表现,但若是考得一塌糊涂,不仅顾丰有失职守,赵梓也要落了脸面。

这么一来,治事斋的生员们就如坠地狱了。这个时代的蜀中远比王冲上一世冷,寒风凛冽,教室里摆了好几个炭盆都无济于事。多是富贵人家出身的生员们个个手足僵,脸sè青。笼着袖子,抽着鼻涕,听课都艰辛无比,更别说写字答题。

不仅是治事斋,经义斋的生员也都一般德xg,一坐就犯困,课堂上呼噜声不止,板子声也响个不停。可再打板子,jg神都提不起来,顾丰都在嘀咕,是不是干脆提前休学了。

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故于“乾”也,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然后厚德载物,故于“坤”也,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积德以有载也,乃能经纶,故于“屯”也,君子以经纶。

打量着一片萎靡的生员们,王安石易象论解的开篇语如火盆一般,在王冲心中回荡着。

这几天他都在看易象论解,抛开对王安石治政的看法,就这本书来说,王冲读得真有膜拜之心。开篇就见“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当时就让王冲血气沸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魄不健,心志也坚不了,从今天开始,跑步”

王冲一声令下,顿时哀鸿遍野,生员们几乎造了反。哪有学校要生员跑步的咱们是读书人,不是要bs有顾丰的强压,当然这老头更多怕是瞎起哄,看王冲能鼓捣出什么花样。再有宇文柏、鲜于萌甚至范小石等人的支持,集英社这个团体也终于挥了作用,少年人本就爱动,视这事为透风之举,其他学生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下了水。华阳县学,不,该说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学校组织的生员晨练,就这般出现了。

将近年关,在宝历寺到海棠渡之间,多了一幕让旁人颇觉新鲜的场景。凌晨时分,百来名绑着襻膊,扎着袍摆的秀才在官道上群聚而奔。王冲王二郎领头,嘴里的骨哨短促地吹着,队尾还有壮汉压阵,喊着粗浑的号子:“一、一、一二一”

见着这群读书人,道上行人不迭地抱拳鞠躬,这都是秀才老爷啊。这是要变天了么怎么秀才老爷也跟赤佬一样bs这一鞠躬,百来号人边跑边抱拳回礼,脑袋、身体和手臂的动作整整齐齐,还投以注目礼,惊得行礼的农人和贩夫走卒一身是汗,打小都没遭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