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连云港筑港修建的方式相同,同样采用爆破山体填海,筑出厂区,整个厂区占地达180亩,整个工程包括三个大型干船坞与两个潮水式船坞田湾船坞或许在规模上远无法同鹰游门造船厂相比,但是却是当时远东地区设施最为先进的船坞之一,该船坞不但能承接2至3万吨货轮的维修业务,而且可以建造万吨级的轮船及生产引擎等多种机器
“一但船坞办成,每日赢利可达万元以上”
正如朱志这位在上海创办铁厂、造船厂的实业家预料的那样,几乎是在田湾船坞刚修好一座船坞,即开始有船舶进坞维修,尽管其维护船价格每吨达一元之高,较之上海高出两毛、长崎高出三毛,但是,船商依然宁愿意选择这里修船,以节省时间以及海上开支
此时,每天数千吨的维修吨位再加以修船业务,此时的田湾船坞可以说是连云港一带公司之外重工业企业中赢得最多的企业,虽是如此,但其依然还是不满足于此的继续扩大着经营,不断添设着修船项目
在建于山体边一片被炸平的平台上的田湾船坞大楼内,今天迎来了一位日本客人,这位客人人不过是刚下车,朱志便满面笑颜的迎了过去
“内田君,一别数年,君今日之成,实在是让吾辈汗颜啊”
“志君,志君今日之就,又岂是他人所及”
虽说话里透着谦虚,可内田信也的脸上却带着得意,要知道,三年前的内田信也当时还在三井物产上海分社任职员,不过,也就是在那年,不过才只有三十三岁的他就选择了退职,自由择业成了一名船舶买卖中介商可以说他的发家之路和战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先是“胶澳事变”,在事变中,日本海军不仅主力尽失,亦损失大量商船,随后日本政府为恢复遭受重创的商船业,便鼓励商社购买船只,并加大补贴力度,即便旧船亦是如此,同时提供大量贷款,也正是得益于此,他依靠着政府的支持开设内田汽船公司,并通过一些渠道,从智利引进了三条旧船,而随后欧战日酣,尤其各参战国征用本国商船回国,并大量采购商船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船舶大涨,使得他能用旧船抵押定购船,现在,内田汽船公司已经发展为拥有13条汽船的大型会社,公司股票红利竟然达到60
当年,他离开上海时,谁能想到那个“小小的小职员”可以成为现在这样的“大富豪”,相比其它人,内田信也有足够的理由去自豪,而此时面对旧友时,难免显出几分意筹志满之色
“内田君,瞧您说的,里请”
第129章想想办法
对于朱志尧,内田信也到是极为熟悉,两人早在上海时就已经是老熟人了,光绪三十年朱志尧创办求新船厂时,正是内田信也帮助他在日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设备机器,虽说那些机器大都是二手机器,但贵在其大都为德国货,质量实属上佳,而且当年,内田信也也着实为朱志尧考虑,机器价格最低不说,而且主动降低佣金,亦正因如此,两人早在那时便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
而这一次是三年前一别后,两人第一次见面,朋友再相逢,自然有着说不尽的话,原本,朱志尧是想在上海家中招待他,可其却非要来连云港、在田湾船坞,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内田信也此次来访,恐怕并不仅仅只是“老友重聚”那么简单。
几乎是在内田信也刚一进屋,就已经一个女职员端了一壶茶过来,而朱志尧则尽地方之谊的亲自给内田信倒茶,而内田信也则手放在旁边,恭敬地照应着,待朱志尧倒好茶后,他言回手提过一个礼合说道。
庞德君,老太太,近来身体还好吗”
老太太指的是朱志尧之母,过去在上海的时候,他曾多次去过朱府,甚至接连三年的朱家中秋、春节之会的晚宴,其亦受到邀请,而且还是老太太让邀请的,说他一人孤身在中国,实在是难为了,或许是这份当年的亲缘,使得他后来回到日本后。曾逢节托人送上礼物给老太太,将礼盒双手递给朱志尧说道:
这次,不能亲去上海,还请庞德君务必向老太太言明,想着老太太当年多加关照,内田实在是愧疚的很,这是我托朝鲜总督府的朋友,弄来的上好人参,与送给天皇的御礼是同一等级的,了表内田之心
接过礼盒时。朱志尧连忙起身轻躬致谢:
谢谢,老太太身体安好,只是时常挂念内田君,有这份心就行了,你我关系,以后切莫如此,老太太也早有吩咐,不能总让内田破费。
在两人客气的聊着过往,互相了表着思念时。这间屋里只剩下他们俩人了。这倒也让他们两人自在多了,于是,内田信也便靠近朱志尧坐去说道:
庞德君,咱们认识多年了,这一次来,除去与故友重聚之外。内田还有一事相求
说着话,内田信也站起来便在那里鞠躬,朱志尧连忙拉他坐下,然后给他又续了一杯茶说道:
内田,过去你帮我。你的事情,只要是我能帮忙的地方,我一定会帮”
“我”
看一眼朱志尧,内田信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来。
“我想让贵船坞帮我改造一艘船”
改造船
听着简单,可朱志尧却没有笑出声来,他甚至都后悔自己应的太早了。了解日本造船业的朱志尧非常清楚,尽管这两年以鹰游门为主的中国造船业发展迅速,但日本造船业却发展了数十年,其综合技术能力远胜于中国,即便是鹰游门船厂亦不能同之相比,虽说此时日本的造船业规模或许不及现在的中国,可改造商船这种简单的工程,内田不至于来中国找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