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啊
这都得给钱啊
卖吧,舍不得,可若是
“大、大,公司,公司来人了”
远远的儿子的吆喝声,只让云普叔的心下一紧,这债主终于还是上门了,好了,再低,也得卖够了钱,把那种子给结了,若不是人家,不定这家人今年,可不就得饿死了。
“卖,卖点吧”
嗑掉烟灰,走到门前头,瞧着远远走来的身影,云普叔堆着满脸的笑容迎了过去。
“冯先生”
“云普叔”
来的人显然早就认识云普叔了,去年,就是他来村子里弄的这种子,不管这粮价如何跌,人家对他家可是有着活命之恩。
“冯先生,您,俺这就说要去把麦卖了,把种子钱给您送过去来着,瞧,又劳您走了这一趟,真,真是对不住,锁,快,让您娘杀只鸡,今个请冯先生留在家里”
不待云普叔把话说完,来的人就连忙止住他说道。
“云普叔,瞧您客气的,那鸡是家里留着下蛋换盐吃的,我若是吃了,那还是人嘛,我来这,是想告诉你,你想不想把粮食卖给公司,一担四块六”
啥四块六
云普叔睁大眼睛看着眼前这孙先生,这市面上才两块半,公司出四块六这这不是做梦吧
“云普叔,这粮价下跌啊,是那商造的谣,原本公司准备一早出面来着,可那边要等总公司汇总之后,才能出价,让您老忧了这么些天,真是对不住啊”
第128章奸商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奸商”
做在火车上,放下手中的报纸,李子诚缓声吐出两个字来
无疑,今天是个好年景,除去一部分地区遭了灾,大多数地区都迎来的大丰收,再加上这两年推广的良种,今天的收成远好过往年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李子诚曾听人说过”灾年忧、丰年忧”可一直都不太明白这内里的原因,灾年忧到还好理解,怎么丰收之年,老百姓同样也是一个忧最小说“小说”
而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李子诚总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奸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信息远不能用”蔽塞”来形容,准确的来说,对于农村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信息可谈,所谓的信息,至少也就是来源于县城
这种信息上的严重蔽塞,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的粮商可从中谋利,利用老百姓对物价的不知,于丰收之年,一面抬高生活用品价格,获取暴利,另一方面又互相串联,打压粮价,他们打压粮价的手段简单且粗劣,无非只是每天挂牌掉价,从而也就操纵了本地的物价最小说“小说”
从表面上看,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似乎只是一县一地的事情,可事实上,却是全国皆是如此,在这背后,不仅有大小粮商的影子,甚至就连各省将军名下的粮行亦涉足其中,过去他们的手中有军队,军队要吃粮,所以就要买粮,从谁那买,自然从将军名下的粮行买,而这种垄断的、稳定的供给关系,使他们不费力地就赚取了大笔财富,而这些粮行和其它粮商一样,都是在粮食丰收时大量收购,然后于冬天再高价卖出去不过与私人不同的是,他们的收购资金,往往是从官银号或者本省银行拨用
也正是这些原因才导致了丰年百姓亦忧的局面,不过这一次,几年前设立的旨在推广农技、良种以及涉农小额贷款的农务公司,就是充当一个全国最大的粮商,在丰年把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
“连云港,一担小麦五块七,上海一担小麦五块八,这些奸商能把粮脊到不到两块钱也真他娘的够黑的”
吐出一句粗话时,李子诚才注意到这列豪华车厢中还有其它人,朝着等人一笑,李子诚笑说道
“即便是以五块的价格收粮从陕西运到上海,价格也不过五块二,其它什么产品都可以谋暴利,可粮食这种东西,要不得暴利,这种商品本身就是不是暴利产品,而且涉及国计民生,粮价稳定了,国家才能稳定”
想着自己只能使用”商业手段”去对付那些”看不惯”的事情李子诚多少总显得有些无奈,但却又无可奈何,毕竟,现在根本就没有一部可以打击”囤积居奇”的法律,何况,这还涉及其它法律因素,比如商业自由
“总理所言极是”
随总理一同回京的陈宠惠压着心下的笑意配合默契的应声道
作为”班底核心成员”之一的他自然知道,表面上,农务公司放弃暴利维持粮价的合理与平稳,实际上,公司之所以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却是为了另一个”长期”目的垄断全国粮食贸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本身就是一种武器多年来公司一直在寻找着”控制粮食”的机会,而今年全国性的大丰收,却给公司提供了这个机会,按照惯例,各地粮商一定会趁机打压粮价,在产粮地造成粮价下跌的假相但实际上,在城市,粮价并没有下跌,
gu903();而在各地粮商准备”丰收”之时,农务公司则只面要等待其把粮脊到一个极限价位时,主动站出来用一个”合理价格”收购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粮商重提价,老百姓亦很难再相信那些粮商,他们会在心理上选择相信中国农务公司,相信农务公司是一家”不会让老百姓吃亏的良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