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其蠢蠢欲动之时断然给其以沉重打击
周作民的话让李子诚微觉诧异,他在思索片刻后,意识周作民这次来拜访自己,恐怕还有别的用意
“,维,需要我做什么”
通往天津的铁路上,一辆列车疾行驶着,这列火车十年前曾是慈禧太后的“花车”而现在却是的民国大袁世凯的专列,因袁世凯鲜有少走出中南海,不要提前往它地的原因,所以平时大都停到火车中,只有在贵客来临时,“专列”才会在其的命令下驶往天津接待贵宾
此时,这列于车中呆了近半年未动的专列,在经过一番检修之后,便沿着京津铁路朝着天津驶去,刚过晚上十点按往常的惯例,或许袁世凯早就早早的上床休息了,可是今天他却依然坐在沙发上,确切地,直到现在,他却还没有一丝的困意不要提入睡了
十点,正是夜深时,今天不知为何,天空却是阴云密布,车窗外是一片沉人深渊似的黑暗,既没有半颗星光,也不见一盏灯火车厢内尽管灯光明亮、温度恬人,但身着一袭远征军式军装的袁世凯却仍有一种寒气逼人的感觉这倒不早是温度低而是心冷,根原因是因为他心中的神魂不宁
就在几个多时辰之前,他经历了一中最为惊悸的时刻在他来,这种惊悸甚至过当年摄政王把他赶出京中,似要杀他一般
“李子诚遇袭”
这个消急过去或许不显得有什么,但是此时显得格外的刺耳和恐怖
可以,在这个消息于总统府内传开之后,总统府上下的心都揪了起来,即便是精明如梁士诒,亦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天津,江苏陆军有三个半师在天津啊”
在离京前,听到梁士诒这句话时,袁世凯的脑中“嗡”地响了一下,手脚立时便觉绵软无力耳畔又响起段祺瑞的话:
“若是李致远真想起兵,怕挡是不一定能挡的了”
段祺瑞的这一句话不是什么夸大之词,的倒也是实话,三个半师,差不多六万人的百战精锐,一但打起来,那些从未上过战场,不过刚整训一个月的边防军岂是他们的对手,至于两个师的中央陆军、一个半师的省军,到时候
车厢内的自鸣钟伴着列车的晃荡声“咔嚓咔嚓”的响动声,给这个夜晚增添几分冷寂终于袁世凯忍受不了这种难耐的沉闷,吩咐侍从给他泡一怀参茶,同时,又把车窗打开一些,深夜的空气显得有些冷冽但却又有几分清
手捧着一杯热参汤慢慢喝着,袁世凯的心绪渐渐安宁下来后,从事发直到现在,一个大疑虑又从脑海里浮了出来:是谁干的呢
难道又是革命党
想着革命党,心里一亮:难道,是革命党企图借机制造内乱想到这一点,想着那位“盟弟”,袁世凯的心中不免对他出一丝惋惜之情来他甚至想到,若是李致远能再放一些手,能再一些东西,也许自己和他还真能结一场君臣佳话出来
用人如用器
固然李子诚的身上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且心里还不是他袁世凯的人,但他毕竟是今日中国上下,少有的能做事的人,这么大的中国,能做事,能办事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间,他数来排去,最终,还是没排出两个来,至少能像李子诚那样,把一切都弄的游刃有余的人没几位
甚至就连他一想就觉头大的“财政”、“关余”、“关税”、“厘金”等等内外最重之事,他都能轻易的,不动声色的加以解决
不仅如此,他现在还大刀阔斧的收拾着地方,而且还能让地方上无话可,有些事情,即便是在他袁世凯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可偏偏在他手里,却是顺理成章的,别人挑不出任何理由出来
这样的人才,若是能为国所用不对,如果能为我所用的话
可惜,袁世凯心底清楚的知道,李子诚可以为国所用,但绝不可能为他所用也正因如此,袁世凯方才会在过去的几个月间用暗刀阻其之政
可现在,一次袭击,却把他推上了风头浪尖,闭上眼睛,袁世凯的脑海中浮现出雷振春送过来的照片,那是李子诚坐车和袭击地的照片,李子诚的坐车几乎被子弹打成蜂窝,如果子弹稍偏一点估计可他活着,的活着,而且去了天津
一开始,袁世凯之所以想去天津,借慰问李子诚向其自证清白,可天津的那三个半师的江苏陆军却让他头痛起来
干脆就不去
可却能不去,无论如何,天津,这次他都要去定了
不去天津,就等于给了李子诚借口给了他一个“兴兵”的借口,恐怕到时地方上甚至都会支持他,要是那样的话,中国陷入动乱,打断现在的发展势头不,他袁世凯又会落得什么下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