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2(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57 字 2023-09-30

指的是什么,在李子诚来京的当天,在欢迎宴会之前,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现在,他却拿来这么一份“修订新约”的呈文,这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想起在李子诚就职后,他同幕僚们就此事进行商讨时做出的定计,只有李子诚不偏轨,就任他闹腾,在中国,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外国人,至少现在还离不开外国人的支持。

“致远,你可知,若是此事一经实施,列强只需扣下关余,财政窘迫之际,就会致政府财政困难,到那时”

神情凝重的袁世凯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我们在美国发行的3000万美元债券业已认购,在南洋和国内发行的一万万元公债亦被认购六成”

在回答时,李子诚的语气、神情未见一丝波澜,事实上,无论是那三千万美元或是那一万万元公债,发行的名目无不是国家建设债券,比如天津大港工业园区的基建资金所需要的三千万元,正是依靠对美发售债券所得。

“虽说债券发生是为了国家工业建设,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暂时挪用,嗯挪用对南洋和国内发售的那一部分,相信国民和侨民是能够理解的政府的”

李子诚这么一说,袁世凯也只有点头的份,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曾想过去在这件事上持反对意见,李子诚是为名也好,为国也罢,对于他而言,这件事,无论成负最终他都能从中受益,如此一来,到也不需要考虑持什么反对意见了

“致远,这件事,是不是应该暂时缓上一缓,那边翼夫正在同康德谈着派兵事宜,法国人可是已经同意为远征军提供武器了,而且”

看一眼李子诚,袁世凯有些郑重其事的说道。

“那些武器,都得咱们中国采购,法国人直接付真金白银给咱们,到时公司可少不了你的”

袁世凯这么一说,李子诚却是摇摇头,看着他说道。

“大总统,再拖下去,咱们可就没什么筹码了,法国人现在是有求于咱们,而且这谈判又不误参战谈判,法国人越是对咱们有所求,“修订新约”越是能从法国人那里获得突破,要不然,以法国人的脾气,他们又岂会答应咱们的要求”

在参战一事上,李子诚曾同袁世凯勾通过,提出了多达十几项条件,但真正涉及远征军的却不过只有数项,而涉及中国实业的却多过十项之多,比如法国承诺,对外采购物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中国。

得益于此,上个月中国向法国出口了多达864万元的罐头,除去法国人需要的牛肉罐头,还提供了最新式的午餐肉罐头,战争特需的庞大,远超过外人的想象,更何况战争特需并非只有军队,还有来自民间的需求。

“机会难得,大总统,这件事,怕是拖不得了”

“那”

望着李子诚,袁世凯先是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思索着,好一会后,他才有些艰难的说道。

“致远,你说吧需要总统府这边如何配合,只要你需要,需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袁世凯这会到是显出了一个大总统的气度来,对于这件事,袁世凯从始至终都是持以支持的态度,不过这种支持是建立在对他有利的基础上,这件事如果成功了,那是在“大总统的全力支持下”,如果失败了“还得大总统出面收拾局面。”

“外交部,国务院需要外交部的全力配合”

“行,我这就是让人请陆子次过来”

在等陆子次到来的时候,端起茶杯喝共之余,袁世凯却开口说道。

“致远,这派兵一事,事成定局,可”

一声长叹,袁世凯又说道。

“地方上不愿意派兵啊”

听着袁世凯的感叹,李子诚却是在沉默一会后说道。

“这种事,硬去逼他们反而会势得其反,即便是要逼他们,也要用“大势”去“逼”他们。”

“大势”

李子诚的话却让袁世凯微微一愣,用什么样的大势去“逼”那些人

“就是大势,若是想顺利派兵,中央就得造成一种大势,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此次欧战,我国非派兵不可,为国家,也只能如此了只要造成这种大势,到时,他们即便是再不想派兵也不成”

说着,李子诚却是一笑,“胶澳事变”时,自己所利用的不正是这种大势吗大势一成,非人力所能挡,正像历史上,袁世凯称帝之后一样,最终,不正被大势逼下吗

而在李子诚道出这番话语时,袁世凯看着李子诚半晌竟然未能说出话来,当李子诚提到这个大势的时候,他所想却是去年“胶澳事变”时,他自己以及全国上下,可不正是被他的这个大势给绑架了吗

“擅于借势,长于经营”

思及杨度对李子诚的那一番评价,袁世凯这会总算是认同了这个评价,同时在心下提醒着自己,千万别被这看似嘴上的毛都没扎牢的家伙给蒙了,免得万一将来他要是用“势”卷了自己,得小心提防着

心下如此一响,袁世凯便不再作声了,只是静静的喝着茶,这武荑山的新茶虽说香气动人,可是喝到嘴中,他却只觉一阵苦涩之感。

行势、借势、运势

脑海中久久无法平静的袁世凯,这会脑海中尽是“胶澳事变”中李子诚的“势”,再将那“势”和现在派兵一事结合起来,袁世凯却发现若是这个势当真行了起来,这“势”当真能为自己所用吗

李子诚的势很简单,无非就是“假以爱国之名”,爱国,自“胶澳事变”之后,国内爱国的声浪更徒然高出十万八千丈,一时间似乎爱国两个字,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容讨论的,人们纷纷把爱国挂在嘴边,常谈以爱国,以证明自己爱国。

gu903();而现在的这个“势”,侧就是要借这个爱国的“势”,用“派兵”就是“爱国”,“不派兵”等于“不爱国”去行这个势,在这个势行起来之后,再借这个势,用民意、民心去逼地方上派兵,地方上若是不愿意派兵,那他就是“卖国贼”就是“不爱国”,这势也就借成了,也运成了,到那时,自然也就势不可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