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从消极意义讲,由于交战列强在中国各有势力范围的存在,随战争的发展,迟早会因此把中国卷入欧战漩涡这时,近兴起的日本视欧战的爆发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之机,日本正可利用列强在欧洲互相厮杀、无暇他顾之际,将中国沦为其后院当时之中国固然积贫积弱,但矢志变革、立意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潜流这种一发不可挡的洪流冲垮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体系,并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充满世界眼光及前瞻意识的一代人,取代汲汲于“圣贤之”的举人、进士,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而社会精英无不立志要一扫中国落后、贫弱之形势,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欧战爆发,导致近代中国首次有计划、有策略、有准备的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之举,这才会有主动寻求加入世界大战之举,而其心却是一意欲乘机收回山东,进而收复自鸦片战争以来不断丧失的国家主权
而力图乘机成为东亚霸主的日本,曾竭力阻挠中国的参战计划及复兴图谋日本的反对和因胶澳导致的“胶澳事变”,是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的了这些社会精英,也正因如此,主导中国外交的一代政治家思考的谋略来思考着中国的外交,并帮助中国同协约国加强联系,以实现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及成为平等一员的外交大战略向协约国派出军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出来的锦囊妙计
而首先提出这一谋略的人就是梁士诒,因为断言德国寡不敌众,决不能久胜,中国因此可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此举一可收复山东,二可帮助中国加入战后和会,分享国际论坛,参与国际格局的建设概言之,参战有利中国长远发展及大战略
正是基于以上判断,梁士诒和他的得力助手叶公绰首先向英兜售派兵计划早在两个月前,战争刚一爆发,梁士诒即同英国方面接触,提议中国向欧洲派出三十万军队,这些军队由英官指挥,驰援欧洲战场令梁士诒失望的是,英国对其中国派兵计划并不热心尤其是在日本人反对,和中国有可能借助战时贡献收回国家权益,英国因此拒绝了梁氏提议
然而,英国的冷遇并未使梁士诒放弃他的计划,尤其是在“胶澳事变”爆发后,面对空前危机,他便在第一时间将派兵计划略作修改,转而同法国接洽,在中国绕开英国作出对德宣战的决定之后,法国也开始考虑着这个“盟友”可以为法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相比于英国首先从东方利益去考虑问题,法国多是从法兰西的根本利益,也就是法国本土去考虑利益,但法国却对队的战斗力有所怀疑,法国陆军高层担心的是,如果队在战场上崩溃,甚至可能造成一条防线整体陷入崩溃,而这是法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才会被耽搁下来
而随着“胶澳事变”的战事进展,在看到江苏陆军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后,法国人立即心动了,法国陆军高层在通过观察、商讨之后,便决定接受梁氏提议,随后电令公使馆同中国商讨派兵事宜
而让法国人失望的是,在派兵问题上,中国并没有达成一致,甚至就是陆军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派兵计划,可以说这是梁士诒私下做出的决定,于是这才有了康德找梁士诒协商的前提,而经过近三个月的等待之后,尽管派兵参战之心不改,但梁士诒却知道的这件事操作起来,远比他想象的为困难,甚至在派兵计划只不过是由他提议的时候,就碰到了许多麻烦,有一些将军甚至找到总统府,说他梁燕孙误国
而此时梁士诒给大总统说了半天,说此举事关中国之前途和命运,但在思索片刻后,袁世凯却依然不软不硬地半否半赞的说道:
“士诒,您分析得很透彻但我们的情况你是了解的,这军队啊,哎,若是军队有那么简单,我又岂需要重练军”
就是重练军,袁世凯的心里都犯着嘀咕,一是怕引起“误会”,伤了大家伙的“心”二是担心这军又似老军似的为各师师长所掌
可北洋老军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却使得他不得去重编练军,幸好,“胶澳事变”给了他足够的理由和借口去编练这支军,也幸好,段合肥,尤其是徐树铮想吞并第一军的心思,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至于军,在他们看来,只要和日本人打仗动的不是他们的军队就行,这军反正都是派到战场上当炮灰的
“大总统,正因如此,才需派出征欧之军,如此,才能使各人还军归国,利用异国之征,把指挥权收于中央,打出一支堂堂,眼下法国态势窘迫,催得又急,正是我们争取主动而不受制于人的机会不管战局如何,对中国而言,都是利甚弊微”
梁士诒把自己的想法全盘端出
“而且出兵欧战又可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战地所需的物资和人力全部自从国内调拨,因此未来我国国对欧出口必将迅猛增长如果把军人和劳务者的报酬合计起来,我国可获得了巨额外汇支持,这笔钱即可缓解我国财政窘迫之境,又可用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增加国家税收,可以说,派兵参战于我国实是利多而弊少”
“这个点子不错”
袁世凯点头称是,对此,他倒是不怀疑,事实上,早在欧战刚一爆发,他就被莫理循的十二条参战理由所说服,但是那只是参战,而现在却是派后人,不过他却知道梁士诒谋事甚远,所言自是不虚
梁士诒一听,赶紧抓住时机问:
“眼下如何回复法国公使馆”
回复法国公使馆
这倒是让袁世凯一哑,如何回复呢自己并没有同意派兵参战啊至少现在还不行,那怕就是派兵参战有一万个好,可只要一条就足以抵消这一万条好来军队
若是军中诸将都反对的派兵,现在答应了法国人,反倒落了下招,何况,在袁世凯看来,那些个眼中只有“实力”的“心腹爱将”和各省将军,怕没有一个不反对,如果只把编练的军派出去,他可是舍不得
“难啊”
“是难,可大总统,再难,有些事情也是要办的”
梁士诒据理力争的说道
“而且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难,所以才要去办不办,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大总统”
梁士诒的驳斥反倒让袁世凯一愣,他看着梁士诒,这一次,到是真被他说动了,不是为那些个好处,仅仅只是因为那句“不办,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越是顾虑重重,事情就越难办,顾虑多了,就会一直拖下去,而拖下去的下场就是,顾虑只会越来越重,
现在自己对军队尚有压制之威,正是积威尚存之时,把军队重收已用,想收兵权,那有什么比参战合适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仅可以用于北洋诸将,而且还能用于他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那个继日本之后,让他寝食难安的李致远,想要在全国面前展“大公无私”,又要名正言顺的收其兵权,而不为外界所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