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贾宝玉虽然推崇庄子,却对庄子的处世哲学、为政思想只是望文生义而已。
“那你又如何理解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两句”
贾宝玉淡然答道:“这不过是老子为了迎合世间俗人之法,强加解释而已。既说事必作于易、作于细,又何谈无为,此岂非以作解释不作俗言不足信也。”
林如海彻底死心了,揉了揉眉心,道:“宝玉罢了,以后你可以多读些道家典籍,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可是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做好修身一道的已是寥寥。
汝于此道有不凡的天赋才思,便以此为目标,将来,或许能成为名动一方的贤者。”
林如海何等眼力,短短的几句问答之中,就已看出贾宝玉鲜明的个性。
教导已是无用,不如就鼓励他成为一名贤者吧。凭他的家世,不入仕,只修身,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宝玉是最高兴的,曾几何时,居然有为官的长辈不鼓励他读书上进考取功名将来为官做宰的
林妹妹的父亲果然不是俗人。
见林如海不再和贾宝玉说话,钟姨娘开始给贾府众姐妹派发见面礼。
林如海这次进京为官,需要拜访的人家不会少。对于给后辈的礼品,那是准备的很充足的。
贾宝玉也得了一份,见贾清默默侍立在林如海身边,便上前扯了扯他的袖子小声问:“你怎么不去拿”
贾清瞥了他一眼:“我和你们又不一样。”
贾宝玉这才反应过来。
钟姨娘却笑着说:“你虽然和他们不一样,但是老爷同样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可惜在船上没搬下来,回头再给你。”
贾清立马站出来给林如海拜谢。
林如海道:“不过是我以前用过的一些书册,给你整理了一箱子出来。对你以后参加科举或许有些作用。”
贾清一听就知道应该是林如海当年用过的“资料”,虽然过去了二三十年,但科举考的东西又不会过时,这可是学霸的笔记本呢
林如海出了大观园后再次到贾母院辞别,这才随贾清回宁国府。
路上贾清问他关于陈寿的事。
“你打听他作甚”
“他曾经表示想收孩儿为弟子。”
林如海沉默片刻,道:“你若是拜他为老师,对你有百益而无一害。不过,你既已拜了方阁老为师,若无他的同意,自然不能再拜别人。”
贾清苦笑道:“他可是个道士,孩儿并不想拜他为师。”
贾清在他亲近的亲人面前,果然少了些虚伪,说话也从心。
林如海道:“这便看你自己了。不过,既然他看中你,若有机会你可以多和他接触,若能学到他一些本事,于你将来大有助益。”
贾清忍不住问:“义父为何如此推崇他,孩儿虽也觉得他颇不简单,因为他很博学。义父既要我跟他学,他到底有什么本事是孩儿不知道的”
林如海淡淡道:“他大部分的本事你不需要学,我也不想你浪费时间去学,但是他有两样本事对你很重要。”
“什么”
“治国,领军。”
贾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怎么可能”
“这不是孩儿妄自尊大,别的本事倒也罢了,只是这两样,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治国领军,这都是需要实践检验的本事,可不像算命那样,能够随便忽悠的。
再说,这世间当真有全才吗贾清不相信。
林如海对贾清的怀疑没说什么,只道:“有些人确实天生就和别人不一样。就比如说你,搁在十年前,又有谁能相信世间会出你这么个异数”
林如海本想说“妖孽”的,临了换了个词,嘴角却也忍不住笑了。
“你不用怀疑我的话,只要记住,一个能让当年的义忠亲王倚重,让今上生出爱才之心故而释放的人,绝不是欺世盗名之辈。
当年就连太上皇也说过,“其人才比管乐”,由此可见一斑。
只是他一直栖身太子府幕后,世人并不熟知他罢了。”
好吧,贾清默默点了点头,暂时算是相信了林如海的话。
有机会,倒是正要看看他是不是真有别人说的那么邪乎。
还真是文武全才了不成
引用了几句文言,没做解释,以免被说凑字数其实不明白意思也不影响阅读,强迫症患者可以自行查阅。
第五四四章杀了秦氏
钟姨娘先回下处,林如海和贾清一同进了宁国府。
陈寿还在府内等候。
因为陈寿和林如海要叙旧,贾清就安排他二人在宁安堂左近的小花园之内喝茶,自己躬亲侍奉。
看得出来,两人之间的交情很深,而且陈寿言语之间对林如海十分恭敬。
贾清就在想,如果这个陈寿真如林如海所说,是个惊才艳艳之辈,那么他为人肯定相当的傲气。就算两人是好友,林如海是高官,至少两人之间也该平等论交。
而观如今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林如海对陈寿有恩
古人重义,若是这样就说的通了。
想到这一茬,正好见林如海询问陈寿的行程安排,他便插嘴道:“听闻道长有大才,如今我义父遵从圣命入京,眼见就将卷入京城这一泥潭旋涡。道长既与我义父兄弟相称,何不在京城驻留些时日,倘若我义父事有不决之处,也好向道长请教”
陈寿锁紧了眉头。
林如海深知陈寿的个性,甚至连贾清的算盘也能猜到一二,笑了笑赶在陈寿说话之前道:
“伯长不必在意稚子之言,我知伯长早已不问世事,潜心向道。况且我等世俗中人,何处又能少了是非争夺,若时时寄希望有他人相助,又如何在这俗世之间立足
伯长不必为难,若是因我之故而坏了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