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陈抟老祖、麻衣神相(2 / 2)

gu903();赤明老道摇摇头,一字一句,平静说道。

闻言。

原本还存有几分失落的玄松,心中顿时一定。

“是,师傅!”

赤明摆摆手,之后便将注意力再次放在那篇剑道真解上。

“小友稍候。”

“容贫道慢慢来。”

陈望自然不会拒绝,甚至为了不打搅到赤明老道,特地起身走到一旁。

将茶几留下。

目光在草庐四周扫过。

不知觉间,他人更是走到了桌子后的书架前。

整整一面墙上。

几乎没有一点空隙,全部被古书堆满。

“陈居士,这些都是师傅多年来收罗的风水、相术、阴阳之类的经卷。”

玄松也跟了上来。

压低声音解释了一句。

不愧是能够贯通三易的超级大佬,换做寻常人,一辈子能读懂周易就已经算是极为了不起。

更何况成书于夏的连山经,出世于商的归藏。

“玄松道长,不知在下是否可以借阅?”

在药王谷山中时,除去武道修行外,陈望最多的便是读书。

大师娘白如霜还好。

但二师娘林鸿雁和三师娘李清茶,都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开始在他功课上就极为严苛。

加上千年药王谷,藏书无数。

他闲暇时就会随意拿上一本书,在后山找个地方,慢悠悠的啃着。

眼下见到一墙的古书。

许多甚至是他都没见过的孤本。

陈望如何不心动?

不过借阅这个事本应该是问草庐主人赤明道长。

但眼下的他,整个人心神全都沉浸在那篇金纂密箓当中,陈望也担心会打断他的思路。

“……当然!”

玄松一怔,不过下一秒就反应过来。

点点头做了个随意的手势。

“多谢!”

陈望抱拳拱了拱手,随即目光在书架上扫过。

“葬经、撼龙经、宅经、催官篇、博山篇、水龙经、雪心赋、八宅明镜。”

“天元赋、神峰通考、穷通宝鉴、三命通会、滴天髓、黄帝内经、玉照定真经……”

足足将近千本古书,囊括天文地理、五行八卦、阴阳风水、观星寻龙、测字生辰等等。

“嗯?”

来不及感慨太多。

陈望眼神忽然一亮,视线落在了一卷手抄本上。

“麻衣神相!”

整卷书只有寥寥数页,在成百上千的古书中毫不起眼,但书边上的四个字,却是胜过千言万语,让他心跳在刹那间仿佛都漏了一拍。

能以麻衣两字为名。

可想而知,这本书来头何等之大。

暗暗呼吸了几口气,陈望压下心头激荡,伸手小心翼翼的将那本古书抽出。

“麻衣一派,传自陈抟老祖……”

翻开书页后的第一句话,便深深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只知道麻衣派源远流长。

纵然是与茅山、正一、全真等流派比起来也丝毫不遑多让。

但他也真的没想到。

麻衣派竟是陈抟老祖所创。

据说此人经历唐、五代十国以及北宋初年。

唐末时便名动天下,被皇帝诏令入宫,赐清虚处士。五代年间,返回蜀中,著书立作,传道天下,号称‘峨眉真人’‘麻衣道人’。

之后隐居华山白云观,再次受到后周皇帝柴荣召见,赐白云先生。

北宋年间,更是两度受到太宗赵光义召见,赐名‘希夷先生’。

一直到端拱年间,才羽化登仙。

陈抟老祖在道门声望极高。

最是擅长易术和象数,一生里著作无数,其中影响深远的,就有指玄篇、易龙图、先天图、无极图等。

明明只有几页书。

不到三千字。

向来博闻强记,一目十行的陈望,看的却是极为缓慢。

甚至每隔数息片刻,整个人就会陷入沉思当中,眉心紧皱,反复思索。

不愧是陈抟老祖所著经书。

每一字一句,其中仿佛都蕴藏真意。

不凝神仔细思索,都很难理解。

这还是陈望自小修行命相卜三术,要是换做一般人,怕是真的要两眼一抹黑。

眼看一老一少,两人全都陷入了魔怔似的,定格在原地。

玄松不禁有种说不出的无奈。

仿佛自己才成了唯一的外人。

好在。

不知道多久后。

一直俯身于茶几上,提笔书写的赤明老道,啪嗒一下将笔重新放回笔架上。

双眼灼灼如火般盯着身前的纸卷。

原本略显佝偻的身影,眼下也是挺拔如松。

此刻,足足百十个字跃然纸上。

“师傅……”

玄松内心一喜,下意识看了过去。

但奇怪的是。

明明就是些再寻常不过的字迹,等他望去时,视线中,却仿佛有一道凛冽的剑气冲天而起。

狠狠刺向他的瞳孔、心神。

甚至脑海深处的神魂都随之传来一阵强烈的刺痛。

“小心!”

原本还在满意看着那份纸卷的赤明老道,差距到徒弟身上的异样。

立刻蕴气沉声一喝。

刹那间。

草庐内如同有一道滚滚雷鸣响彻。

双眼空洞无神,满是迷茫和痛苦之色的玄松,在那声低喝下,才猛然挣脱出来。

“这……呼,多谢师傅。”

好不容易脱身的玄松,满脸骇然,下意识低头垂眸,再不敢轻易去看那些字迹。

反而是陈望。

听到动静,将手中书页轻轻一合。

然后身形如同一道青烟,瞬间掠过玄松身侧,出现在了茶几外。

“道长,这是成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