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陈抟老祖、麻衣神相(1 / 2)

果然

几乎是听到赤明老道此言的刹那。

陈望眸光一动。

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了然。

当日在雁荡山灵峰崖顶石窟中,见到道碑照壁投影的那一刻,他就有所猜测。

如今也算是得到了验证。

荡魔十三剑!

这名字听着就霸道无双。

让人心生激动。

“小友,以贫道推测,荡魔十三剑并未武道功法,需以灵气御使。”

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赤明老道泼了盆冷水道。

武道与修真最大的不同。

便是气之区别。

前者修行的是真气,以气血化为内劲、真元,而后者感应的却是天地灵气。

两者之间,可谓天地之差。

赤明老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再好的功法,无法施展修行,终究也是废纸一张。

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

拿着把绝世神兵。

根本无法发挥出它的作用。

还不如一根棍子好用。

“道长好意,在下……”

陈望挠了挠下巴,有些语塞。

不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而是实在不好拒绝。

按理说,赤明老道耗尽心血为他答疑解惑,又多次流露出收徒的意思。

自己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

实在让他有些无地自容。

“小友不必自责,也是贫道着相了,世上哪有强夺所好的事。”

见此情形。

赤明老道暗暗叹了口气。

他是真不想错过眼前这块璞玉。

纵然是当年不告而别的二徒弟玄真,根骨资质和陈望也根本无法比拟。

若是能拜入门下。

已经沉寂了千年的麻衣派,重现当年辉煌,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无论他怎么明推暗就,这小子就是不上当。

“多谢道长理解。”

“今日之恩,无以为报,他日只要有用得上陈某的地方,在下一定竭尽所能。”

陈望抱拳,认真说道。

即便无法拜师。

但他这个人向来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赤明老道帮了这么一个大忙。

真有用得到他的地方,他自然不会有半点犹豫。

“小友言重了。”

见他目光澄澈,深邃如星空万丈,赤明老道越看越是遗憾。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好强求。

只是摇头一笑。

“玄松,愣着做什么,再不泡茶,水都要凉了。”

“哦……是,师傅!”

一旁的玄松心神早都被那篇金纂密箓吸引,全然忘了正事。

这会还是师傅提醒,这才火回过神来,赶忙起身去提水壶。

但手指刚碰到铜壶外壁。

一阵强烈的灼热感顿时传来,疼得他差点惊呼出声。

见徒弟如此手忙脚乱。

赤明老道心里更是无奈。

他还没有出家修行前,原本也是相师世家,祖祖辈辈都是风水先生。

开了坐馆。

做测字、算命、阴坟阳宅的营生。

不过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家里百十年积攒的地契、田产、宅院,被变卖了个一干二净。

他只能在街头巷尾摆个摊子,勉强过活。

直到二十三岁那年。

被云游天下,正好路过的麻衣派上代掌教看中,带他入门,修行得道。

在师傅门下足足十五年时间。

赤明尽得麻衣派传承。

三易三命,融会贯通。

师傅也羽化而去。

之后赤明老道开始云游江湖,在红尘中修行,直到六十岁那年,他来到了太极湖,觉得此地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是个隐居修行的好去处。

加上龙王庙又无人打理,破败不堪。

他便决定留下。

一边传道,一边募捐。

将龙王庙重新修葺。

因为闲云野鹤的性格,他并未将其改名麻衣观,而是继续沿用龙王庙的名字。

数年后。

山外有农户,将家中幼子送入龙王庙。

说他一心想要跟他学道。

赤明老道一开始便没有收徒的心思,但那小家伙却是极为倔强,让父亲下山回家后,硬生生在庙外跪了三天时间。

烈日、黑夜。

甚至大雨滂沱。

都没能让他退缩。

赤明老道也被他的诚心感动,将他收入门下。

以玄字为辈分。

至于松字,也是希冀他能做人行事如松,坚韧不拔、为人正值。

此刻。

感受着师傅的神色变化。

玄松眼底不禁一黯。

从许多年前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天资不够,但他想着勤能补拙,所以从无怨言,只是默默修行。

可惜,纵然勤修苦练,但这么多年过去,一直不上不下。

他不怕别的。

只是担心负了师傅的期望。

提壶泡茶。

小心翼翼的将两杯滚烫的茶水,分别放到师傅和陈望身前后,玄松便退到一旁。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筷子尚且有长短。”

“玄松,修行者修的是真之一字,你要谨记。”

察觉到大徒弟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