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扶苏:“父亲,您听过这种乐器吗?”这东西到底凭什么算是乐器……特意去欣赏了一次,回来头疼了两天。别说是和宫廷雅乐相比,就算是和村歌小调比也很难听。要在对方吹奏的时候摸过去杀人,可以,但对方只要两三个人聚在一起,一个吹,另外两个御敌,真的攻不过去,撑住一首曲子就不行了,那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刘盈手里玩着一只大海螺,忍不住发笑:“以逸待劳就好。吹奏乐器不比弹琴,很伤气力的。”
始皇偶尔弹琴,大多数时间只是欣赏音乐。
扶苏也是一样,弹琴击鼓比较擅长,没练过鼓着腮帮子一顿狂吹的。
话题到此为止了,开始继续好好喝汤:“这甜汤的滋味不错。”
“那家店叫冼氏。”
“冼夫人的冼?”
“对。”
“百越是个好地方。”
……
独孤元贞现在在打击‘返老还童药’、‘生发药’、‘美容药’方面卓有成效,傻老百姓试过药觉得不灵,会被假药贩子找各种借口忽悠走。独孤皇后没那么好忽悠,直接就去报官。天长日久和市令局的关系太好了,甚至知道他们公厨中做的肉包子舍得放肉,但鱼汤里只有一丁点咸鱼,以致于本来不愿意当差的元贞皇后,现在也做了市令。
当然不是为了肉包子,是为了做事方便。
原先抓着卖假药的还得去报官,现在不用了,自己就是官,自己就能抓人。穿着便衣吃吃喝喝,遇到坑人的小商贩直接逮走,省事!
又以‘让我儿子试药’的名义申请了随时可以去看儿子。
后妃皇子臣子都不能随意靠近帝镇,但好像拦住一个母亲,不让她见自己的儿子有点过分,更何况这理由很充分‘打击假药义不容辞’,她又已经称臣。
李渊:吃美容药吃到饱。
独孤元贞又给他拿了一份药过来,打听到最近真的不打了,放心的把药递给他:“快试试这个!据说是医馆中流传出来的秘方,青石山中的神仙都在用。吃完之后要静心冥想,想起你年轻时的某一个非常快乐的时刻,坚定的认为那时候就是你平生最快乐的时刻,就能有效!”
李渊将信将疑,可闲着也是闲着,回去试了试。
杨广现在特别喜欢找长孙无病聊天,想和她深入的谈谈人得意忘形是不对的。甚至不惜拿自己举例子,严肃说明得志就轻狂,会有什么下场。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长孙无病气的快要吐血,又无法反驳。
然后杨广换了个话题,你的儿女死了好几个,一个都没见到吧?杨勇还来过这里呢,李承乾都没来。你看我,虽然杨侑没进来,可我们见了一面。一个皇后就该和你婶萧氏学学,得志不骄,败不馁。
窦惠:“你走开!不要和我儿媳妇搭讪!”
杨广笑嘻嘻的走开了,心满意足,觉得在帝镇中生活也挺好,若是去投胎了,怎么能听说这么多笑话呢?嘻嘻嘻太子还想要兄友弟恭?做梦呢吧。
长孙无病:“我没事,我等夫君下来。”
啥?签了停战的协议?当年突厥也和我家陛下签了城下之盟,卷了国库里的财宝跑了,结果呢?呵呵。
三天之后,李渊大喜的推醒窦惠:“看我!!”
窦惠:“啊!!!你谁??”哪里来的这么一个年轻英俊美少年!!!
李渊的头发变黑了,不仅皮肤非常有光泽红润、富有弹性和少年的生气,就连眉眼都变了。“别说话,不要问我是谁。学生爱慕数载,求夫人垂青,赐我一夜,哎”
窦惠捏他的脸:“你真的变年轻了!!母亲这次拿来的药是真的!!你想的是什么时候?”
“雀屏中选的时候啊。”李渊得意的眉飞色舞,那时候是他少年时最快活的时候之一。大将军窦毅和周武帝的姐姐所生的女儿,才貌双全,温柔可人。所有公子王孙都跑去求亲,窦大将军要比武招亲。那屏风上的孔雀双眼很小,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射箭。别人都不中,众目睽睽之下只有自己种了。得意!快活!还赢得了妻子!除了称帝之外平生最高兴的就这事儿。
按照药方服药,然后打坐静心,要让自己越想越高兴,嘿!就变了!
窦惠乐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对镜梳妆时,发现不对劲,自己没什么变化却显得老了!
独孤元贞很快就来检查那药吃了是否有效,敢卖一两黄金的药方,如果有效就值了,如果无效赶紧抓人。
“居然真行!阿惠你别急,我去再给你买一份。”
独孤伽罗踟蹰刹那,理直气壮的走过来问:“姐姐,还有药吗?”
独孤元贞乐了一会:“哈哈哈哈没有了。”你们夫妻俩两张老脸对着看去吧~
“你捂着良心再说一遍!”
独孤元贞摸着胸口:“居然这么和姐姐说话,你休想。”
“你这药也没什么用吧?主要是靠静坐冥想。佛家讲心力不可思议。”
独孤元贞觉得她说的有道理:“那你就试试只冥想,呵,难道祝由术不需要药引?”
……
玄奘带着大量的物品回到洛阳,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作为一个青史留名的偷渡客,他去拜见皇帝。很坦然,就是想要把经书带回来,正本清源,带回来了,偷越国境虽然是死罪,老僧不在意。
李世民刚打完高句丽,在洛阳猫冬,对着儿女感慨:“真暖和。”虽然人丁凋敝,皇后所生的儿儿子死了一个,走了一个,还剩一个,女儿也只有……算了不数了。
见到玄奘,听了这老僧的经历,一路游历经历的国家,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国家!!越听越高兴,眼睛都亮了。“好啊,甚好。朕赦你无罪,法师愿意还俗为官,辅佐朕么?”
玄奘:“???”
李世民心里打算的很清楚,这和尚把西域各国的路线、气候、地理、风土人情都摸的清楚,和各国王宫贵胄都有交情。我就算派斥候去,也打探不到这么多消息。就算派出忠臣,他们也能做到这一步,可朕等不了了。当和尚有什么用,当情报大师不好吗?
玄奘几次被召入宫,给皇帝讲述这件事,每次都被询问地理气候。几次之后就明白了,把正在写的《大唐西域记》送上去。本来是游记,现在要改军事情报。不过唐朝一向宽仁,只要不冒犯圣明天子就不会被打。如果冒犯了圣明天子呢……肯定是要灭国的送上这些还能少些麻烦。
……
李治和李明达拉着李世民的袖子(QAQ):“阿耶不要走。”
李世民虽然久病缠身,还是得替儿子解决完所有遗留的问题。不只是因为雉奴温柔宽容,高句丽狼子野心,还有另一个原因——尉迟敬德已经六十岁了,在宴会上喝酒之后都不打架了,锐气不足(其实是提高了自身修养)。
秦叔宝、杜如晦已经归天,程咬金老的够瞧,战神李靖已经七十五岁了,走路拄拐,上马都上不去。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是唐朝的猛将青黄不接,自己不趁着还年轻,先解决了问题,等着儿子登基之后,没有领兵大将空有兵马也不行。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的旧臣全都垂垂老矣,当年二十多岁的李绩现在已是五十岁的老人,却还是最年轻的一个。房玄龄和高士廉垂垂老矣,岑文本眼看就要死。
大臣们苦劝:“陛下病成这样”
李世民:“闭嘴。”
太子连日哭泣。
李世民:“你不是个婴儿了,我出征,你联系独立,哭什么。”
“自从我七岁那年,母亲过世之后,阿耶一直把我带在身边,朝夕相处,从来没有分开过……”
李世民也泪流满面:“我死之前得为太子把外敌清缴。”即便是疾病缠身的皇帝带着一群老头去打仗,也的去。“时不我待。侯君集十分优秀,又年轻,本打算留给承乾使,先培养他们的感情,结果感情太好了。”
父子俩商量出一个飞表奏事制度(几百里加急)。
李治送父亲出征,一路送到了定州。
李世民:“不到我们父子相见时,我绝不换这身衣袍。”打不了多久,我又不是杨广。
大臣们又出来碎碎叨叨:皇帝出征,太子在定州等着,长安洛阳空虚这要是有杨玄感作乱怎么办?
李治:啊?听不见。
鬼差们比较喜欢这种长途跋涉的战争,可以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提前轮休。
这场战争消灭了高句丽的四万士兵,李世民一打仗就兴奋了,虽然没有去做前锋,也没迟疑,非常猛,冲到贼城下百步之内。吓得太子写信劝他。
李世民:好的。以后爹爹再也不亲临前线啦。
赢虽然赢了,却没法保存全部战果。
比较高兴的是发现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薛仁贵,将来可以给儿子储备着!
将军的保质期比粮草长的多,囤一个年轻的,之后三四十年都能用!!
不是高句丽太强,是东北太冷。三月出发,到十月时草木不生,水土上冻。河面上大面积结冰,除了冷还是冷,一出门吹的脸疼,马也觉得冻腿,人马的粮草都有些不足。
只好从容退兵,路过之前没打下来正在围困的安市城时,城主上城头拜见天可汗。
李世民:干得漂亮,是个忠臣,比那些被我打败的人强。赐给缣百匹。
率领三千护卫飞马入关,终于见到宝贝儿子。
李治泣不成声:“阿耶,您真的没换衣服。”硬是穿了七个月,袍子都穿烂了。
……
打仗之前之后都要告祭太庙。
杨广兴致勃勃的凑过来:“怎么样?惨不惨?”
李渊笑眯眯的点头:“高句丽是很惨呀。表兄,我儿子又为你报仇了。”
杨广默默走开了,去找长孙皇后:“你在做什么?”
长孙无病拿着一叠纸张:“这都是王羲之的墨宝,我丈夫最喜欢这东西。”
……
《五经正义》编纂完成了,留而不发,和被罢官的李绩一样留给儿子。
前者是文章教化,后者是给太子一个施恩的机会。
李世民带着太子在崭新的凌烟阁中凭吊了一会故人。感觉自己身边的亲人、亲信都一一去世,而先帝的公主们居然还在依次出嫁……
被取名为兕子(犀牛)的小公主去世了,芳龄十二。
人间君王,阴间皇后,一起抑郁了。
李明达倒是凭着直觉找到了姑姑平阳昭公主和长乐公主豫章公主两个姐姐,去和阎君据理力争,要去见母亲。母亲去世时她还懵懂不记事,只是跟在父亲身边,听他讲曾经和母亲去这里游玩,说了什么,写了什么诗的故事。
虽为谋面,却久仰大名,满心仰慕。
她看起来只是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聪慧且有礼,哪一位阎君都不好说重话。
还是那些张牙舞爪的男子骂的顺口,小女孩垂着双丫发鬟,忍着泪光在这里据理力争,引经据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搞得阎君们都觉得自己在无理取闹,让人家母女分离,非常冷酷无情。
优越条件都是自己去争取的,李明达最终从每个月去问安一次,谈到了可以在帝镇外面结庐而居。
“如此不能服众。”白发阎君:“你善书,每个月抄一本经书来做租金。”
朱砂痣阎君:“对对对!不能谁长得好看又乖巧我们就允许她住在帝镇外面,写字不好就不行。”
“蔡邕还在太史台编排我们呢。”飞白书的祖宗放着不用,让一个小丫头抄书?
“你闭嘴,你是最先同意的!”
李昭废了好大力气才没笑出声。
李明达俯身拜了拜:“多谢君王慈爱垂怜。”
贞观二十一年时,萧皇后以八十一岁高龄,寿终正寝。
她的样貌还算年轻,似乎在被封为太子妃或初当皇后的时候。平和温柔的走进来,和和气气的和校尉告辞,看到自家公婆,还有丈夫。
杨广正在晒着太阳修整武器,虽然现在不打了,说不准那年又要动手。看到女人的裙摆浮动到自己眼前,抬头一看:“啊?你死了!”
萧皇后笑了笑:“是呀。陛下等我很久了。”
“呵,你还知道朕在等你?”杨广气的站起来:“亡国之后,你毫不忧愁,这也能淡然处之?此间乐,不思隋?”
萧皇后淡淡一笑:“妾身又不是第一次亡国。”咱都经历多少次朝代兴亡?自家梁国就不说了,魏国,北齐,北周,南陈,事情虽然很大,却不罕见。
围观群众集体被噎了一下,哦对,她是梁国公主,亡国了,当了皇后,又亡国了。
杨广一把就把矮矮美美的老婆抓过来,抱在怀里,咬牙切齿的低声说:“你知道他们怎么嘲笑我么……”说我的妻子跟人跑了,说皇后改嫁去了,最可恨是李密。李密说我的皇后被窦建德欺辱又流落到匈奴人手里……王八蛋,不要脸!
“你再不来,李世民都要来了!”
第228章谶语+太宗
萧皇后,本名观音。这名字挺常见,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法号观音,李建成的太子妃名叫郑观音。这三个女人也都人如其名,平淡如水,出家当尼姑,佛系。
杨坚在见到儿媳妇的第一眼就确定了,比想象中的0.5的战斗力还弱,也就是0.1,还是搬运物资方面,要是真的开始战争,也就比池鱼多两条腿。城门失火不会殃及池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娶儿媳妇主要看她爹的品德才貌,看看小姑娘的举止,只能和小姑娘他爹深入交流嘛。谁娶儿媳妇都不考虑武功,全都分工明确,妻子负责贤惠,打仗动武那是男人的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