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之路[娱乐圈]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60(1 / 2)

假装学霸人设太容易翻车,她先自己黑完了,后面黑子就不好黑了,粉丝们都在安慰她一定能考上的。

麦秋自己先打个预防针:“等我考上了再告诉你们是哪,考不上就当我热爱学习了吧。”

粉丝一个劲的说能行,麦秋一个劲的说别太相信她,路人看得都笑得不行,这种画风的微博如此清奇。

不愧是麦秋。

是的,麦秋现在跟同期的小花早就不在一个级别上了,中花里转型成功的第一人。《人生书店》第二季宣传声势要大得多,拍出来之后反响也很好,逼格高,爆点也有,口碑和商业同时成功的典范。只要没有烂尾,麦秋继续演下去,她就是彻底的中花领头羊,甚至有挤进大花队伍的可能。而且很多人研究麦秋的营销规律,有人学着走一样的路线,可惜没什么用。

也有人趁着麦秋不在国内,用资本施压,干脆抢她的活动和代言。不过商人总是很精明的,麦秋的待遇始终不是代言人待遇,但也不会无缘无故跟她解约,明明是有热度的人,就算没有热度,也有逼格在,抢也是没用的。

而且麦秋开价不算贵,性价比很高,配合度也不错,还算是很招人喜欢的明星。

比较尴尬的是中花里已经有人开始结婚生子了,麦秋比较年轻,但也还是有人念叨她单身什么的。

仿佛只有结婚生子才是成功似的。

麦秋参加商业活动的时候也有人问到金栋洙的问题,麦秋就说两个人还是有通通电话,发发消息什么的,和平分手还是好朋友。于是就有记者问起了麦秋跟克雷格,《人生书店》第二季,不管是台词还是场景,两个人对戏时火花噼里啪啦的,隔着荧幕都能看到,所以也就难免有绯闻出来。麦秋打太极说是朋友,有没有发展的可能?她跟谁都有可能,跟记者也有可能。

这本身就是尴尬问题,说绝对没可能好像她跟克雷格关系不好似的,说有可能不就中套了么。

太久没回国,这些记者都不记得她最喜欢访谈了,套路她都懂。

国外访谈套路反而她比较不熟,经常有要求模仿同事的,麦秋这方面反而不太擅长。倒是克雷格能把全剧组的主角都给模仿了,连麦秋带着些微口音的语调他也能模仿,还会装娇羞,第一次看的时候麦秋和爱德华他们都惊呆了。

麦秋现在的口音比当初拍第一季时好多了,但是为了符合设定,她又要改回去。她找了好久才找回那个状态,现在已经能够切换自如了。不过中间有一集露西和德古拉身体互换,麦秋要学克雷格的伦敦音,克雷格要学麦秋的M式口音,很有意思。

宣传访谈的时候他们还互相学了彼此的动作神态,无实物模仿,麦秋假装拄着雨伞,戴着礼帽,时不时从口袋里拿出怀表看一眼,用手帕捂住口鼻,一副矜持中充满嫌弃的样子;克雷格则是掐着腰,攥着拳,随时从身后掏出一把刀要捅人的模样——两个人一个是男士体态,走路微微外八字,一个是女士体态,动作收敛了许多。

至于爱德华,他本人其实是笑起来有点憨气的样子,所以生气什么的也完全没有威胁感,他跟麦秋两个人演吵架都像对口相声,不是他笑得不行就是她不小心笑场。

别看是个恐怖剧,剧组每天都欢乐的不行,剧组里有全套《人生书店》游戏,作为彩蛋,每一部里面都会有几个镜头,演员们也会试着玩一玩看一看。麦秋作为《人生书店》十级学者,也是很受欢迎的。

要不是她每天都特别忙的样子,早就被人拉去玩游戏了。

就算是没有麦秋,玩游戏和看别人游戏的众人尖叫声也此起彼伏。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写的有点乱,困,昨天睡得太晚了。

就这样吧,晚安。

么么哒!

第160章平静

欢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人在忙碌中时好像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过去了。麦秋拍到杀青戏的时候,看到剧本才意识到,啊,原来这么快就要结束了。明明之前还觉得每天这样的忙碌很累,很想好好地休息,可是真的要结束时,心里却产生了不舍之情。想要的愿望居然是要是能再拍几集就好了,可惜剧本决定了他们不能再继续拍下去。

这一季的最终大战,他们和一个不老不死的神父打,神父要杀了德古拉,所有人都打得浑身是血,遍体鳞伤,结果最后神父BOSS被汤姆这个男主很神奇的用嘴炮给说疯了。

对,你没有看错,确实是说疯了。

世界上最绝的手段就是把你拉到跟我同一智商,然后用我的歪理打败你。

游戏里这个关卡有很多种解法,都不怎么正经,编剧们探讨的这个已经算是很正经了。制作者自己说更喜欢神父踩了汤姆吃过的香蕉的香蕉皮,自己撞上倒下的十字架挂掉的死法。

他们后来把这个版本也拍了一遍,当做彩蛋。

演神父的演员彩蛋里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我讨厌香蕉!”

德古拉因为重伤不能再使用法术,至少要修养好多年才能恢复,也就不可能再阻拦露西和汤姆他们离开。尽管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像是开始时那样的剑拔弩张,甚至彼此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和感情,但书店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露西也不是那种会为了什么原地不动的人。她追求的始终是自由,事实上就算她想留下,“神”也不会让她留下。

汤姆曾经问过为什么,回答他的是德古拉,他说那是一种感觉,冥冥中的指引,如果有一天汤姆真的代替了露西,他也会体会到这种感觉:“那种感觉不太好,像是你永远都要听它的指挥,而你无能为力。”

他说这话的时候,露西透过教堂的窗望向远方,阳光穿过彩色的玻璃,照耀在她的脸上。

镜头的角度和画面都很唯美,给人一种错觉,看起来露西似是面无表情,似是表情柔和,又似是表情哀伤。

麦秋和克雷格以这个结尾杀青,而爱德华和埃里克则各有各的结束镜头。

剧组已经决定好了第三季要去R国,背景是僵尸末世。德古拉送过一个戒指给汤姆,说只要有妖魔鬼怪之类的东西,这个戒指都会提醒主人。他们回到M国后,汤姆被迫继续帮露西整理书籍,靠近其中一本书的时候,戒指疯狂地抖动起他的手指。汤姆正在害怕的时候,那本书打开了,里面伸出一只手,把他拉了进去,只留下了汤姆的尖叫声。

汤姆一睁开眼,发现抓住自己的人是范,而他们本人,则在R国首都D市最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霓虹闪烁。

麦秋听爱德华说起来感觉这个结尾还是很带感的,可惜她不跟他们一起去R国拍外景,因为她马上要开学了。教授给她的书她已经读的七七八八,每周一封邮件发过去,基本上都会得到批改,然后不断的返工。克雷格给她的笔记也派上了不少的用场,就是最开始麦秋有点不认识他的笔记,虽然字体很美,但貌似激情上来时会写飞,她很不好意思地用聊天软件问他,接着就会得到他回复的一封邮件。条理清晰,不会占手机内存,也便于保存。

类似的事实让麦秋察觉到一点,克雷格不怎么习惯用手机软件聊天。相处时间久了也会发现,他的生活非常现充,常年去健身房,家里养条狗,热爱阅读和戏剧,喜欢音乐然而五音不全,热爱跳舞可惜四肢不协调。

还有Y国人的共同点,数学不好,发际线随着时间的流逝有逐渐往后移的危险。

最后这一点是麦秋根据他还是小鲜肉时的照片时感受到的,虽然他现在也很帅,但还是能看到有那么一丢丢的不一样。

据说这跟Y国水质有关系,水质过硬导致全民皆秃,每年Y国人的搜索引擎榜前五里肯定有的话题:怎样治疗脱发。

开始认识克雷格时麦秋感觉跟他是很遥远的,拍完《人生书店》第二季,好像距离都拉进了很多。这当然也跟克雷格本人有关系,好像无论说什么他都能找到角度赞美麦秋两句,上次大学食堂之后麦秋以为他是客气,现在才发现,他是真的习惯了这样。而且他说得自然而然,没有半点假话的样子让每天都在被夸奖的麦秋感觉自己都要膨胀好几圈了。

申请早就提交上去了,学校也给她发了offer,麦秋的所有东西准备齐全,她就这样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成了R大的预科生。微博上发了这个消息之后,粉丝们一阵欢欣鼓舞,锣鼓喧天,鞭炮(并没有)齐鸣,气氛好像过年一样。

麦秋不得不再给她们降降温:预科而已,以后能不能考上研究生还不知道呢,不要期望太高。

结果被粉丝批评了:“就不能有点信心?!真不会说话!”

还有人说:“上次你也是这么说的,然后一边拍剧一边考上了。”

以及:“做人不要太谦虚,容易挨雷劈。”

麦秋:……行吧,你们高兴就好。

在Y国留学的华夏留学生是很多的,但麦秋感觉R大好像没什么华裔留学生,好多同学都把她当R国人,H国人,听到她说自己是华夏人还都挺惊讶的。想想也能理解,一般华夏人出国都不会去学戏剧,学戏剧的也不会专门考戏剧大学。

就算是真的要选出国留学,可能J大和N大会更吸引国人一些,尤其是那些学霸。

不得不说,麦秋的选择还是很奇葩的。

特别是她在国内已经算是中花的时候,华夏的风向还是更倾向于女演员应该结婚生子。老一辈有云:再不生就不能生了!甚至她的弟弟都结婚了,苏家传过来信,麦秋回去参加了婚礼,新娘子跟她弟是奉子成婚。苏父苏母这回再不敢对麦秋动歪脑筋了,捧着麦秋,苏母还跟麦秋说早点结婚的事情,有不少人想认识她呢,差不多就行了,眼光太高容易嫁不出去。

还有苏家的亲戚,三姑六婆,以前的同学,麦秋本来很好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好歹因为是好日子没掉头走人。

她想起苏叶秋的日记里叫做小丽的那个姑娘,她家人也来了,小丽的爸爸带着小丽的后妈,还有一个跟苏叶秋弟弟差不多年纪的男生。他们都过来跟麦秋套近乎,可惜麦秋问的小丽葬在哪儿他们都说不出来。

小丽爸爸说当时在外地火化了之后就直接洒了大江,现在什么也没留下。至于是哪个大江,忘了。

——这个世界上总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的。

麦秋听得浑身哆嗦,气的。她给苏家转了一笔钱,当做是贺礼,典礼都没结束就直接订机票转机连夜回了Y国。回到Y国时L市依然在下雨,天阴阴的,麦秋的心情就更糟糕了。大街上人不算少,很多人都不喜欢打伞,干脆就这样浇着。麦秋有同学跟她说过,同样是留学生,打伞的是新来的,没打伞就是老油条了。

对着下雨的街道照了一张照片,麦秋发在推特上,留言是又下雨了。

很快她其他的账号也会发一样的照片,留一样的言,工作室已经散得七七八八,但这点宣传工作上官芷还是能做的。

没多久,麦秋就接到了克雷格的电话,她有点奇怪,明明之前跟他说过,她要回华夏可能几天都不回来的。

为了这个她还特地发了邮件给她的教授,教授回她没有正式开学当然可以请假,但开学后就要保证出勤率,否则她的考学毕业和留学签证都会有问题。以后的假期也是同样,学校没有那么多时间管学生课余在干什么。

——总觉得她好像在说麦秋为什么要问这么废话的问题的样子。

接了电话才知道,克雷格居然是看麦秋推特看到的,麦秋很惊讶他居然还玩这种东西。克雷格笑道:“是的,粉丝好像都很喜欢。”《人生书店》第二季让克雷格在国外的粉丝也多了一些,尤其是M国人,统一的社交软件就是推特和脸书,所以克雷格干脆也注册了一个,经常发一发,还会给粉丝回消息。

因为学业和事业忙到昏厥的麦秋已经很久不看八卦了,她基本上只发不回,顶多在华夏微博上回一回,其他都是摆设。

所以克雷格不说,她根本就不知道。

克雷格问麦秋怎么这时候回来了,她不是参加婚礼了吗(麦秋自己说的)?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麦秋语气很丧地说发生了很多事,她的心情糟透了。

“你还在那里?”克雷格有磁性的嗓音透过手机话筒传了过来,也有噼里啪啦的雨滴声,听起来很舒服:“我也在附近。如果你今天不忙,我们可以去个地方,那应该对你现在的状态会有一些帮助。”

的确没什么事,麦秋原本的计划是在苏家的老家多待几天,她想看看苏叶秋以前存在过的痕迹。

可是她跟苏家人待在一起超过五分钟就开始感到了烦躁。越是做明星,越体会到了苏叶秋的不容易,她看见苏家人完全没好气。还有婚礼上的那些人,没几个不是跟着苏家人一起吸过血的,偏偏每个人都有脸大言不惭地说苏叶秋孝顺。

麦秋没当场掀桌都感觉自己十分好涵养了。

“好啊,你在哪?我去找你。”麦秋从行李箱上站起身,问道。

身后不远处传来脚步声,还有熟悉的男低音,软中带磁:“好吧,也许你愿意回头看看?”

下雨天的街头,雨水洗刷着街道,克雷格穿着风衣站在麦秋的身后,高挑而瘦削,微长的深色卷发,深邃的五官,眉眼带笑。从麦秋这个角度看,他的眼睛颜色蓝得像大海一般深沉。

麦秋被闪了一下,尽管以前也知道克雷格很好看,但好像没有今天这么夸张。

“你这是知道要见我所以特地打扮了一番吗?”她开玩笑道。

克雷格非常配合,表情浮夸地道:“当然,你怎么知道的?”他捂着胸口装小甜甜,一脸少女心的样子:“知道你回来我实在是太紧张了,你觉得我打扮的怎么样?我可是花了八个小时才打扮得像个人样的。”

“非常好,你看起来像是要上《XX先生》杂志一样完美。”麦秋微笑着说,她实在大笑不出来。

“看来起你的心情的确不太好,”克雷格看了一眼手表,然后帮麦秋提行李箱:“走吧,这个时间应该还是开放的。”

麦秋不明所以的跟着他走,克雷格也没打伞,不过他离麦秋很近,帮她遮了大半的细雨。路上他告诉麦秋,其实他刚参加完一个活动,所以才会打扮得格外隆重。麦秋听了就想起每次宣传,他都会穿正装,或者休闲西装。爱德华就很随性,她甚至见过爱德华穿格子衫、大裤衩和拖鞋就直接上节目了。这两个人站在一起,充分体现个性差别。

大约走了十多分钟,两个人就到了目的地,一个看起来很简约古朴的小教堂。麦秋来了L市之后,见到的就是遍地都是的咖啡馆、剧院、博物馆,比这些更多的就是教堂。本身Y国的教堂就很有名,L市就有好几个著名景点都是建筑风格气派又华丽的教堂,但是除了特别著名的那几个,城市和周边也都遍布着教堂,充分体现Y国的政教合一。麦秋自己租的房子附近也有教堂,不过她都没进去过,本身她也不信教,而且自己一个人去教堂感觉挺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