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个假设,‘身怀宝藏’并不是全部条件,这个‘宝藏’也必须要得到认证,陈容青没有得到认证,对吗?”
“我们的交易已经结束了,我不会给你任何答案,”麦秋说道:“除了‘我不知道’这句话。”
特伦斯笑了,他笑得有些……狡猾:“你已经给我答案了,因为你并没有否认。”没否认,就是承认了。
麦秋佯作镇定,不可置否道:“我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开窗通风吹了一会儿风,刚才打喷嚏流鼻涕了,害怕。
吃了感冒药,希望明天醒了就好了。
大家也注意一点吧,嘤嘤嘤。
晚安,么么哒!
第157章定妆
千言万语,特伦斯最后说了一句话:“他想对她好一点。”
而这正是最打动麦秋的一句话,比起之前的那些解释,她道:“好吧,我能再提一个要求吗?”
特伦斯看她:“什么要求?明天律师会交代丹尼的所有财产,有什么你想要的,我们都可以商量。但是画廊是不可能了,公益基金会那边已经联系好,其他的我可以帮你问问他们。”
“上次你说过她画过的童话,”麦秋想把这个留给系统,那次博物馆之行后它连每天提醒她吃药做基本功都不怎么出来了:“可不可以把那个给我,其他的房子财产什么的,我可以都不要。”
她这样一说,脑袋里系统又响起了狗叫般的哭声。
特伦斯一愣,没想到她说起的是这个,他看着她,语气温和的说道:“应该还在丹尼的家里,那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吗?”
麦秋知道这样可能会引起怀疑,可是她有点心疼系统。他们这些“宿主”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不同的痕迹,作品就是他们存在的证明。可是系统不行,它是被制作成为工具的,但对麦秋来说,它不仅仅是个工具。
它还是她的朋友,是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一直陪伴她的伙伴。
麦秋也想对它好一点,但她不知道能为它做些什么,她还要尽量去隐藏它的存在。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留个纪念。”麦秋说着一听就是谎言的假话。
“……”特伦斯无语地跟她对视,用一种“你哪怕用点心思都不会说这种话来把我当傻瓜吧”的眼神看她。
想了想,麦秋深呼吸了一下道:“你说过,她幻想她有一只猫,那也是我的梦想。我留下这本书也不是为了一些什么东西,只是想把这本书留给这只猫,我们有一些共同点。”她几乎承认了她跟那位女星有渊源。
特伦斯知道那本童话书丹尼翻过很多次,他小时候也看过,完全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但是麦秋的话给了他一些提示,他揣测的问:“‘宝藏’是一只猫?”语调有些难以置信。
麦秋学着这几天跟对手演员学会的非常标准的矜持表情,高冷道:“我没这么说过。”这么想也是你的事。
系统在她脑袋里弱弱地说:“你好像暴露的太多了。”
麦秋问它:“那书不要了?”
系统把头埋在身体里,哼唧:“……还是要吧。”
一人一猫对话完毕,特伦斯若有所思:“难怪。”
闻言麦秋疑惑的看他,后者淡定的说道:“我们家人都喜欢养狗,她总是离得很远。”
麦秋:“……”
犹记得《人生书店》模拟电影时,林非波给她放出那条帅气十足的狗来,系统叫出了杀猪声的样子。
很真实了。
特伦斯虽然全家信教,但他本人对某些神话论的东西并不是特别感冒。没有想到人生过了几十年,在麦秋这里被刷新了三观。有些东西的确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但很多个巧合凑到一起,就很玄妙了。就好像麦秋来自的那个千年古国,华夏。
也许可以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开玩笑的)。
事实上,特伦斯的全家人就没有几个真的相信有这种事的,哪怕陈容青找上门来时,丹尼也是对这事情半信半疑。
然而年纪大了以后,丹尼开始寻找起“身怀宝藏的人”,全家大半数人都觉得他可能脑袋有点不正常了。也只有特伦斯在工作之余陪着他一起发疯。可是这种执着在丹尼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反而有些放下的意思。
麦秋的出现解决了他最后一点遗憾,所以特伦斯是很感谢她的。
听了他说的这些,麦秋顺口问道:“你的家人不奇怪为什么丹尼会把遗产给我吗?”
“关于这一点,”特伦斯咳嗽了一声:“我跟丹尼做了一些小小的修饰。”
麦秋歪着头看他:“‘修饰’?怎么‘修饰’?”
为了防止家里人把麦秋当做一个骗子,丹尼说了他跟麦秋的祖母是老朋友,至于是哪一种老朋友,丹尼没说。
特伦斯心虚的说:“这样说比较可信。”
麦秋:“……”
她终于知道周芷若听说灭绝师太被污蔑成范瑶老情人是什么心情了,不晓得苏叶秋要是能活过来会不会打她。
因为小小的“修饰”,特伦斯的家里人对麦秋的态度就算不是亲切和蔼,至少也不是横眉冷对。他们完全没有异议地就在律师的见证下把一栋房子的产权交给了麦秋,特伦斯还跟麦秋说起了如果她要去Y国读书,那么她最好把房子租出去,因为M国房产要缴税。如果她嫌麻烦,他也可以介绍靠谱的房屋中介给她,那边有人可以直接代扣税金。
麦秋听得一阵头大之余,把所有事情都拜托给了特伦斯,她还要赶回Y国继续拍戏。
如此这般,没等麦秋感慨自己连B市房子都没有一套却先有了M国房产,并且毫无真实感,她就急急忙忙回到了Y国,B市,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每走一步都是油画一样的地方,见到了她的老同事和新同事——一起拍海报定妆照。
上一季麦秋的衣服很简单,T恤衫牛仔裤,有一条裙子也是红彤彤的圣诞树造型。这一季因为有钱了,加上剧情的关系,他们给她搞了个维多利亚时代的造型,光是烫头就烫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出来的造型很有洛丽塔的意思,仿佛一个假洋娃娃。裙子有两条,一条黑的一条白的,哥特和甜美,一个缠着带血绷带,一个抱着□□熊。
剧组的人一个劲的说可爱,麦秋看得那叫一个肝疼。
好在她的臭脸也很符合人物设定,露西本来就阴晴不定。造型师还说呢:“我参考了原来游戏里的一部分设计,裙摆是拼接式的,跑动时可以撕下来,这个地方有一个暗扣,拍戏的时候用力拽下来就可以了。”
人家的态度那么好,麦秋努力放平心态,就是穿着厚厚的裙子在大灯底下烤的难受,难得一个晴天,必须赶紧拍。
Y国常年阴雨是全世界都有名的。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这个状态,爱德华和埃里克,都穿着厚厚的风衣,头上戴着礼帽,手边拿着雨伞。比他俩再惨一点的是演德古拉的新同事——汤姆·克雷格,作为吸血鬼,他还要在脸上打粉,戴上尖牙套,嘴角再抹点血。
麦秋为了搞定房屋手续,请假时间有一点长,剧组就直接决定了德古拉的扮演者。而克雷格是在麦秋请假后才去试镜的,正好和她本人错开,所以在知道这个消息时,她还挺惊讶的。
他是怎么在一群戏精里面脱颖而出的?
对戏了那么多她喜欢的演员结果一个都没猜中的麦秋有点小郁闷,可是木已成舟她又不能再去问怎么选的,再说她请假这么久已经不太好,就……不要表现得像找茬一样了。好歹他们还是一起吃过一顿饭的,虽然那顿饭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她这辈子第一次吃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饭。
克雷格显然也记得麦秋,说话态度依旧很温和。
“今天天气很好,拍照的效果应该会不错。”他说着话,跟麦秋一起拍的时候,扶着她也都是隔了一段距离。
不愧是Y国人,热爱聊天气的绅士。
单人照相后就是四人一起,穿上小跟鞋不到一米六多一点的麦秋被三个一米八五以上的人围在中间,脑海中顿时响起了一首世界名曲——《青藏高原》。
“你看那,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令人仰望的三座大山。
她跟埃里克拍动作戏都要用蹦的!好气。
乱七八糟的东西想完,定妆照就拍的差不多了,中间所有人都出汗补了妆,但好在大家都习惯了。
工作结束就是休息时间,小镇里没什么消遣,剧组的人都要去镇上的酒吧喝一杯。西方人的习惯,说喝一两杯,就真的只是喝一两杯,多了不会喝,因为第二天还要工作,一个成熟的剧组工作人员更是如此。
麦秋不喜欢喝酒,但她也不会搞得太不合群,本身国籍问题就已经够让人另眼相看的。通常这种场合她会跟着一起去,然后点一杯玛格丽特、莫吉托之类的低度数鸡尾酒,颜色鲜艳、跟饮料差不多,糊弄一下。
这次也一样,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叫了一杯鸡尾酒,然后就看到一座高山在她对面站住了。
麦秋:“?”
她坐的地方是个长桌,两三个剧组的人坐在这一桌,爱德华去泡妞了,埃里克坐在吧台。魏永宁倒是也在这一桌坐着,他正忙着跟老婆亲亲热热的视频,压根没往别的地方看。
“这里有人吗?”克雷格问。
麦秋摇了摇头,他就在她对面坐下了,手里还拿着一杯酒,透明色的。
到了现在她也分不清他们喝的都是什么和什么。
私底下对着麦秋,克雷格好像更亲近一点,说话也不止于天气了:“我猜,你没有去小剧场应聘对吗?”
麦秋点点头,说起她打算读预科的问题,还有一堆艾伦教授给的书单。
她说得愁眉苦脸,克雷格顿时笑了:“所以你要一边读书一边演戏吗?”
岂止是这样,教授给的书单不是随便一个书店就能买到的畅销书,麦秋得去大学图书馆借,有些大学还不一定能借到。而且她不是本地大学的大学生,也不知道哪些图书馆能进。不过她很快就想起来,眼前这个如果没估计错误应该是个学霸。
她跟克雷格打听,哪些地方能借到书。
克雷格问她有没有书单,麦秋拿出手机给他看。
他跟麦秋说:“我应该能帮你借到……”至于开学后,麦秋念预科就有学生证了。
“太谢谢你了,下次请你吃饭,”麦秋登时感觉眼前这哥们人美心善,随即她又立刻补充:“不在食堂吃。”
克雷格刚想婉拒,被她后半句一下子逗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点晚,争取明天早一点。
感冒好了,昨天吓死我了。
晚安,么么哒!感谢在2020-01-2800:16:53~2020-01-2900:03: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小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8章一语
定妆之后就是正式拍戏,剧组在这边包下一间酒店,旁边还有租好的房车,演员们可以在房车里换衣服化妆。
第二季的变化点在于,埃里克的戏份比之前少了,跟麦秋和爱德华相爱相杀的人变成了克雷格。这季的搞笑点在于Y国人和M国人的互黑,你说我龟毛,我说你粗鲁之类的,还有各种刻板印象。
而且为了造势,第一集就是麦秋帮忙试镜的那场戏,德古拉一开门,满大街都是鬼,什么年代的都有,还有鬼在搞游行。
麦秋的戏分多,台词也多,为了这个她不得不花了大量时间来自我排练,谁叫跟她拍戏的路人甲都有可能是演了好几十年戏的演技派……剩下的时间就更不能玩了,要看书,教授给的书单可不是什么连载小说,不能一目十行,有些还是大部头,她看完一本书就要好几天,还要写报告,也就是类似读后感,总结成论文形式。
作为一个早就被快餐讯息狂轰滥炸习惯了,很难耐下心来的人,麦秋啃完一本的时间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会读书的人真可怕。她连在片场的时间都用上了,才勉强够睡觉的。
麦秋的行为被很多人都看在眼里,不过西方人的习惯,除非是非常亲近的人,否则一般不会八卦的干涉别人。
不过要是麦秋主动问起,多数都会跟她讨论一下,有些还会介绍她看别的书。于是麦秋悲催的发现,她要看的书越来越多,简直要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想泪奔的同时,意外地感觉到自己的表演比以前好像更自然了一些。好像随时都在上课,随时都在偷师,可能今天的镜头用不到,明天就能用到了一样。
在全神贯注专注于两件事的时候,之前的那种颓,好像不知不觉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