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胜和姚婉回到别院时,李孟彦还在官衙,并未归家,只有杜厚一人过来迎接,等二人已经吃完饭,李孟彦才有些疲惫地赶回来。
刚跨进正堂,李孟彦还没仔细看清,李锦胜中气十足的声音就立刻吼道:“臭小子!考上了怎么也告知我们一下!还让我和你娘跋山涉水地赶过来!有没有良心!”
李孟彦并未理会,取下官帽交给杜厚,待坐在凳上后,这才问道:“祖父没收到榜贴?”
殿试成绩公布的那一日,礼部便已派人去将高中的榜贴送去新科进士家中,眼下李锦胜这样问,他倒是有点不信。
随后望向坐在另一旁的姚婉,对方同意地点点头。
然而李锦胜和姚婉不知道的是,在她们二人离开不久后,宫中专门派来报喜的报录人敲开了洛城李家大门,只身在家的李忆婉开门迎接,奈何年岁较小,对于这一番敲锣打鼓的盛况也有些糊里糊涂。
上门报喜的报录人见到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前来,脸上一直保持的笑也僵滞片刻,但好歹理智尚存,随后也极其热烈地宣布李孟彦高中状元,声音之洪亮,让周围的老百姓无不蜂拥而至,欲向李忆婉道贺。
李忆婉性子本就活泼,呆愣几秒后也反应过来,热情地回应着向她道喜的众人。
又见李锦胜还在横眉竖眼,李孟彦心中顿时明白了事情原委。
金榜早已公布,但家中又迟迟没有传来消息,于是李锦胜着急之下,这才叫上姚婉陪她一同来陵都找他。
“定是你们二人走的太急,将榜贴错过了。”李孟彦不紧不慢地说道。
从陵都到洛城不过五六天路程,若是快马加鞭,三日就能抵达,但这类报捷之事不算十分紧要,因此送者赶路也是不算太急的,算算日子,榜贴大概就是这两日送到。
姚婉看了眼还在斗气的李锦胜,轻轻地笑道:“别看你祖父表面这样,其实他心里高兴得很呢。”
“娘,我知道。”李孟彦浅浅一笑道。
李锦胜有些挂不住面子,别过头冷哼了一声。
姚婉又问道:“吃过晚膳没有?”
李孟彦“嗯”了一声,回答道:“在翰林院已经吃过了。”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李孟彦想早一些回屋休息,便开口向二人辞别,哪知自己正准备起身离开,姚婉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