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那姑娘(2 / 2)

大魏女探 乌隆茶 859 字 5个月前

“不是,怀古,你还小,你不懂,你就别取笑我这大龄光棍了!”

二十未娶,确实是有些大龄了,不过朱怀古觉得还有池千望、殷朗、刑颜玉等人在,也同是差不多这年岁了却同样未娶妻的三人,杨不过怎么也不会太过孤单。

岂料杨不过一听横眼道:“那哪能比啊?我不过是小小仵作,这差事一般好姑娘都不愿嫁!”

朱怀古一想,也是,池千望与刑颜玉不必说了,连殷朗这样的孤儿都是才貌双全,光一张脸就能让众多小娘子自动投怀送抱的,同杨不过这什么都显普通的男儿简直是天与地的差别。

见朱怀古果真脸露赞同,又不吭声,杨不过浑身的热情一下子散没了,十分沮丧:

“就算真见着面了,人家真同案子无关,人清清白白,人家姑娘也一定看不上我……”

他是重重叹了口气。

朱怀古真心觉得自已不擅安慰人,也真心不懂什么情情爱爱的,无心提一句,也能把杨不过的情绪惹得这般低落,舌尖一转,赶紧将事儿转到案子上来:

“倘能把那姑娘找着,问清楚了,真同那翰林后山上的纸灯笼有关,不过,你可是帮大忙了!”

杨不过仍旧情绪不高:“嗯……”

再坐了会儿,将茶盏里的茶汤尽数喝尽,留下那姑娘的丹青,杨不过起身出了公事房,一脸沮丧。

朱怀古在后面看得真是心里也不舒坦,低眼看着丹青,心里想着倘这姑娘真同案子无关,她可得找机会好好帮帮杨不过,怎么着也得让这姑娘对杨不过有些好感,至少于杨不过而言,也是个机会。

再晚些,殷朗与池千望同时回到大理寺,与朱怀古三人回到池府,用了晚膳后,就着案情,三人开始一番探讨。

朱怀古说了杨不过发现的问题,说只等找到那姑娘再问问,兴许有新的线索。

殷朗则大概看了大半的翰林后山地形,得连夜画下来,明日一早再上趟山,约就明日一日,整个翰林后山的地形细图便能画下来了。

池千望于翰林书馆窝了一下晌,虽没找到与刻书上的相同的文字或图画,但其中有一本书却启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