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笔收入。
鸿华问出男子是自己开车来的,就又提了一袋子十几公斤的混合谷子出来,还拿了几个简易鸟架和一个大笼子,作为赠品递给男子。
男子又测了一会儿挑出来的鹦鹉的英语水平,鸿华顺便教了他几个指令和训练技巧,他一一试了一遍,然后满意地付了款。
帮着把东西搬到了客人的车上,顺便还指挥鹦鹉自己飞着跟随,向对方展示了一番鹦鹉的听话和机灵,这笔生意圆满地告一段落。
回到店里的鸿华重新训练起鹦鹉来,没再去想这件事。反倒是叶子跳到她肩膀上,叽叽喳喳地跟她抱怨了一通。
“什么,你嫌我价格卖低了”鸿华好笑地点了点它的嘴巴,“你就关心这个”
叶子理直气壮地叫了一通,反驳着她的话语。什么叫就关心这个你还记得自己是在开店吗开店不就应该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吗刚才那情况有必要打折吗你知道凭空少了多少钱吗
被自己养的鹦鹉批评的鸿华有些无语地摸了摸它的头毛。
这只小财迷。
第四十三章鸡蛋上市
买了一批鹦鹉给学校虽然是一笔独特的生意,但鸿华没怎么挂在心上。她只是派乌鸦看了一下对方是不是真的是学校的人,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就没再关心这件事了。
不想,两周之后,张宁雨发过来的一条微信又重新把这个话题顶了上来。
“阿华,你上电视了不对,你的店上电视了链接”
鸿华:
点开一看,她发现链接是一份新闻的在线视频。画面下方的字幕显眼地打着一行大字:中学教学出新招鹦鹉授课入课堂
鸿华:
她好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再把视频继续看下去,画面转向了一个教室,一只玄凤正蹲坐在讲台旁的鸟架上,字正腔圆地念诵着一个个英语单词。从下面学生的动作来看,应该是在英语课上进行听写测试。
新闻的解说也在说明情况:“附二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引入了一批特殊的鹦鹉,让它们为课堂增添活力。画面中看到的,就是附二中的学生在鹦鹉的参与下进行英语的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学校按班级成绩分配每个班使用鹦鹉教学的时间”
“据校方说明,引入鹦鹉之后,各班级的成绩有确实提高”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鹦鹉们被饲养在学校花园之中,旁边标有学习角的字样。在下课时间,学生们可以前来这里学习,并与鹦鹉完成各种学习游戏”
“鹦鹉的机灵与博学让人惊异。出于对此的好奇,我们采访了学校的老师,得知这批鹦鹉采购自一间名为福来宠物店的店铺,相关训练在店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鸿华已经彻底无语了,她没想到自己的店居然是这样上电视的。
她当初还以为这个学校只是想靠着鹦鹉打造一点特色,毕竟好的学校不缺钱,也更为重视学校的环境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没想到他们居然玩了个大的,城里人真会玩。
看了看新闻播出的时间,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了。
这个新闻离她卖出鹦鹉根本没几天,比起热度引发报道,更可能是学校自己组织的宣传,用这种特色事例来带一波名气。
这样想想,当初那位老师之所以会那么爽快地买下鹦鹉,大概是那时候,他联系的领导就想到了可以这样挖掘鹦鹉的价值。
看着新闻,她又想起了些什么,点开了自己不常关注的wb,果然,一堆艾特自己的信息,都是关于这个新闻的。
鸿华顺手转了一条,然后点开评论,看到了一片诸如“我的英语居然还不如一只鹦鹉”“这年头连鹦鹉都要学英语了吗害怕”“我也想在课堂上摸鹦鹉”之类的评论。
这种出名也不是坏事,就是不知道这种关注度会不会带来些额外的事情。鸿华默默关掉了网页。
那边,张宁雨又发过来几条信息。
“忘记说正事了。阿华,我家养殖场的鸡产蛋稳定了,我寄了快递给你,记得收哦。”
“要多谢你的饲料,你不知道,新养出来的鸡蛋可好吃了,土鸡蛋和饲料鸡蛋味道一般差别不大,但这批鸡蛋真的特别香”
“而且那些鸡现在长得可精神了,一天能下两个蛋就是农家乐那边消耗不了那么多,我现在正在订制包装,打算把它们卖到外面去。但我们这样的散户真的不好做,就算我家的鸡蛋质量好,但也很难卖出更高的价钱,收购商不太愿意收我们这种数量少的散货。”
鸿华看着这些消息,先打招呼地回了一句:“恭喜恭喜,看来养殖场办得很顺利”
那边很快回了消息:“是很顺利,就是这些鸡长得太好了,现在都上树去吃枣子了,还好有你给的鹦鹉帮我管它们,要不我可真抓不回来。图片”
附件是一张手机拍摄的图片,里面是一棵长满了鸡的枣树,树上挂了些青色的果实,不时有鸡去啄两口。而两只腮红鸡就蹲在树顶,完美地混入了鸡群之中。
愉快地聊了几句,鸿华有了个主意,发了个消息给对方:“如果你那边鸡蛋不好卖的话,我有个想法”
没过多久,亲自尝过寄来的土鸡蛋后,鸿华打开自己的wb,发了条新消息。
“友情宣传正宗农家土鸡蛋,现新品上市优惠销售中和本店饲料同一品质,货源有限,先到先得链接”
她发的链接不是自己的网店,而是张宁雨自己新申请的网店。
最先回复的都是一群关注她比较久的网友,他们显然注意到了文字中暗含的信息,一串诸如“”“get”这类在旁人眼中意味不明的句子。显然,这些人购买过“饲料”水果,相信鸿华的话,又不想说的太明显,避免增加新的竞争对手。
但还是有一群只是关注鸿华,没有买过饲料的网友十分懵圈:这不是个宠物店吗
有些谨慎的网友还专门回复提醒别人,这评论里可能有托,店主是不是蹭新闻热度发广告啊别轻信这种宣传。
然后这类回复就被点赞顶上了首条。
如果能够点开点赞的列表,就会发现参与点赞的人中,一多半都是发过意味不明语句的、明显有购买意愿的那群人。
知情网友:潜在竞争对手要消灭在萌芽之中谢谢这位神助攻的同志
毕竟他们一点开链接一看,什么又是限量发售诶马上就要卖完了快抢快抢见鬼怎么几分钟就没了店长的朋友和她一个德性
想不想做生意了
要是张宁雨能知道这些想法,她一定觉得奇冤无比。她想好好做生意啊,这不是产量不够吗
无奈,有鸿华的行为在前,网友们都刻板印象了。
于是没过几天,品尝到了商品品质的网友也不管什么竞争对手不对手的,开始到鸿华发的内容下哭喊,求着让她朋友多供点货。
gu903();鸿华:没有了,自己看商品介绍中的图片,养殖场就那么点大,产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