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1 / 2)

没有可能的,半个月时间,不知道多少西洋战舰将会被自己给击沉

徐一帆接着说道:“还有,皇上预料西洋联军很有可能从苏门答腊岛南端或者更南端的班达海海域迂回绕过马六甲海峡,径直向着南洋腹地发动进攻,一旦成真的话,那我们在马六甲海峡的部署就全部都会成为摆设,而且三大舰队被西洋联军甩开,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大明沿海进行抢掠进攻,到时候我们可就被动到极致了。所以,我们必须及早行动,在苏门答腊岛南端,爪哇岛西北端,婆罗洲以及爪哇群岛关键岛屿修建瞭望塔,以防西洋联军偷袭。三大舰队,我们也不会就近部署在马六甲西面,而是后撤到婆罗洲北部,以策应万全,一旦西洋联军真的绕过苏门答腊岛或者爪哇群岛,进攻吕宋群岛,那三大舰队随时可以倾巢出动,半路截击,是以,马六甲海峡,只能暂时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了”

谭桂林与史可法心头大震,有三大舰队压阵,倒也不至于战力相差悬殊,但是一旦三大舰队驻扎在婆罗洲北部,那距离马六甲海峡起码近千里的距离,一来一回就是两千里的距离,怎么也要四五天的时间,方才能够及时支援马六甲海峡啊

“大人,两军交战,最忌讳的可就是兵力分散啊,咱们三大舰队与天雄军、马六甲要塞分离,可是会冒着被人家各个击破的风险的”

谭桂林急声道。

徐一帆答道:“没有办法,大海之上,没遮没拦,这片领域被西洋人占据了上百年,荷兰人跟英格兰人对这片海域熟悉无比,可能会从我们都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动突袭,一旦他们的阴谋得逞,那帝国沿海将会面临被西洋联军血洗的风险,这个风险我们可是承受不起的,要知道帝国绝大多数的商业、农业都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一旦遭遇血洗,甚至可能导致帝国元气大伤所以,马六甲丢了不可怕,我们还可以再度夺回来,影响不到帝国的核心,但是如果让西洋联军长驱直入,直接进逼江南,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了”

谭桂林与史可法面面相觑,徐一帆说的没错,江南一带集中了大明帝国一半以上的财税,绝对不容有任何闪失,一旦被江南被西洋联军血洗,那大明帝国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的

“好了,桂林,立即传令下去,在爪哇群岛周边以及婆罗洲周边岛屿设置瞭望塔,一旦发现西洋联合舰队的踪迹,即刻上报婆罗洲三大舰队,以便我们及时拦截”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徐一帆到来

朱杰决定了的事情,谁都拦不住,宋应星死后哀荣,可以说是朱杰登基以来从来都没有过得,甚至连李岩与孙传庭有感觉有些难以接受,规制就是规制,这些规制可以更改,甚至可以重新拟定,但是朝廷规制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根基,轻易是不能更改的,朝令夕改,国家非乱套不可,宋应星对朝廷的贡献巨大不假,桃李遍天下也不假,但是非要封为国公、太子太师,确实有些过了,日后文臣们去世,可是如何追封难不能是一个朝廷重臣就的追封三师乃至三公

如果不追封的话,人家兢兢业业数十年,为了大明江山社稷鞍马劳顿,呕心沥血,追封谥号还不如一个教书匠,岂不是令臣子们心寒可是都追封的话,那三公、三师就真的成了大白菜了,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物以稀为贵,正因为封的少,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也是文臣武将们一生奋斗的目标,可是,太容易得到了,那谁还去拼命的保家卫国,谁还会拼命的去治国理政

但是朱杰就是这么任性哪怕是朝野上下都反对声一片,都绝不更改。

“白谷,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朕意已决,不光是宋应星,未来毕公百年之后,同样会得到殊荣,朕要立下万世师表,让后世世世代代都尊崇这些埋身研究,不问名利的科技学者,大明帝国未来能否国运长久,全部都寄托在这些人身上,大明天威军天雄军战力无双,也只是保持几十年,上百年而已,你们见过长盛不衰的雄狮不管是秦汉,还是盛唐甚至是成吉思汗纵横天下的铁骑,哪一个劲旅的巅峰超过两百年了总有衰败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强大,总是寄托在军队之上,是无法长久的,需要寄托在科技之上,如果大明帝国的科技能够一直领先其他国家三十年的时间,以大明帝国如今的疆域人口,那才会真正的长盛不衰,这个都看不明白”

朱杰向着孙传庭说道。

孙传庭苦笑道:“皇上,您的话固然有道理,但是终究文武之道才是一个国家根本,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您来这一出,实在是将这些人的地位放的太高了,难免朝中的臣子们会感觉到心灰意冷啊”

“心灰意冷,那就回家抱孩子”

朱杰重重地答道,“朕不要只知道争名夺利,不知道用心国事的庸臣白谷,大明帝国十几年来,人才辈出,每个位置上都不乏才华横溢之辈,下面的州府有的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一代新人换旧人,即便是这些人想留在朝中,朕也需要找机会,将这些人挪动一下位置,给新人提拔上来加以重用呢,一个位置上,如果被人长久的占据着,难免会产生懈怠,只有让人才流动起来,才行,朕不怕他们撂挑子,就怕他们占着位置不干活”

孙传庭与李岩对忘了一眼,露出了一丝苦笑,看来皇上是真的吃了秤砣铁了心了。

“既然皇上执意如此,那臣等也无话可说了”

李岩苦笑道。

为一个民间领袖人物举行国葬,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谁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殊荣,朱杰原本想将葬礼办得隆重至极,但是,如今大敌当前,即便是想要一个盛大隆重的葬礼,也办不到了。

在李岩的建议之下,朱杰也只能拟定一个简略的仪式,京城文武朝臣与勋贵出席,自己亲自致祭文,地方上修建庙宇,四时祭祀,仅仅两天时间,朝廷的重心就不得不放回到朝政上来。

如今大明帝国的整个国家机器都已经运转开了,非但是三大兵工厂,为了,能够凑够足够的军火装备,现在朝廷甚至直接向着民间订购军舰或者弹药,只要质量过硬,能够造出来,那就全盘收购。

十年时间,大明帝国的商人早已经不是昔日吴下阿蒙了,实力强悍的很,民间最大的造船厂天津顺平造船厂,同样拥有可以建造千吨巨舰的实力,几个大商人投入了超过百万两银子,专门为大贸易商打造商船,巨大的船坞,用来建造巨舰不存在任何问题,至于其他的厂矿,特别是制造机械配件的厂子更是不在少数。

要不然现在大明帝国也做不到如此高的生产效率。

朱杰的这个政策非但减轻了三大兵工厂的生产压力,也给民间的商人们带来了一条致富的门路。

gu903();当然,这也是朱杰被逼上梁山必走的一条路,没有其他办法,想要与西洋各国抗衡,走寻常路是行不通的,仅仅凭借着官办的厂矿局势不可能完成的,推动民间力量加入进来方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