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那就是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可以随时调往大明疆域任何区域的近代陆军军团,相较各省地方军队,帝国直属的野战兵力方才是最重要的,庞大的野战兵力对整个大明帝国任何地方都会产生巨大的威慑力,同时威慑各个邻国不敢窥伺大明国土。
陆军调整完毕,接下来就是大明海军舰队了。
现在四大舰队之中,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已经成型,第三舰队因为都是缴获的西洋战舰,战力有限,第四舰队就是施琅的近海舰队,现在已经改成轩辕公司了,袁啸直接将两大舰队调拨到了南洋,准备防御西洋战事;第三舰队则是调回福建,准备改装军舰,至于施琅,现在的施琅最是可怜不过,他手下的战舰只能够打打海盗,没有办法,舰队想要大肆扩充,那是需要时间的,施琅就是朱杰为朝廷留下的后备队,让他们到海外随意折腾,想怎么折腾,那就怎么折腾。
如今大明的北面已经没有了任何隐患,西域,对于李定国来说没有任何的难度,调动天威军两个镇,再加上西安镇,总兵力超过的七万人,全副武装,进剿漠西,那就是碾压的态势
朱杰将朝廷防务的重点几乎全部放到了南洋,接下来,这里将会成为最新世界各大势力争衡的焦点,西洋各国不会放过这里,同样大明帝国更不可能任由西洋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作威作福,未来一场海上巅峰之战,那是不可避免,一山不容二虎,现在就是大明与西洋两大巅峰势力对抗的时刻了。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西山陵
该册封的都册封了,军队体制的革新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如今让朱杰最为上心的还是西山的烈士陵园。
从满洲入侵到如今四海升平,十年时间,大明帝国将士单单是战死殉国的人数就已经超过十二万人了,伤残的甚至超过三十万人,如果说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个巅峰帝国的崛起中堆砌的尸骨,已经不能用万骨来形容了。
大明帝国战死殉国的人数不过是十二万,但是歼灭的敌人已经开始向着百万迈进了,满洲精骑,蒙古精骑,大明叛军,乃至于东瀛大军、西洋舰队以及罗刹大军,但凡是称得上重量级的对手,一个个灰飞烟灭,无数人的性命与鲜血方才铸就了现在伟大的大明帝国。
如今四海升平,朱杰要做的不光是酬功,也要追赠,也要为帝国后来的勇士们,树立起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让后来勇士们明白,这大明,不管是天威军,还是天雄军,赫赫威名的来之不易,追念先烈,砥砺前行
西山陵的主意就是来源于此
为了筹建西山陵,朱杰一口气从皇家私孥之中拿出了十万两白银,一万两黄金,从户部拨付五十两白银,加在一起,七八十万两银子,可以说是真的投入了天大的耗费,大半个西山都被占了进去,占地上万亩,朱杰登基以来,群臣历次请求改建、扩建皇宫,朱杰都没有舍得掏出这么多的银子。
从段暄战死殉国,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一年的时间了,朱杰招募了数万民工巧匠,终于完成了陵园的初步构建,现在只是初具规模而已,要想全部竣工,只怕还要一年的时间。
不过,朱杰等不及了。
自从第一眼看到段暄的遗体时,朱杰就已经等不及了,追随自己十余年时间,出生入死,忠心耿耿,没有享受过一天的荣华富贵,就这样将性命扔在了漠北,扔在了不毛之地,朱杰心如刀绞
一定要给自己兄弟一个前无古人的葬礼不管是段暄,还有十余万为大明江山社稷牺牲的将士
今日,终于可以将一个个殉国将士的牌位请入陵园了,当然,还有众多没有能留下姓名与尸首的殉国将士呢
烈士陵园,两根汉白玉的华表高耸,后面则是用汉白玉雕成的殉国将士记功碑,周边松柏茂盛,白菊遍地,一千天威军、一千天雄军、一千近卫军,虎贲之士,列成了三个方阵,每人面前都摆着一个酒坛,一个个颜色肃穆,静静的站立。
最前面朱杰脸色沉重,手中端着一个大瓷碗,身后,京中所有的重将,全部到场,一个个手持瓷碗,秦牧风与宋佳行更是虎目蕴泪,静静的看着眼前高大的坟墓。
段暄巨大的坟冢已经营造了起来,除了段暄的坟冢,还有邓雄等殉国将士的坟冢,全部都排在了最前列中间的位置
最终,段暄的追赠也确定了下来,大明申国公,谥号武毅,追赠太子太保,其子承袭国公爵位;
邓雄同样被追赠为沂州候,谥号忠勇,追赠太子少保,其子承袭侯爵爵位;
其余天威军、天雄军以及京营乃至于满蒙新镇以及漠南漠北殉国的将领,尽皆追赠,以旌其功。
“兄弟,瀚海一别,不想竟然与朕成为永诀,实乃我大明北天折柱,令朕痛断肝肠,天人相隔,再想相会,不知要何年何月了,兄弟,佳行与牧风已经将仇人的头颅摘回来了,您天上英灵不远,看看这大明江山,何等锦绣,都是你们一步步打下来,朕永志不忘,兄弟泉下有知,还请护佑大明江山永固,朕将最好的御酒都给你带来了,敬你三碗”
朱杰手中捧着瓷碗,缓缓的将手中的御酒洒在了地上
“兄弟,哥哥们来看你了”
朱杰的身后,徐一帆等人笔直的站成一排,每个人手中捧着瓷碗,口中沉痛喝道。
一旁的小太监,再度将酒倒满。
朱杰转过身来,喝道:“众卿,诸位将士,这一碗,我们祭奠十余年来,为大明江山牺牲、埋骨青山的弟兄们”
“这一碗,我们敬为国出生入死,流血不恤的勇士们”
“我大明天军军魂用在,烈士陵园香火不绝,征战四方,扬我天威众卿不负十万山河,朕永不负卿”
朱杰高昂、悲怆的声音在云霄之中震荡不绝
“不负山河,不负圣主”
“不负山河,不负圣主”
整个西山都被将士们一声声激昂的声音所笼罩,跟随着这样的皇上、这样的统帅、这样的领袖,生活在这样一个热血激昂、天地剧变的时代,还夫复何求大好男儿,就是要血染疆场,为父老妻儿打下一片永固的基业
“白谷,代朕祭文”
朱杰沉声喝道。
一旁的孙传庭走到了前面,展开圣旨。
“泱泱中华,炎黄肇始,垂于四方,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