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7(1 / 2)

时,人群中唯一的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皱眉,打断了众人的话。

“王大,王二,你们是盗贼吗张口闭口就要抓人。”老者看着刚才说话的两个男子,沉声教训。

“我看那个人一脸正气,不像是鲜卑人或者奸细,你们就不要起哄了,不过也不能不妨,这样吧,张老三,人是你带过来的,你带上村子里的几个好手,亲自去看着他,只要他不闹事,就随他去,等鲜卑人过去再说其他的。”老者对着张老三说道。

“是,三叔公。”张老三连连点头,转身就要回去。

“对了,文远有消息了吗”忽然,老者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来,将周围十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目光灼灼的看着张老三。

“前些天来了个信,阿辽他已经参军了,就在雁门,听说被咱们并州的战神亲自看上了,他在信上还说,这几天可以回家省亲,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张老三没有丝毫隐瞒,老实的说道。

“什么战神”顿时,周围的所有人眼中都升起一股艳羡之色,好似能被那个战神看上,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荣誉一样。

只有那被张老三称作三叔公的老者,微微的松了口气。

“唉,文远这小子太不懂事,他想要参军,可以直接说出来吗,以他的功绩,咱们尽可以找里正写一封介绍信,不就能容易点吗现在他能被战神看上,也算他运气好。”

“好了,你赶紧过去吧。”

“是。”张老三点头,转身离开。

看着他的样子,三叔公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这人呐,太实诚了,也不太好,好在文远那小子争气,以后不说封候拜将,只要能泽被乡里,他就知足了。

“文远,阿辽,难道是”这边,听着众人谈话的林天不由得脸色一怔,想起一个人来。

不会这么巧吧。

这时,张老三慢慢吞吞的回到林天身边,两只手窜在袖子里,背靠着墙,一声不吭,就如同一个闷葫芦一样,但他的目光却不时的扫过林天。

林天微微一笑,没有太过在意,神念却是直接透过地面,在周围扫视起来。

“驾”只见那空旷的村子里,此时已经被一个个穿着皮毛大衣的胡人站住了,一个个胡人看着空无一人的村子破口大骂,脸色都很不好看。

接着,他们中有人叽里咕噜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然后就见那些胡人冲进一个个百姓家中,翻地三尺,见到活物就抓走,末了末了,还随手放上一把火。

不大一会儿,整个村子都成了一片火海。

看他们的样子,即便找不到村子里的人,这个村子的人恐怕跪在冬天里冻死。

林天的脸色很不好看,正要有所动作,耳朵微微一动,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不过,那些人离这个村子还很远,估计等他们感到,村子也烧的都差不多了。

想了想,林天右手微微一动,悄悄的做了个法。

“轰隆隆”外面,本来还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的天空中忽然间乌云遍布,一道水桶粗的闪电呼啸而下,把一个胡人连人带马劈成焦炭,接着,一场瓢泼大雨顺势而下,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浇的熄灭。

[本章完]

第410章吕布与张辽

“怎么回事儿”村子里,原本还在搜东西的匈奴人一个个呆愣在原地,目光迷茫的抬头望天,变天了

与此同时,距离张王村十里之外的地方,一队人马共十几个兵将跨马扬刀而行。

忽的,那走在最前面的高大青年目光一动,眼中闪过一道不可思议的神色,勒马扬鞭,呆呆的看着前方。

“文远,你看那里可是你们的村子吗”吕布回首看向身边一个脸上身材高大的紫面青年,皱眉问道。

“吁”在他身后,十多个人一齐勒马,那紫面青年顺着吕布的目光看过去,神色登时大变。

“没错,奉先大哥,那里好像出事了,我去看看。”紫面青年焦急的说了一声,两腿一夹马腹,登时向张王村跑过去。

见状,吕布等人也连忙追上去。

“文远,奉先,看来是他们无疑了,只是,为何现在张辽就和吕布在一块了而且,张辽这个时候应该不姓张吧”地窖中,林天皱眉,从心底泛起一股子困惑。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马邑之谋是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

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复马邑之围。

汉武帝因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将谋划诱敌的王恢下狱,王恢zish,自此,西汉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那这件事怎么个聂壹有联系的呢

汉武帝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

官居大行令的王恢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他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与匈奴和亲。

元光二年,马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就好奇了,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奏告给汉武帝,武帝为此诏命群臣商议。御史大夫韩安国反对这个建议,他认为高祖刘邦之英武圣明,尚且被匈奴围于平城达七日之久,何况兵马一动,天下骚动,胜负难料,不可轻率出兵。

王恢是燕人,曾长期在边郡为官,熟谙匈奴情况,在商议中他向汉武帝进言:“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北有强胡的侵扰,南有中原大国的威胁,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外侵;匈奴虽强,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大汉强盛,海内一统,陛下威名远扬,然而匈奴却侵扰不止,每次与汉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正是因为没有坚决抗击的缘故”双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

最终,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准备设计伏击匈奴。

计划本来顺利进行,谁料单于在行军之际,发现城野之间只见牲畜,不见一人,于是起了疑心。

他派兵攻下一个碉堡,俘虏了一名尉史,该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万汉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真相,识破阴谋的单于大惊退军,汉军设伏全无用武之地。

王恢判断形势后,认为已经错过了袭击匈奴军辎重的最佳时机,于是决定收兵回师,“马邑之谋”遂以失败告终。

结果匈奴人恼羞成怒,在中原大地肆意报复,汉武帝震怒,将王诙赐死,连带着出谋划策的聂壹也被一同赐死。

而聂壹的够人,为了避怨,便迁居雁门,而三国志中也曾记载张辽“本聂壹之后,以避怨改姓。”

gu903();可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