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个个工作员在忙碌着,也看到他们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可能古墓里是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东西了,那也没办法,中国考古学家的找墓方法与古代建筑墓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古人建筑古墓都是以迷信风水来进行古墓建筑的位置,而现在的科学家是不相信迷信的,所以他们也就不会学习风水的,然而只是那些民间盗墓的人才会把风水看为很重要。
盗之所以为盗,他们考虑的是钱而不是什么研究价值,所以他们到过的墓几乎都被糟蹋了,因此等到专家来发现都已经晚了。
等那些专家看看没什么可以研究的,就拍了一些照片就离开了。
我出于好奇,就走了过去,看到一个工作人员在最最后的清理,“怎么这么快就清理完了?”那个工作人员遥遥头叹息到:“没有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盗走了,胜下的只是一些没用的东西了。”我也感到可惜:“是啊,谁又能想到,这平原也会有这么大的古墓。”这位工作人员停下手中的活,看了看我:“这古墓并不大,没什么考古价值,准确来说建筑时间还不长,所以国家不会来保护了,以后就埋在地下了。”
这我才打量他,年龄大概四五十岁,穿着一身灰色的工作服,显的很沉稳。我们又聊了一会,他给我讲了一些古墓的特点,以及他以往工作所见的事,我才知道他叫孙耀华,他让我喊他孙老师,在考古工作中已经干了十几年了。他也对国家考古方式感到惋惜。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虽然还有人来,但更多的走的人,听王老师说,这个古墓明天就要开放了。
是啊,古墓所在的位子不是什么保护区,国家不可能在这里保护一个考古价值不多的古墓。
我正要离开,天空竟下起起了雨,看雨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跑开,路边的出租车已经不够了,我也慌着跑,可这时,孙老师叫住了我:“朱宇,看雨越来越大,车也没有了,就和我们一起先进古墓避避雨。”朱宇是我的本名,我也不知为什么老爸给我起这个名字,在上大学时,因为在宿舍排名老大,后来他们都喊我老朱。
我也没拒绝,就跟着工作人员进入了古墓。等进入古墓,身上也已经湿的差不多了,顺手拍了拍自己身上的水,看着外面,雨已经下的很大了,很多人都慌张挤车走了,还有几个在雨中跑开。
等轻松下来,我才注意这古墓,虽然我们只站在墓门,的确古墓正如孙老师说的不大,因为一眼就看到低了。古墓墙壁是由很厚的青砖垒成的,虽然墓门已经打开很久了,但仍失去不了古老的气息,墓永远是墓,一丝丝的阴冷从里面吹出,给人很冷的感觉,虽然下雨,但这种冷是发自内心的。
*每天3毛钱全站好书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