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一头,是为那个并不信任自己的丞相尽忠。至于将来,他也是混迹朝堂多年的存在,怎么会想不到岳是非要劝他的那些东西?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是知道义人的影响的,冯江如今的举动,显然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包大人,如果只是因为包大人,此刻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隐藏身份,然后答应自己,请更多大臣联名上表,实际上这也是对丞相的一种巨大压力。
因为只要抓住查无实据,难道丞相可以凭空给一位重臣扣帽子吗?这是不行的,他还不是王,还只是摄政的丞相,真要闹大,怕是就会有人去扣王门,请王出关,一旦闹大,天下不安。
但是冯江没有,他是冯江的老上级,当然清楚这家伙虽然做事有些热血冲动,也还没蠢到不知世事的地步,不会一冲动就做傻事。
所以,冯江会带着包府的人马,不再隐藏行迹,大张旗鼓的出现在这。只能说明一件事,今日丞相突然将自己调来此地,根本不是昨日一层中出现的那什么事。
而是在今夜,被丞相信任的那些将领,兵马,已经对义人正式开战,也许就在一层,也许就在城外,他看不到的地方,正在爆发激烈的攻伐征战。而他,明显不在丞相信任的那一列中。
所以他要当下做个选择,是跟着冯江一起,还是选择继续听丞相的话?明哲保身?特别是在这里,要舍命拦下冯江吗?
人心始终是犹豫的,在杂乱纷呈的信息中,不断的摇摆。有时某个看似深思熟虑的选择,只是出于人性格上形成的偶然判断。
故此,有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倒也是实情,将军在冯江最后问询之后。多年来性格保守,低调的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义人之名,他也曾听说过,但他从来嗤之以鼻。自古以来,喜欢以义自称的人中,除极少数,真是为民请命的圣贤,更多都不过是狼子野心粉饰自我的恶贼。
他是城中将军,要诛杀的,就是这等恶贼。也许包老怪与冯江都还是不错的人,但他们都不是义人的首领,所以他始终对义人怀着巨大的警惕。
既如此,他就不会选择义人,甚至不会同情。
没有急于回答冯江的话,他对身后的一人道:“你持我印信,直接去第三层禀报。就说义人反了,请上面速速调兵支援。”
说罢又对另一人道:“撤,退回隘口死守。”
“将军…我们真要……和冯参将作对?”
有一人被眼前队伍的形式吓得有些不安,壮着胆子问道。
“废话,难道你也要反吗?”将军叱骂他一句,对着他后背狠狠的拍了一掌。
然后掉转马头,手中同样提着一柄长枪,对着冯江就道:“冯江,我们同行一场,你不该小看了我。”
“为国尽忠,是吾辈本分。战死沙场,倒也是种荣耀。既然你认为义人才是你的坚守,我们便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何必再劝?”
“将军……”
“来吧,我看看你手上功夫成长了几分?”
说罢,纵马直取中军,眼中只有冯江义人,根本不把其他几十人放在眼里。
冯江的眼眶有些微红,义人的身份可以在这天下不再遮掩,公开对外,他固然很开心。第一战就是对自己相熟之人,是曾在行伍中带着自己前行的老大哥,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将军如果也是义人就好了。
可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