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设立总长、次长以及各局!
然后就是旅、团级军官的名单的确立,这些都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所以陆山从中午开始,一直召集军事委员会的所有人开会研究。
最终一直到夜里十二点,一份旅、团级以上的军官名单才予以确立,同时确定的还有各部队的防区和番号!
除了宪兵团之外,另外三十五个团编制为十二个旅。(主力野战部队)
番号依次为,教1旅、教2旅、骑兵100旅、炮兵109旅、然后就是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旅!
原东纵主力改编为教1旅、教2旅和教3旅,骑兵一旅和炮兵一旅等。
原自卫军部分,改编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八个旅!
编制方法按照三三制度,一个旅三团制度,满编大约四千五百人左右。
一个班十个人,正副班长各一人,士兵八个人,正常情况下,以一个连三个排,但是班级建制比较大,一个排是四到个班,这是唯一跟“三三”制不太符合的地方,这也是为了后期扩军,才这么编制的。
然后一个连队大概在一百五十人左右,这样一个营就有四百八十人到五百人不等,一个团至少有一千四百人,一个旅也就四千五百人左右。
这是普通旅,骑兵旅和炮兵旅不同,受武器和战马的数量约束,编制为一旅两团,骑兵团一个团一千两百人左右,一个旅人数大约两千五百人,炮兵旅就更少,两个团加起来也就两千人左右。
下面主要交代一下各旅、团军事主官的名单。
教1旅:
旅长:陆山(兼任),副旅长:张一吼。
第918团团长:张一吼,第121团团长:林南,第77团团长:刘刚(原补充一团)。
教2旅:
旅长:雷冬(兼任),副旅长:苏昆(自己主动请求)。
第219团团长:燕小乙,第220团团长:郭清啸,第221团团长:范天磊(原苏昆旅的两位团长)
骑兵100旅:
旅长:周保生,副旅长:张翼飞。
第101骑兵团团长:周保生(兼任),第102骑兵团团长:林铁山(补充2团)。
炮兵110旅:
旅长:何世礼。
炮兵103团团长:何世礼(兼任),炮兵104团团长:王凤岐(补充三团)。
第一旅:
旅长:李春润。
第105团团长:梁希夫,第106团团长:王桐轩,第107团团长:佟弼良。
第二旅:
旅长:孙铭宸。
第108团团长:华九江,第109团团长:金雨田、第201团团长:姜绍泉。
第三旅:
旅长:包景华。
第202团团长:夏福兴,第203团团长:文殿甲,第204团团长:赵新民。
第四旅:
旅长:郭景珊。
第205团团长:李月林,第206团团长:刘振海(郭景珊的妻舅),第207团团长:时远岫。
第五旅:
旅长:黄宇宙。
第208团团长:唐玉振,第209团团长:常永林,第301团团长:李桐阁。
第六旅:
旅长:孙秀岩。
第302团团长:左子元,第303团团长:徐达三,第304团团长:李先翘。
第七旅:
旅长:邓铁梅。
第305团团长:苗可秀,第306团团长:赵侗,第307团团长:李振三。
第八旅:
旅长:林振清。
第308团团长:文禄,第309团团长:孙公雨,第401团团长:李连科。
另外,第21、37、32等三路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合并,但也没有排除代表,因此这次整编将这三路自卫军暂时不予考虑!
除了三十五个主力团之外,还编制了汽车旅和工程旅各一个,只不过这两支部队属于辅助兵种,人员和编制都待定。
另外还有直属队,野战医院以及医疗队都相应的扩编了。
除了野战部队外,还有一些内卫部队,这些部队相对比较小,但担负包围东纵领导人的安全,因此编制等级稍高,往往只有连级的人数,却又营级的编制!
还有各县的公安警察编制,这也分流出一批人,整个整编如果要全部完成可能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日本人不会给东纵时间,只能优先向主力兵团倾斜。
在防御上面,这一次也做了一些微小的调整,为了统一指挥各旅,除了陆山这个总司令之外,临时的设立了四个军区。
辽南军分区,总指挥是雷冬,副总指挥是黄宇宙和邓铁梅,下辖黄宇宙的第五旅、邓铁梅的第七旅,已经教2旅,总兵力约一万三千人,防御方向是凤城、岫岩、宽甸一带,防止日军从南边进攻。
清柳军分区,总指挥是李春润,副总指挥郭景珊,下辖李春润的第第一旅,孙孙铭宸的第二旅,郭景珊的第四旅,主要防御方向为本溪、抚顺还有辽源方面可能进攻的日军,总兵力一万五千人,教2旅从山城调出,与郭景珊的第四旅换防。
鸭绿江军分区,总指挥为林振清,副总指挥为孙秀岩,下辖林振清的第八旅和孙秀岩的第六旅,防御阵线是从宽甸一直到长白、临江上千公里的江岸防线,主要是对付可能从朝鲜境内袭击的日军!
最后一个就是北方集团,陆山为总指挥,唐聚五、秦时雨为副总指挥东纵最精锐的一部,下辖教1旅,包景华的第三旅,周保升的骑兵100旅,何世礼的炮兵旅以及张宗周的宪兵团,总兵力超过三万人。
另外还有扩编后的直属队,陆山如愿以偿的将他在演习中看到的几个好苗子都划拉进直属队,另外再选出两百多人,编成一个候补大队。
当然,这些都还在纸面上,想要将他们全部实现,那还需要时间,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