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8.15江南乱起、朝堂商议
三个月后,时间已经进入了永正十四年三月上旬,京城皇宫,乾清门前大朝会后的御书房内,料峭的春寒中,仍带着些许寒冬气息的春风不断吹拂,宛若此时的气氛。
“不到一个月,江南糜烂?”一份奏折被狠狠的砸在了青石地面上,发出“啪”的一声,让这些算是大顺朝核心的官员全都有些哆嗦,“你们现在告诉朕,你们也没想到?
好啊,都是我大顺朝的好臣子,一个个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杨爱卿,朕记得你今年年初的时候,还信誓旦旦的向朕保证,长江水灾已经平息。
可是现在呢?你来告诉朕,‘贼势宏达,或有百万之众,所过之处如飞蝗过境,官民百姓,概莫免焉’是什么意思?”
“这——”豆大的汗珠从工部尚书杨南额头不断滑下,却丝毫缓解不了他的情绪,“启禀陛下,微臣收到的地方公文,确实说水势已经.....”
“朕问的是那些流民!”另一份奏折毫不客气的砸在了杨南脸上,“你再解释一遍,‘寒冬之际,流民几无衣食,日有冻饿毙命者百计’是什么意思?
还有,江爱卿,朕记得户部专门拨发了先后超过八十万两白银用于赈灾,还专门要求各地常平仓开仓放粮,现在呢?为何会有这么多流民?”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把贼势平息下来,至于追究之事,不妨等问题解决后......”户部尚书江兴硬着头皮开口建议。
“好啊!”永正帝冷冷一笑,“江爱卿说的有道理,那你来告诉朕,该如何平定这百万贼势?江南附近有没有可用之将,能够立刻出兵平乱?”
“这——”江兴一下子被问蒙了,“微臣并非武将,实不知江南兵力分部及战力情况......”
“牛爱卿,你说!”永正帝也是被气糊涂了,被江兴提醒才想起来询问武勋方面。
“陛下,江南历来为朝廷财税重地,富庶之名天下皆知......”牛继宗无奈的打起了官腔。
“朕问的是调兵!”永正帝的声音已经完全可以说是“咆哮”了,因为牛继宗的回答让他知道,这事儿怕是不太好办。
“自前年开始,五军都督府协助兵部裁撤内陆卫所,因江南之地承平百年,几乎没发生过什么乱象,因此裁撤力度堪称天下之冠。
截止去岁年底,超过一半的原卫所、驻军被裁撤,如今兵力大约剩下两万余人,分布在二十多个千户所,一时间怕是难以尽数调动。”牛继宗也只能想办法甩锅。
不过他这话还真甩对了,刚一说完整个朝堂上都变得鸦雀无声,武勋这边是知道情况没人敢接茬,文官那边就更清楚了,因此罕见的连弹劾之人都没有。
自从武勋方面提出了“裁撤内陆卫所”的建议后,原本的意思作为交换条件,虽说确实有大规模裁撤的计划,但目标基本上是那些早已是样子货的内陆卫所。
没想到的是,兵部拿着鸡毛当令箭,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一个削弱武勋的好机会,因此就向永正帝请示,以“节省军饷”的名义开始大刀阔斧的裁撤。
而且裁撤的主要对象也变成了北直隶、江南省这两处武勋老底子,下手之狠已经不是“吃相难看”的问题,而是完全不顾脸面。
以江南省为例,兵部的计划是裁撤掉八成卫所、兵力,理由是“江南承平百年,历来无甚乱事”,还是五军都督府多方角力才算是保住了一部分。
更何况,军队吃空饷是惯例,刚刚牛继宗所谓的“兵力两万余人”,能有六成落实到实处、一万可战之兵,那都是底下的将领两袖清风。
这种情况下,江南民乱完全是一个大泥坑,面对几十万饥民搞出来的巨大风暴,谁碰已经不是谁倒霉的问题,而是很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牛大人,周边兵力呢?江南贼势糜烂,想来各处驻军损失不小,调动不了也是可以理解,若是从周围调兵呢?”吏部尚书沈言说话罕见的客气。
你们的破事儿大家都明白,所以这次我们可以算作损失了,就当这些卫所全都“为国捐躯”,那就赶紧从周围调人,把事情办了。
“沈大人,非是兄弟推脱,各地卫所之凋敝贫困已经不是一日,若是平时绥靖地方,他们尚能支应,如今这百万贼势,怕是......”牛继宗也是无奈。
平时你们把卫所的粮饷吃掉多少,心里没点C数吗?指望这些人打仗,还是面对百万乱民,你咋不上天呢?
gu903();“陛下,根据近期各地军报,贼势虽然很大,但并无多少组织指挥,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因此破坏虽重,但至今并无多少府县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