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女眷们的气氛愉快轻松,而书房那厢,气氛就略显凝重了。
和谢家交涉棉花的事很顺利,毕竟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谢家没道理不答应。
君不见,千百代的君主都在致力于让他治下的百姓吃饱穿暖。而他们大昌朝,有了这棉花,便有可能做到了其中之一,这样的彪炳功绩,将永垂史册。谢家能沾上一两分光,已属幸运。这样的幸运这样的好事,如何能不让这些谢家的男子抵掌称幸?
只是,这棉花种子的基数太小了,要发展成大规模的种植,需要最少几年的时间。
他们对形势错估了还好,如果事情真按他们预测的方向发展,就算谢家将全部的棉花种子种下去,产出的棉花对将士们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综合他们在北蛮收集到的情报,君南夕担忧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
北蛮平静了几年,去年他们都有些蠢蠢欲动,只是碍于他们老首领刚死,整个部落陷入内战,才分身乏术,没精力再向大昌发动战争。
而老首领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首领之位,展开了残酷血腥的厮杀。
他们的内战于上个月刚刚结束,新首领于新最终脱颖而出坐上了首领之位,其他的兄弟非死即伤,由此可见,于新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而心狠手辣之人,通常都伴随着狼子野心。
从大昌国收集到的消息来看,这个于新的确是个极有野心和手段的首领。
大昌与北蛮有一战,毋庸置疑,迟早而已。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里,真正心思凝重的只有君南夕一人,谢老爷子倒能猜出两三分君南夕神色不轻快的原因。
这已经很难得了,毕竟朝庭在北蛮收集到的情报都是绝密的,而老爷子凭着君南夕的神色能猜到几分,已经是极具大智慧的表现。
没见其他人都是一副神色轻松愉快的模样?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午膳准备好了,请诸位主子移步餐厅。
临出书房前,老爷子对君南夕说了一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些事担心也没用的话,倒不如放开,或许会有另外的转机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