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biquxsw.cc,古典音乐之王[重生] !
安静宽敞的金色|大厅里,美妙动人的音符在四处流荡。它们穿过墙壁上翩然欲飞的女神雕塑,它们走遍大厅顶部精美生动的彩绘壁画,愉快跳跃的旋律在整个大厅里回响,交织成一副灿烂光明的画卷。
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一共分为三个乐章,包括了第一乐章的快板,第二乐章的慢板,以及第三乐章的快板回旋曲。
这是在莫扎特19岁时就作下的曲子,全曲轻扬欢快,带着年轻人蓬勃的朝气与对未来无限的希望,与莫扎特的另一首《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一起,被公认为莫扎特最美丽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
往常来说,这首曲子通常会有主奏小提琴手——一般也是一场音乐会的小提琴首席,来担任演奏。在小提琴协奏曲中,主奏小提琴手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在有些音乐会中,不需要指挥的控制,他们也能利用琴声将整支乐曲表现得完美出众。
而如今,再加上了艾伯克·多伦萨大师的指挥,这首《g大调》更是琴色唯美,动人心弦。
只听在那热烈轻快的小提琴合奏里,双簧管轻声地吹奏着,调皮热闹。所有的弦乐器们都将自己最清亮美丽的音色演奏出来,汇聚成一股清澈亮丽的泉流。
在舞台之上,只有坐在指挥台左侧的青年并没有演奏。作为乐团的首席,这首协奏曲的华彩部分自然是由戚暮来演奏,因此他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旋律的到来,等待着……那最契合的一刻!
当所有的乐器们高昂地拉奏、吹响了某个熟悉的尾音时,戚暮倏地抬眸看向眼前的多伦萨先生,后者也微笑着给了他一个手势,于是下一秒,清冽如溪水潺潺的琴声陡然奏响!
在写作这首《g大调》的时候,莫扎特深受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将独属于这个唯美浪漫的国度的音色与情感加入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使得整首曲子都仿佛洋溢着一股浓郁温暖的气息,仿佛春日花开、潋滟争芳。
而在那无数群芳争艳的中央,独有一道完美出色的琴声,深深地打动人心。
那是一把修长美丽的小提琴,身姿曼妙、音色纯正,空气在她娇俏的身躯中来回碰撞、最终透过细细的音孔,传递出世间最美好柔和的声音。
舞台下,很多乐评家们都轻轻颔首,在心中读出了那个声音:『伊蒂丝。』
是的,这把“伊蒂丝”早已随着戚暮名传四海的同时,在全球古典音乐界收获了一大票的粉丝。或许在一开始,是戚暮的名字跟在“伊蒂丝”的身后,但是当这个青年越来越出色耀眼后,这两个名字便无法分割地镶嵌在了一起,成为他们最独特的身份标识。
能够拥有这把美丽的“伊蒂丝”,是这个青年的幸运;但是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出色优秀的主人,又何尝不是“伊蒂丝”的荣幸?!
尤其是当这位主人用最娴熟美妙的指法、最炫目耀眼的技巧,将无数动人娓娓的音符拉奏出来的时候,很多乐评家们都在心中无声地感叹:恐怕世界上,很难再找出几个人能将伊蒂丝的美丽,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而舞台上,整首《g大调》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回旋曲。
众所周知,回旋曲起源于欧洲古老的舞曲样式,以重复某段旋律三遍以上而作为其特质。这首《g大调》的第三乐章便是一首十分出名的回旋曲,无论是其欢快热烈的音律,还是让人心生雀跃的跳动感,都无愧于它“莫扎特最完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名号。
那琴声欢快悠扬,从舞台上倾泻而来,将整个金色|大厅渲染成一座快乐的舞池。
许多熟悉《g大调》的观众已经跟着这样美丽的节奏,轻轻地在自己的座椅把手上敲打着节拍;而一些记者也是纷纷放下了自己手中的设备,沉浸在了这样一片愉悦的海洋中。
而在那人群之中,闵琛则是薄唇微勾,淡笑着看着那个坐在远处的青年。
维爱的声音真是一次比一次的动态活泼,所以说……这些都是你带来的吗?
……
一首热烈激昂的《g大调》结束后,便是德彪西的《意象》、施特劳斯的《安娜波尔卡》……
直到最后一首所有人耳熟能详的《花束圆舞曲》柔美温和地结束时,全场爆发出了热烈激昂的掌声,所有观众都在用自己最真诚的谢意,期待着最后的安可曲的到来!
如果是维爱的新年音乐会,那么所有人都能想象到他们的安可曲会是什么,其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是《蓝色多瑙河》以及《拉德斯基进行曲》,至于还有可能再加入什么曲子,无非也就是圆舞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