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6(1 / 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342 字 2023-10-17

有继续等待鹰扬军的努力了。

一个议题,是如何恢复关中地生产。崔等人已经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提案,通过崔胤提交给刘鼎和朝廷。对于这一点,朝廷并没有任何异议,于是迅速获得通过,随后以朝廷地名义颁布执行。

其实关中地区最缺的还是人口。由于长期的战乱,关中人烟樊稠的现象,已经消失了十年的时间了。

现在从潼关到长安,基本上看不到耕作的农民,甚至连活人都看不到几个。大量的肥沃土地丢荒,大量的水利设施荒废,大量的道路需要修葺,大量的荒地需要开垦。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尤其是大量的劳动力。

缺少人口的关键,显然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自从黄巢攻入长安以后,关中就成了唐僧肉,谁都想来抢一份。一会儿你从东来,一会儿你从西往,你像的梳过来,我再像梳子般的梳过去,你来我往,就是蚂蚁都被梳理出来弄死了,何况是活人。玄宗天宝元年,京兆府有六百八十万人口,现在,恐怕不到两万吧

为了营造安全感,鹰扬军一方面加紧修筑长安、新丰、渭南、华阴、华州城等主要的城镇,作为防御敌人攻击的坚固据点,一方面对鹰扬军的部署进行了调整,扩大保护的空间,增加安全区域。根据葛从周的提议,在长安和潼关之间,建立绝对安全区。

于熟练的使用了水泥和滑轮组,各个城镇的城墙加固工作,显然要比预料中的快很多。此外,水泥的应用,也大大加快了各种防御设施的建设。同时,水泥的应用,使得修建水泥设施的难度,大大的降低,各种桥梁的建造,也比以前快得多了。由于水泥混凝土非常坚固,用它建造出来的防御设施、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等,突厥骑兵想要破坏,显然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萧被任命为京兆府尹,裴澈被任命为华州刺史,按照刘鼎的要求,对自己的辖区,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清理,展开全面的重建工作。他们两个都是有污点的人,现在获得了重生,自然不敢怠慢。他们深知,刘鼎的确是给了他们机会,要是他们没有抓住,就只能怨自己了。

同时,鹰扬军也发布了公告,劝告躲藏起来的老百姓返回家乡。根据情报显示,在关中南部的秦岭地区,还是有不少的老百姓躲藏的,只要关中的治安稳定,他们是肯定会回来的。此外,有些从坊节度使辖区南下的难民,也成了京兆府和华州的主要劳动力。

为了扩大安全生产区域,鹰扬军扩展了关中的防御范围。庞师古带领直荡军进驻咸阳,逼近武功方向,防止凤翔军进入长安附近。霍存带领监门军,进驻同州的朝邑地区,监视黄河对岸的突厥人。朝邑是面对突厥人的主要城镇,突厥人每次渡过黄河,都要占领朝邑。

邓天王、孟绝海都只有一腔的武勇,霍存却是有勇有谋,刘鼎认为,将霍存和监门军放在朝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突厥人随意渡河。只要朝邑控制在鹰扬军的手中,突厥人就不敢肆意胡来。在霍存的带领下,监门军夜以继日的修筑朝邑的防御工事,储备粮食,准备和突厥人展开长期的战争。

同时,张家兄弟带领旅贲军南下,进驻蓝田一带,威逼金州和商州。李茂贞带领神策军逃出了长安以后,在寒冷天气下逃入金州,人员损失超过三分之二。李茂贞最后成功的逃回了金州,夺取了金商都防指挥使的位置,随即受到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的打压,两人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至于其他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潼关到洛阳的道路上,鹰扬军后勤部门的板车、拖车、骡车、牛车,连绵不断,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送入关中。由于修建了水泥硬底路,使得这条道路的运输能力,比以前至少提升了五十倍。

得知突厥人突然从骊山撤退,长安周边的势力,都一时间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静观其变。党项人和回鹘人都暗中狐,不知道突厥人在搞什么鬼。本来他们是指望突厥人大闹关中的,等待双方两败俱伤,又或者是同归于尽的时候,悄然南下分一杯羹。

只可惜,突厥人居然不声不响的走了,让党项人和回鹘人的计划,陡然落空。党项人和回鹘人都是暗自纳闷,猜测突厥人到底为什么撤退。难道是又吃了鹰扬军的亏如果真的是那样,那就太可惜了。这说明,鹰扬军的确是不能轻易挑战的,没有足够的利益,自己犯不着为朱玟出头。

于是,党项人和回鹘人,都驻扎在州、宁州,按兵不动,坐待局势的变化。他们吃朱玟的,住朱玟的,用朱玟的,任凭朱玟无论怎么劝说,都劝告朱玟不要轻举妄动,要看清楚形势。朱玟到最后终于醒悟过来了,原来自己请了两个白眼狼前来助阵,白吃白喝还要玩女人,心里那个郁闷,真是别提了,甚至萌生了向刘鼎自首的念头。

表面的平静之下,鹰扬军又通过一切可能的办法,搜集和购买战马。关中长期激战,散落的马匹还是有一些的,经过不懈的努力,鹰扬军的战马数量,又增加了不少。此外,和游牧民族某些部落的联系,也取得了进展,某些见钱眼开的部落,暗中同意,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可以暗中为鹰扬军提供部分战马。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鹰扬军全军的新年祝福上,刘鼎自信的说道。

第520章原来如此2

汉鼎第520章原来如此2

050

京畿道。歧州。凤翔府。

年初三的早上。天寒的冻的。没有雪。云层很低。天的间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好几天的时间。有验的老人都说。这种天气不是好兆。预示着凤翔府可能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凤翔府的城门紧闭。,头上的凤翔军士兵。都缩着双手。盯着外空的原野。凤翔军的军旗。都被的是粘在了旗杆上。没有风。旗帜耷拉在旗杆上一不动。由于天气寒冷。城上还留有一层薄薄的寒霜。城垛的中间还能隐约看到冰花。

外面的原野。静悄悄的。看不到什么人。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没有必要是不会出门的。现在又是新。民众们都窝自己的屋子里。等待着太阳的出来。同时。躲藏在家中。也可以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几天。凤翔府的气氛不太。大家都在担。可不要出什么大事才好。以往过年的时候。李昌符都会留在凤翔府。和家人团聚。即使不能留在凤翔府。也会派遣亲信人员回到凤翔府操办新年。邀请民众庆祝。做些诗作对的风雅韵事。这个习惯年都没有改变。倒也给自己留下了不少的诗篇。只是偏偏今年出现了意外。过年凤翔府没有收到李昌符的音讯。新年期间没有李昌符亲信到来操办新年。于是。凤翔府的人就在猜测。李昌符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李昌符不在凤翔府。现城内主要是他的堂弟李平和其余几个官员在处理。他们对于李昌符失去音讯。同样显非常的不安。他们已经派出不少斥候打探李昌符的下落。但是派出去的斥候。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更要命的是。李昌符自己也没有派人回来报个信更是令人担。

为了安全起见。李昌平宣布翔府进入高级警戒状态城门只在白天的时候开启。如果发现什么意外的情况。马上紧闭城门。到后来。干脆下令紧闭城门任人不的进出。以免发生意外。凤翔府的民受惯了李家的刻薄对待。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倒没有什么意见。

中午时分从凤翔的西边了一队骑兵人数大约在两三千人左右。都穿着深蓝色的军服。外面套着暗灰色的盔甲马蹄上都包着厚厚的棉花用来保暖。他们大模大样的来凤翔府的城下疑惑的打量着古老的凤翔府。却什么话都没有说。他们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第一次看到凤翔府的城墙。

翔军顿时警惕起来。城头上的凤翔军官大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

有个骑兵军官有些茫然的答:“我们是从凉州过来的。麻烦通报李昌符李大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