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迪带着潭都赶到以后,将附近警戒起来,这才急匆匆的前来见刘鼎。
看到刘鼎毫发未伤,萧迪等人这才稍稍放心,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那边刘夏已经和李怡禾、朱有泪两人统计伤亡数据去了。刘夏看到两人手上和身上到处都是鲜血,还以为他们两个也参加了战斗,佩服得不行。同时,也为昨晚的战斗心有余悸,连朱有泪这样手无抓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都拿起武器上了战场,可见形势危险到什么地步。
朱有泪明知道刘夏误会了,却也没有解释,他非常享受对方的佩服的目光。这是对一个勇士的尊敬的目光,而不是对一个文弱书生的尊重。要是这时候还有淮西军出现,朱有泪相信自己一定有勇气,举起黑云长剑砍对方两下。
李怡禾很快送来初步的统计数据:鬼雨都战死六十八人,受伤一百三十七人。淮西军留下三百多具尸体。现场收集起来的黑云长剑,有八百多把。由于淮西军撤退的时候,带走了很多战死者的尸体,所以无法估计淮西军的准确死伤人数,估计应该在六七百人以上。
刘鼎看着孙儒撤退的方向,冷冷的说道:“很好。”
他走到下面的斜坡上,仔细的审视着激战过后的战场,试图从中寻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但见凌乱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战死的鹰扬军和淮西军尸体,有些鬼雨都战士和敌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打扫战场的鹰扬军战士要将他们分开,但是他们紧紧的扣着敌人的身体,根本无法分开。
刘鼎低声说道:“拿刀来”
令狐翼急忙递给他一把弯刀。
刘鼎一刀将淮西军的手部砍掉,将鬼雨都战士的手拉出来。
其他的战士有样学样,纷纷将鬼雨都战士的遗体完整的清理出来,最终,所有六十八具烈士的遗体都被完好无损的清理出来,整齐的排列在山岭上。刘鼎让人将他们尽量的清理干净,然后盛装入殓。说起来,鬼雨都已经很久没有遭受这么大的损失了,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又有些激动。
这个该死的孙儒,还有该死的黑云长剑都
鹰扬军要是饶恕了他们,那就不是鹰扬军了
中午时分,鹰扬军举行简单而庄重的仪式,埋葬牺牲的六十八名战士,刘鼎亲自主持了葬礼。淮西军的尸体,则被集中到一个深坑里面,将围的黄土推倒下,就将他们全部掩盖了。至于受伤的鬼雨都战士,已经由潭都派出人员,一路送往洛阳地区接受治疗。
葬礼结束后,刘鼎转头对藏勒昭和萧迪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咱们今晚继续发起袭击”
藏勒昭和萧迪互相对望一眼,凛然回答:“是”
第483章关里关外1
京畿道,长。首发
这座古老的帝国都城,曾经的世界权力中枢,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死亡。
被多次焚烧过的长安城,已经没有完整无损的建筑,无论是北城的宫城、皇城,还是南城的居民区,又或者是东市、西市,都只剩下遍地的残废墟,即使偶尔有看起来还算完整的,那也是后来才修补起来的,上面重新修葺的痕迹清晰可见,就如同是癞子头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碍眼。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宫,早已经看不见原来的规模,只剩下一片焦黑的残垣断壁。麟德殿、含元殿、贞观殿、紫宸殿、宣政殿、玄武殿这些主要的大殿,已经彻底的倒在了废墟里面,昔日的庄严宏伟,荡然无存。只有在西南方的废墟里面,还有一些非常突兀的建筑,那就是后面修葺起来的几座宫殿,包括曾经专门用来祈雨的甘腾殿。
现在驻守长安的傀儡朝廷皇帝李,只能偏安于甘腾殿等几个稍微完好的宫殿里面,接受满朝文武的朝拜。在甘腾殿旁边的永宁殿,就是朱玟落榻的地方。整个大明宫废墟残存的宫殿里面,朱玫及其家人,占据了大部分,李能够自由行走的,不过是甘腾殿和含芳殿等小小区域而已。
当初,朱玫曾经以李的名义颁布诏令,雄心勃勃的宣告天下,要建立一个重新的朝廷,要将整个长安城恢复到原来的繁荣昌,还要将大明宫重新修缮完毕,并且扩建数倍,让大明宫看起来更加的雄伟,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驻守长安的,才是名副其实的唐廷。
然而,数年的时间过去,繁昌盛地长安城,丝毫不见踪影,至于所谓的扩建大明宫,在朱玫颁布了诏令以后,根本没有人提起过。只有远在岭南的节度使廉知怀,不痛不痒的上表恭喜了几句,后来看到形势不对,于是连他也退缩了,这道诏令也就成了无数沉睡的诏令中的一道。
自从朱玫拥立李在长安称帝以来,这个不伦不类的朝廷,一直得不到绝大多数人地承认。在拥立当初,只有淮南节度使长史吕用之和岭南节度使廉知怀上表拥护,后来局势变化,这两人也不了踪影。至于鹰扬军、宣武军、河东军、凤翔军等,都是坚决反对的。
几年的时间过去,整个长安城内,剩下地民众不足五万人,长安朝廷能够统治的,也只有这五万人。他们能够发号施令的,也只有长安城周围不到一百里地区域。而且,一直以来,这五万民众都在想方设法的逃亡,每天都有人想办法逃入南方的秦岭,躲避朝廷的管辖。
长安城。各方聚集地军队。比民众还要多得多。例如朱玫地宁军。还有坊节度使东方逵地军队。现在鹰扬军陈兵关外。长安城地气氛显得更加地紧张。不断有增援地军队从北方赶来。驻扎在长安城东面地灞桥、山一带。他们不增援潼关和函谷关。却在灞桥、骊山附近安营扎寨。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在防备谁。
除了朱玟和东方逵之外。没有哪个使愿意将赋税上缴长安地朝廷。就连近在咫尺地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也高举反对朱玫地旗帜。所以。长安朝廷地供应。只有朱玫和东方逵两人想办法。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地朱玫和东方逵。现在着实有些后悔了。
粮食本来就不足地关中。:紧依靠他们麾下地不到七个州地土地。怎么可能支撑傀儡朝廷地存在而且。关中最肥沃地土地。其实大部分都掌握在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地手中。在长安城周围地地区。由于战乱频繁。民众根本不可能专心生产。朱玫和东方逵觉得自己地前途未卜。当然不可能在基础设施上投入资金。没有投入。当然就没有产出。这是最基本地道理。
当初李俨在长安地时候。日子固然难过。所有地供应都掌握在田令孜地手中。稍有不听话。就有可能受到粮食上地限制。普通地大臣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尤其是和田令孜关系不好地大臣。平常必须派遣家人到野外去采野菜充饥。但是。相对于现在地傀儡朝廷而言。似乎日子还算不错了。
对于现在地长安城。只能用地狱来形容。普通百姓既然无法专心地发展生产。朱玫他们能够征集到地粮食。自然有限。粮食地供应自然是严重不足。还要首先满足军队地需要。否则军队极有可能起来造反。朱玟对这一点还是非常清楚地。因此。即使粮食地供应再紧张。都必须首先供应自己地军队。
这样一来。能够分给李朝廷地粮食。就非常有限了。李朝廷是僧多粥少。大臣们存在地唯一价值。可能就是讨论粮食地分配问题。作为皇帝地李。倒有些怀念自己作为襄王地日子了。起码。在那段时间。还不用为自己地未来担惊受怕。也不用忍冻挨饿。
非但李的日子难过,那些被朱玫抢来的文武大臣,更是难过。他们都是朱玟用来衬托李朝廷的门面的,对傀儡朝廷没有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