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朝局大变(2 / 2)

骗了康熙 大司空 2135 字 1个月前

玉柱暗暗摇头不已,我的亲爹呀,您老人家,在历史上,就是因为看错了老四,才丢掉了性命呢!

“你回去禀了雍亲王爷,就说,我陪着阿玛尽了儿子的孝道之后,就去户部衙门报到理事。”玉柱的话,可谓是八面玲珑,令人无缝可钻。

玉柱冒着得罪了老四的风险,也要陪着隆科多尽孝道,隆老三这个当父亲的,怎么可能有任何不满呢?

与此同时,老四得知了玉柱的回复之后,不仅不可能怪罪玉柱,反而会认为,玉柱本性良善,纯孝,可交也!

在这个格外讲究道德,推崇孝道的时代,玉柱如果连亲爹都不孝顺,怎么相信他会忠于王事呢?

千里长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要注意细节。

不过,隆科多也是个地道明白人。很快,他就主动结束了家宴,放玉柱出门去了户部。

户部还是在棋盘街以东的老地方,北边是吏部,南边是礼部。

回京之后,玉柱就不能坐八抬大轿了。

因他已是响当当的红顶子二品大员,也就改为乘坐四抬的小轿,径直去了户部衙门。

玉柱刚在户部的门前露了面,就见把门的差役们,全都单膝跪地,毕恭毕敬的给他行礼,齐声道:“小的们,叩见部堂大人。”

“罢了。”玉柱只是略微抬了抬手,澹澹的吩咐一声,便迈着四方步,踱进了户部衙门。

他和差役们之间的地位,相差甚远,即使是简单的寒暄,也属跌了身份之事。

再进户部之时,玉柱已是拥有极大决策权的堂官,彻底脱离了执行层面的司员阶层。

六部之中,尚书和侍郎,统称堂官。郎中和员外郎,则为司官。

为了区别于挂尚书衔的总督,没有大学士头衔的尚书,一般自称为本部,而省略了堂字。

与之相应的,为了体现尊重尚书之意,侍郎们一般自称为本部堂。

在官场上,官大一级,真的是压死人。

下级在自称的时候,多个堂字,和少个堂字,其细微之处,透露出,你是成熟懂事,或是不仅得罪了上司,还被当作是笑话看的巨大区别。

按照朝廷的规矩,玉柱这个满缺左侍郎,就相当于,苏联财政部的常务副部长,分管京里各个衙门的财政支出和报销事宜。

如今的玉柱,实权之重,令人不敢平视也!

老四的公事厅,依旧在户部衙门的大门附近。

玉柱一到,老四马上接见了他。

刚一见面,玉柱便长揖行礼,十分恭敬的说:“卑职拜见雍王爷。”

老四瞥了眼玉柱,笑道:“罢了。表弟,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到了我这里,甭讲究那些虚礼。”

现在的玉柱,已经不同于往日了。他不仅担任过疆臣,又是户部堂官,还兼了南书房大臣。

客观的说,以玉柱现在的身份,已经算是妥妥的朝廷重臣了。

其中,南书房大臣,作为军机大臣的前身,显得尤为重要。

名义上,南书房大臣的地位,远不如内阁大学士。但是,其对皇帝作出决策的影响力,却实质性的超过了大学士们。

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

南书房大臣,就待在乾清门外,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皇帝好几次。

而内阁大学士们,很可能一个月才见得着皇帝三、五次而已。

当然了,类似吴琠和李光地这种以大学士身份,兼南书房大臣的重臣,乃是本朝之真宰相也!

规规矩矩的见过礼之后,玉柱丝毫也没有拘束的坐到了老四的下首,并主动吩咐老四的贴身仆从狗儿:“灌了一肚子的酒,口干舌躁的,狗儿,赶紧去上壶酽茶来。”

“嗻。”狗儿也没问老四,径直下去唤茶了。

狗儿敢擅自做主,只因他知道,玉柱不仅和老四的关系很近,而且玉柱在老四心目中的地位,也极为重要。

也许是玉柱的没有见外,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老四的笑容,看上去,比刚才自然了许多。

玉柱和老四,早就是老熟人了。

面对老四那种皮笑肉不笑的尬笑,玉柱觉得,还不如对着原本的那张面瘫脸,反而更自然一些。

老四是个不喜欢闲聊的家伙。

既然玉柱已经来了,老四顺嘴关心了一下隆科多的身体健康,便主动进入了主题。

“表弟,你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吧。也不知道谁在暗中下的蛆,汗阿玛他竟然要普免全天下一年钱粮。”老四说的咬牙切齿,气得直哼哼。

玉柱一听就懂,还能有谁?

不是老三,就是老八他们嘛!

康熙的年纪大了,越来越好大喜功,比以前更喜欢听祥瑞二字了。

普免天下的钱粮,草民们也会得点小利。但是,王公亲贵、大官僚和大地主们最为得利,自然是格外卖力的颂圣了。

但是,康熙为图圣君的虚名,他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老四这个管着户部的亲王,就要跑断腿,操碎心。

可问题是,本朝的每年财政收入也就二千多万两白银而已。

普免天下钱粮,指的是,豁免田赋和地租,而不是免除所有的税赋。

户部的财政收入之中,田赋占了七成以上的大头。

眨个眼的工夫,老四的手头,明年凭空少了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收入,这谁受得了?

玉柱没有急于回答老四的问题,他想了想,一脸平静的问老四:“表兄,不知,戴先生怎么说?”

戴铎是老四身边的极厉害的谋主,玉柱最先想到的就是,听听戴铎的分析。

“唉,他不擅理财也。”老四也够直爽的,一下子就掀开了戴铎不懂财税的真相。

接着,玉柱又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老四摇着头说:“他们都不懂这些。”

见老四目光炯炯的盯在他的脸上,玉柱彻底的明白了。

老四完全不想给玉柱留下推脱的余地,而希望他主动去劝康熙回心转意,绝不能让国库落下太大的财政窟窿。

玉柱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办法。但是,他却故意皱紧了眉头,装作绞尽脑汁的样子。

只因,玉柱并不想让老四看出来,他对康熙的脾性,其实非常了解的真相。

不揣摩圣意,肯定办不好差使。

若是揣摩得太清楚了,却又犯了天大的忌讳,这叫妄揣上意,脑袋迟早要搬家!

把握好其中的尺度,不被任何人察觉到其中的奥妙,乃是玉柱的自保之道也!

(ps:凌晨辛苦码字,写得很用心了,求赏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