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张小珊身边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石头村这一块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喜欢用桂花瓣洗澡,看来张小珊入乡随俗了。
“你这是典型的仇富心理,都像你说的那样人家还说大学生村官娇气呢,你好像也不是很娇气吧”张小珊眯眼,撅嘴说到,她身在乡村,那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对对,不该仇富”杨天猛然间想到,张小珊也是,他可不是故意说她的。
“对了,你还记得那次拳皇大赛之后我们一起唱歌的情形吗”张小珊忽的扭过头来,兴奋地说到。
“记得,那次大家都很开心”杨天笑着点点头,他怎么可能会不记得吗拳皇大赛过后,他、黄娟、张志、张秀秀、赵石磊、张小珊和周兵他们一起去唱歌庆祝,还喝了点酒,唱了整晚,很尽兴。
“我记得你那个时候唱了一首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唱得很好”张小珊说着就轻声哼唱起来:“你说我让你看不清楚,你说你害怕在爱中迷途,舍不得你哭,如果是我让你觉得无助,让我告诉你,我对这一切有多在乎”
杨天也跟着哼唱起来,他当初是对黄娟唱这首歌的,他发誓,不会让轻易让她哭泣
卷四光辉岁月卷七圆梦之终卷
第157章要致富先修路
没过几天,黄娟和杨雪玲、张馨雨就过来看杨天了,是张强开车送她们三个丫头过来。
一路颠簸,张强的江淮大卡都扛不住,来了就发牢骚,让杨天赶紧找个机会调回去,这里不适合他发展。
而黄娟担心的是杨天瘦了,问他这里是不是没什么东西吃,杨天都只是笑了笑,他既然当了这里的村长,怎么能说走就走再说了,他是来历练的,环境越差,他才有大展手脚的机会。
至于吃的,他吃的也不差,村里最好的估计都让他给吃了,每天的餐桌上都有鸡肉,乡下的鸡肉要比城里的鸡肉鲜美很多,很快黄娟他们就在餐桌上承认了这一点,尤其是张强,活吞吞吃了一整只鸡。
乡下的鸡鸭都是自家养的,不像城里的鸡鸭都是农场养殖,吃饲料长大的,肉吃起来和棉花没什么区别,一点鲜味都没有。
其实杨天住在这里挺感动的,乡下人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杀上一只鸡,可是他来的这几天,村里拿整鸡招待他,尽管他一再要求不用这样,乡下养一只鸡不容易,天天这样吃太浪费了,但老阮就是不听,特别是他帮村里解决了水源问题之后,村民们都很乐意把家里养了很久才养大的鸡抓来给他吃,似乎就是怕他这个城里来的小村长不适合这里的伙食。另外,乡下做吃的很实在,一只鸡就一碗。不像城里,把一只鸡拆开,鸡腿、鸡翅、鸡架子、鸡杂像是生怕桌子上的菜碗不够多一样。
张馨雨倒还好,但杨雪玲对这些东西似乎不敢兴趣,她对乡下地另一样美食是情有独钟,那就是咸鸭蛋,乡下人自己腌制了,要比超市买回去的要美味得多。
老阮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在杨雪玲他们回去的时候,给她凑了五十个咸鸭蛋。
杨天想要拒绝,但见杨雪玲一脸不舍,于是他就依她了,他知道这是村民对他的爱戴,纯粹的乡土人情,不是恶俗的贿赂,既然如此。他就领情了,以后多为村里做实事就是。
让杨天感到奇怪的是,他本想让妇联主任张小珊帮忙带着黄娟他们在村里转转,谁料黄娟他们来的这几天,张小珊像是失踪了一般,晚上都没回来睡,直到黄娟他们走了那一天晚上才回来睡地。
杨天本想过去问问缘由,但最终还是决定算了。女孩子的事情,大男人还是不要多问为好,万一人家是生理问题来了,要去村里几个比较要好的大姑娘家里避几天,解决一下,那他要是问了,岂不是很尴尬
黄娟他们走后。杨天第二天就去镇里了。离滨海大学地新生入学没几天了。他想在走之前再做一件关乎村子兴衰地大事。那就是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但修路是一件很花钱地事情。再说了。杨天这次决定给石头村修一条像样地路。不是石头路。那玩意不好走且不说。下雨天更是要命。而且用不了几年就会变得坑坑洼洼地。还不如乡下地老土路。他想修一条简单地柏油马路。
较之水泥路。柏油马路修建起来工期要短很多。而且建成之后很利于汽车地行驶。
就算是简单地柏油那路。那也需要一笔不小地款子。杨天决定找镇里要个几十万地专款。这对镇里来说估计也是一件头疼地事情。但他还是坚持要拿到。
他之所以选择今天去。因为今天是镇上每半年一次地工作会议。本来应该是老阮去参加地。但杨天坚持要去。
老阮也挺高兴。反正镇上所谓地工作会议就是在那里干坐一上午。然后就匆匆赶回来。老阮早就疲了。
再说,老阮要去镇里就要赶车,不像杨天有摩托车,呼呼地就去了,杨天去,他不去倒也剩下了一些路费,最主要的是落得个清闲。
镇上的工作会议是在镇政府的大礼堂召开的,看上去像是那么回事,门口站着两个身穿红袍的礼仪,不过都不是年轻女郎,而是满身横肉的中年妇女。
大礼堂的主席台顶端挂着长长的横幅:“务实,创新,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杨天随着喧闹地村干部们进去了,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坐下,然后听左右两边的村干部在那里闹磕。
“哎呀,李书记,好久不见听说你们的养猪场最近生意很好,你最近肯定也是天天酒肉吧”一个穿着衬衫、西服裤,腋下夹着老板包的中年人高声喊话,黑光光的脸上升腾出阵阵白烟,香烟拿掉,露出两排整齐的黄牙。
“哪里的话,还是顾村长地鱼塘挣钱啊,镇上地保护项目,比我那养猪场日子好过很多”答话的是一个老汉,嘴上也是叼着烟,大概是由于镇上开大会地缘故,他们抽的烟都上了档次,多是九块钱一包地迎客松,当然也有抽大红鹰和南京的。
很快,主席台上来人了,老汪领头,昂头挺胸的样子,颇有领导的派头。
先是镇长老朴作报告,老朴年纪不过五十岁,但说起话来官腔很重,一篇报告做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是从哪里抄来的陈词滥调,听得下面的村干部们都快睡着了。
直到老汪讲话的时候,下面的人才稍微有了一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