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爽快,在平坦的塑胶跑道上跑步就是爽。
不知不觉,他已经把崔镇和元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这让崔镇和元生有些不服气,但又暗暗佩服杨天,这孙子速度真是比禽兽还禽兽,居然是一开始就冲锋,最要命地是,他是一路冲锋下去的,而且丝毫不觉得累
见杨天一枝独秀,冲在跑道的最前面,观众席上,高三年级的学生早已开始尖叫欢呼。尤其是高三八班的学生。
很快,杨天轻松地冲过了重点线,然后意犹未尽地在跑道上继续狂奔,要不是高三八班的学生冲下来拦住他庆贺,他真想再跑一圈,在平坦的跑道上跑起来就是舒服。
“第一名。杨天,2分25秒第二名,崔镇,2分45秒第三名,元生,2分48秒”主席台上的学校领导们特别关注这场比赛的成绩,所以裁判员小声向学校领导们读着,尽管声音不大,但主席台后面地那些耳听八方地学生们还是听见了。
“那个杨天跑完1000米居然只用了2分25秒。天啦”
“真的这是人吗好像世界记录是2分11秒96吧这家伙要是再快点就能破世界纪录了”
“人家世界冠军是经过特殊训练地,要是这家伙经过训练,说不定三五年过后就能轻松打破世界纪录”
观众席上惊叹声四起。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正在那边慢跑放松的杨天,运动热地女生们都是一脸痴迷地尖叫着喊着杨天的名次,她们最喜欢有运动细胞的男生了。
“热烈祝贺高三八班的杨天同学以2分25秒的优异成绩获得男子1000迷快跑的冠军,同时打破这一项目在中学生运动会中的省记录和全国纪录”校园广播主持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再次传来,声音中充满了激情和兴奋,很显然,她也对这个成绩很吃惊。
“又是杨天,先是破了学校记录和市记录,现在又破了省记录和国家记录。这家伙是不是人啊”
“看他块头也不是很大,怎么会那么猛呢”
“这玩意又不是比块头大,许海峰块头也不大,不照样拿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八卦地学生们又开始议论开了,冠军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什么杨天天天早上早起跑步,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练习跳远之类地故事层出不穷,更有甚者是直接将话题转移到了杨天和黄娟身上,说杨天之所以这么猛。就是因为黄娟一直在赛场给他加油,还有人居然说这就是娃娃亲的好处,杨天一直受到黄娟这个未过门妻子的滋润,所以动力很大。
这些言论一直流传到运动会结束,对于这些,黄娟既是无视,又忍不住要去听,每当听到别人总把她和杨天在一起议论,她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开心。
而杨天则是淡然。他对这些事情看得很淡。好不容易重活一回,要是还生活在这些名与利的泡沫之中。那到死的时候,心中肯定还是充满了遗憾和残梦。
所以一说到他为什么要在赛场上那么拼命,他总会不自觉地看向远处正在活蹦乱跳、自豪满面的杨雪玲和身边文静的脸上显露出内敛的喜悦地黄娟。
他想让她们因他而开心,为他感到骄傲,为了不断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他八年来坚持苦练,争取将自己的体能发挥到极致,这样不仅能保护她们,还能让她们开心。
运动会过后,不光是杨天,黄娟和杨雪玲也一下子成了学习的名人,每当见到自己的同学说到杨天,杨雪玲都是笑得一脸自豪,就连张馨雨也是整天笑盈盈的。
现在能看到这一幕,他很知足,在他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杨雪玲、黄娟和他的亲人的笑容更贵重,更让人愿意去珍惜
s:男子1000米快跑的世界纪录是肯尼亚名将恩吉尼,2分11秒96,这一纪录是在1999年意大利国际田径大奖赛上创下地
卷四光辉岁月卷七圆梦之终卷
第134章黄娟的梦想
“你可知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离澳门回归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神州大地到处飘扬着这首动人心扉的七子之歌。
一中的校园广播也总会在课间播放这首歌,旨在增进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每当听到这些慷慨激昂的爱国歌曲,学生们谈论的话题总是海阔天空,或是对印尼排斥华人事件的愤慨,或是对台海战争的渴望,而黄娟他们则是憧憬一些自己的小梦想。
“小天,长大后你想做什么”晚自习课间,紧张的学习之余,黄娟在学着找高三生活的乐趣,转身笑问正在那里看参考消息的杨天。
“还没想好呢,你想好了”杨天乐呵呵一笑,他现在要做的是珍惜身边的人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于未来,似乎她和他家人的美好未来就是他的未来。
“嗯,我想当一个医生,所以我应该会报考一个护理专业”黄娟一脸憧憬地说到。
“那报考中国医科大学啊,那里的护理专业比较强”安琪凑过来,轻声建议。
“是啊,以你的成绩考中国医科大学绝对可以”陈明也凑过来参加讨论。
“可是我不想离家太远”黄娟撅嘴说到。“那就滨海大学吧,滨海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杨天胸有成竹地建议,其实他心中清楚,黄娟的目标就是滨海大学,他记得重生前她为了考滨海大学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现在又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他有信心让她考上。
“可是滨海大学不好考啊,每年报的人都特别多”黄娟苦涩一笑,这倒是实话。滨海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排名不低,每年都会有很多省内省外的考生报考。
“你这成绩,应该没问题吧”安琪轻声劝说黄娟,但也不是很有底气,黄娟现在的成绩是全班第五,一中理科班排名三十开外。这样的成绩想考滨海大学地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信心就行,不是还有九个月的复习时间吗一切都还来得及”杨天大声鼓励。
“就是。你没看报纸上说吗。我们国家地科考队员上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对北极地考察。准备在那建考察站了。他们连北极都能去。咱们考个滨海大学有什么难这样吧。咱们四个都报考滨海大学。一起奋斗。怎么样”陈明一边举着报纸。一边意气奋发地说到。
“好啊。杨天。你说呢”黄娟急声赞同。随即笑着问杨天。其实谁都知道她心中也是很期望杨天能报考滨海大学。
“我赞同”杨天诚然一笑。立即惹来四周偷听同学地嘘声。
“哇靠。杨天。你这成绩考滨海大学会不会太浪费了是啊。大家都指着你考清华北大。为八班争光呢估计连班主任和所有授课老师都是这么想地”班长吴刚大声吆喝。
gu903();“是啊。估计连学校领导也是这么想一中今年有没有人能上清华北大。就看你了最起码理科班就看你了”其他同学也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