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 / 2)

还是欢喜地跑了过去,因为刚刚那一阵轰响的确很壮观。

“是啊,看着”杨天又点燃一个,扔到另外一棵枫树上,又是一声轰响,火光四射,雪花飞舞。

“哇,好好玩哦,哥哥,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花炮”杨雪玲拍手叫好,黄娟则是甜甜一笑。

就连二花和大狗子也是目瞪口呆,然后飞奔过来,和他们的花炮比起来,杨天的“花炮”快赶上大礼炮了。

“是啊,杨天,你这花炮是从哪里买的,我怎么没见过”二花和大狗子有些羡慕了,对自己手中的花炮霍然失去了兴趣。

“就是村口那家店啊”杨天笑着,又放了一个,响声震动全村。

这些“花炮”都是杨天自己制作出来的,乡下过年之前会有跪拜祖宗牌位、拜佛的习俗,都会燃放鞭炮。

杨天悄悄挨家挨户地捡那些没有爆炸的鞭炮回来,然后再悄悄从家里的鞭炮上摘一些下来,汇集火硝,然后制作出了这些大型花炮。

能制作简易炸弹,花炮自然不在话下尽管这些花炮燃放起来有些危险,但所有的都由他一个人燃放,他的心智不是小孩子,所以不会有太大危险。

“村口的哪家店我怎么没见卖这个的啊”大狗子不服气,村口的那家小卖铺很小,只是卖一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过年的时候卖一些年货,爆竹、花炮只敢进小号、便宜的回来卖,贵的、好的怕卖不出去。

“这个很贵很特殊,一般人去,就算是有钱,他们也不敢卖,只能说没有”杨天卖了一个关子,见他们气杨雪玲,他心中不愉快,想逗逗他们,不过他们也都是孩子,所以他只是逗他们,并没有整他们。

听杨天这么一说,二花和大狗子不服,当即掏出自己的压岁钱去村口的店里买和杨天一样的花炮,那小卖铺是外地人经营的,没有那样的花炮卖自然就说没有了。

大狗子不依不饶,仍说是老板不卖给他,小老板本来心中就不是很愉快,行走外地,惨淡经营,还不能回家过年,又来这么一个挑事的大小孩,顿时火大,找到了大狗子的爸爸。

大过年的闹上这一曲,大狗子的爸爸很生气,打了大狗子一顿

见状,杨雪玲和黄娟皆是很解气,谁让大狗子玩花炮时那么嚣张,活该被打

杨天则是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带杨雪玲和黄娟玩,他自己用酒盒子和橡皮筋制作了三个面具。

一个被涂成了葫芦娃,一个是黑猫警长,还有一个是蓝精灵,都是杨天自己涂画的,但是看上去却是栩栩如生。

见到这个,杨雪玲和黄娟都欢喜得大叫起来,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外加面具外来的神秘,她们怎能不兴奋

杨雪玲选了葫芦娃,黄娟是蓝精灵,留下一个黑猫警长,就是杨天了

三个人戴着面具在雪地里玩了一个晚上,捉迷藏、猜谜语、玩花炮

还有一支动听的歌: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

第二天一早,杨天又带着她们俩一起玩跳绳,这个新年,就数杨天家热闹。

但杨天并没有完全沉浸在童真的快乐之中,他早有自己的盘算,那就是挣钱,要想让家里的人都快乐起来,那首先要让家里富裕起来,否则再开心也无法减轻爸妈的辛劳。

“小天,怎么还不去睡啊,明天还要去舅爷爷家呢,赶紧去睡吧”年初二晚上,杨宝夫妇刚要解衣睡下,忽见杨天慢不进来,于是笑着说到。

“爸妈,有件事情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杨天自知,自己现在还小,发家梦只能依托杨宝夫妇来实现,待上了高中之后,他再准备单干。

“什么事啊”杨宝夫妇相视而笑,扶着杨天坐到了他们中间。

“今年雪大,春耕肯定会被耽误,爸妈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对策”杨天诚然一笑,1994年,将近年关的时候,大雪方才来临,雪很大,十年罕见,无论是重生前还是重生后,杨天都对这场大雪印象深刻。

“小天,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好的赚钱的主意啊,赶紧说出来,老爸帮你参详参详”听杨天这么一说,杨宝夫妇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杨宝顿时来了精神,轻笑说到。

卷二青涩时光

第027章新年新气象

“大棚蔬菜”杨天斩钉截铁地说到,尽管这个时候大棚栽培在东北和南方的几个地区已经开始兴起,但在大柳树村绝对还是一个创举。

“大棚蔬菜”杨宝夫妇面面相觑,他们没读过什么书,自然不知道大棚蔬菜的概念。

“嗯,就是给蔬菜创造适合它们的生长环境,让它们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能快速成长,基本上一两个月就能成熟一次”杨天开始分析,“今年雪大,菜地里的菜大多已被积雪覆盖,损失惨重,开年过后,无论是市里还是镇上,菜价肯定都会上扬,所以无论我们种什么都会有的赚”

“这个我们知道,只是,你说的那个大棚蔬菜能行吗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种菜一两个月就能成熟”杨宝夫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只要你们按照我的建议去做,我能保证万无一失”杨天底气很足,他知道爸妈肯定会相信他,因为他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

“好,那明天舅爷爷家不去了,咱们说干就干”杨宝拍手说到,上次屯粮让他尝到了甜头,而这几年他又是憋屈得厉害,总是守着那几亩田地,就算是乡下汉子,心里也不会踏实。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和变革的年代,见村里村外的青年,或是做生意赚大发了,或是外出务工闯出名堂了,杨宝他们自然也不甘落后。

“那不行,舅爷爷家还是要去的,否则他老人家会生气这样吧,明天我和雪玲去,你和小天一起把这个事情合计合计,看能不能办”李秀英说话总会留一些余地,其实杨天看得出来,她也很兴奋。

第二天一早,杨天便和杨宝出去了,在杨天的参谋下,两人先是选了一块地。

为了节约成本,杨天选择了家里院子后面的那块地,一方靠墙另一方则是利用树干,乡下别的不好找,大树多的是。

扫去积雪,杨天和杨宝一起动手,将那块不足一亩的小地翻了一遍,掺入有机肥,然后在里面包裹上稻草,开始焚烧,一来是驱除积雪覆盖后的湿气,二来便是催肥,用土掺有机肥进行焚烧,这是乡下制造土肥料的办法。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接下来便是大棚的搭建,现代技术用的大多是塑料薄膜,或是玻璃温室

由于大鹏技术还没有进入滨海,所以塑料薄膜很难买,温室玻璃就更别提了。

不过杨天不会费那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他早就想好了,白浪河那有成片的芦苇,把芦苇砍回来,用草绳将其编成厚厚的帘子和席子,不比塑料薄膜差。

李秀英和杨雪玲从舅爷爷加回来已是黄昏时分,这个时候,杨天和杨宝已将大棚搭建得差不多了,见两人皆是满头大汗,但却是喜笑颜开,李秀英和杨雪玲既是惊喜,又是心疼。

“哇,好大的草屋”杨雪玲大叫一声,跑到杨天身旁,给杨天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