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2 / 2)

我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又换了个话题,“子义,你刚才用的什么剑法,真的很厉害哦,我完全捕捉不到你身上的气机。”

太史慈脸上露出了些许自豪,“当初师傅教了我十年剑法,最后才传了我这套逆水流。这剑法重意不重形,如逆水行舟,进退合乎天理。师傅曾对我说剑法大成之后可以天人合一,不过我要达到那样的境界还需二十年。”

“二十年,还真是漫长啊”,我禁不住咋舌,“看来你师傅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太史慈笑而不语,看来他并不想太多提及自己的师门。我便不再追问,却说别的,“子义,刚才你称呼孙策为将军,看来你知道他不少事,和我说说吧。”

“孙策是骠骑大将军孙坚的长子,可现如今他的军功却丝毫不比大将军低。去年他与玄武国交战时,以一敌二,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被世人传为佳话,也才有了这小霸王的名号。青华帝也特意提拔他为镇北将军,在孙家的第二代中,他算是最出色的”,说话间,太史慈的眼神里不经意流露出仰慕的神情。

“孙家”,我不止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却还是不知道这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家族,便问,“子义,看来这孙家在青龙国举足轻重吧。”

太史慈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岂止是举足轻重,其实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但这话可不能公开流传。”

“什么话”,我凑近他。

“得孙家者得青龙国”,太史慈小心地说,虽然声音既轻又快,可我却听得真切。若真像他说的那样,孙家岂不是已到功高震主的地步,这可不是件好事,古往今来多少人便是因此丢了性命,我不禁想到。

太史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一笑,“孙家三代为青龙国立下汗马功劳,对当今皇上更是死忠,不然青华帝又怎么会放心把三分之一个青龙国都交到孙坚手中。”

“三分之一,那剩下的三分之二呢”,对青龙国的局势,我可是一无所知,便多问了一句。

太史慈不厌其烦,继续解说,“这剩下的三分之二自然都被皇子和江北王瓜分了,而在他们背后自然还有那些朝中的名门望族,在我们青龙国一直有四大家族的说法。”

我俩说得投机,不觉走得慢了,我问他,“哪四大家族呢”

“孙周士顾。孙家想必就不用我再多说了,我才排名第二的周家说起。周家在青龙国开朝时曾位列三公,但此后便家事衰弱,直到传至周邑手中才有些起色。可就在这几年间周家再次崛起,却是因为周家出了个奇才”,说到这里,连太史慈也抑不住心中的激动。

“奇才谁”,人才的重要性我可是领教过的,一听奇才,我立刻竖起了耳朵。

“他就是周瑜,周公瑾。他智勇双全,不但精于政务,更擅长兵法计谋。青华帝曾亲口说,青龙国只要有他和孙伯符在,百年无忧矣”,虽说太史慈把周瑜捧上了天,可我心里却打了个问号。周瑜我可是知道的,上次去长沙捞功勋,就是他出的主意,还不是照样大败,要不是我血多肉厚,说不定在城里就挂了。所谓人无完人,我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词。

太史慈见我不以为然,十分意外,便问我原因,我如实和他说了,他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小光,这就是你错怪他了。其实那是他妹妹周碧瞒着他出的计策,他知道后虽及时补救,却终究是晚了一步。为此,他亲自向青华帝请罚,自降三级,还挨了一百军棍。”

“原来如此”,我心想,这样的人物,以后一定要想法子见识一下。

我正等着听太史慈介绍另外两家,他突然拉住我,停下脚步。“咦,前面有古怪”

“古怪”,我定睛一看,果然前面飘过一个黑影,若是没有他提醒,在昏暗的夜色里很难注意到。东都城里居然也有夜行人,这不由勾起我的兴趣,太史慈显然也一样,我俩一拍即合,便悄悄地跟上去。

黑衣人走的都是小巷子,拐来拐去还真有几分迷宫的味道,不过我跟踪的技术一流,身边还有太史慈这个高手,实在是太过轻松。他三晃两晃,走到一间破陋的民宅前,四下看了几眼,才推门进去了。

我原本也想跟着进去,太史慈却止住了我,用手指在我掌心里画了几笔,我立刻认出了那几个字,原来他想对我说,“小心,里面有不少人。”

我如法炮制,也用手指在他掌心写字,“那我们该怎么办”

他看了看四周,又写道,“跟我来。”

我跟着他沿着民宅转了一圈,幸运地发现了一处残缺,塌了半堵,刚好能看到里面。接着昏暗的月色,我隐约间看到四五个黑衣人,不过有一人与众不同,他的手臂上绣着个银色的“雨”字。他们正在讨论事情,我穷极耳力才勉强听清。

“交代你们的事都做好了没有”,这显然是头目在问话。

“线路都已探查完毕”,“第一队已集结待命”,“第二队已集结待命”接着有十几个人说话,看来太史慈说得不错,里面的人还真不少。只是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事,我便接着仔细听。

“明天的行动,决不允许有任何闪失,不然的话,大统领的惩罚你们可是都亲眼见识过的”,头目的话里尽是恐吓的味道。

“属下不敢”,众人齐声应道。

只听头目冷哼了一声,“我把明天的行动计划再说一遍,你们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