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全都答应你,只是若是朝会没什么大事,孤便不去罢若是天天早朝,那里还有时间和美人欢乐”纣王本想立刻答应地,只是稍微一细想就觉得不对,这自己天天上朝,说什么,,,,,都还是太累了啊。
妲己也知道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的道理,当下也就点头应了,却说纣王刚刚将两道旨意传出,便看到姜皇后带着一大群宫娥过来,纣王见她本有几分不喜,但今日难得这么有兴致,也就不想出什么岔子,当下乃道:“皇后来的正是时候,且看苏美人的歌舞如何”
当下妲己忙先向姜皇后行了大礼,见她神色中有几分不喜,心中也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只是她现在满心都只有纣王,如何有闲心理会姜皇后高不高兴
再说先前那几条主意也是自己琢磨了几天才琢磨出来的,毕竟她以前只是轩辕坟中的一个小妖怪,那里懂什么治理国家的大事总算是比葫芦划瓢,心想这几个主意虽不见得有多高明,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如果一切顺利,纣王在民间的形象就又会好起来,别人想夺他的江山,可没那么容易。
不说妲己这边煞费苦心的帮纣王稳固成汤江山,那姜皇后一待她歌舞罢便变了颜色:“苏美人,你这般日夜迷惑大王可知已犯了大罪吗”随后罗列地妲己的一些罪状,这些当然都是事实,前一段时间,妲己确实是没做过什么好事。
后宫之内以王后为尊,所以就算纣王在旁边看着,也帮不上什么忙,毕竟,这是自古一来就有地分工,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姜皇后的权限所在,就算是他贵为天子也干涉不得。
姜皇后批完了妲己,又回过头来劝谏纣王,她说的话倒是都有理有据,只是纣王此刻偏偏是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都是在想:怎地苏美人受了冤枉并不反抗是了,她必是知道后宫归姜皇后掌管,因此只得忍气受了。
纣王无奈,只得等姜皇后数落完,这才有时间来安慰妲己:“美人你莫怕这贱人,等我召集朝臣,将她废黜出宫,立你为后,这样就没人敢再对你大呼小叫了。”
妲己无端受了这场气,心中也是委屈的很,但她知道姜皇后娘家的势力太大,若是一个不好,商纣的江山便会不稳。
但若是要她此刻说出什么软话来,那也是万万不可能,毕竟她刚刚才想做个好人,但偏偏就有人出来与她为难,不能不说是十分的郁闷,心道:好人难当
当下纣王气冲冲的去和群臣商议费掉姜皇后的事,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群臣阻谏,这种事情原本就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性,凭白让那些刚刚以为纣王变的英明了的大臣们又对他充满了失望。
第二卷第181章妲己复起歹毒意二王子避祸投他国
更新时间:200892116:52:25本章字数:4244
姜皇后得知此信,尚以为是妲己在挑唆纣王废掉自己,当时就气的不轻,一面命西宫二妃上书弹劾妲己,又联合朝中的大臣,一直要求将妲己跟出宫门。
纣王与群臣争辩不过,干脆又不上朝,群臣将罪名又都加到妲己头上,妲己现在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她万万没有料到,自己以前胡作非为,杀人害命,但却从来没人说过自己什么,顶多也就是迷惑纣王不朝这一条。可现在呢那些大臣们写的奏疏上简直把自己比了连夏时的妹喜还要严重百倍,连自己看了那些奏疏都觉得现在是死有余辜。
可事实上呢那上面有些事的确是自己做的,但有些事却根本连个影子都摸不到,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和这些事扯上关系。
她现在开始有点怀疑这是女娲娘娘对自己的惩罚,如果说自己真的有心违背娘娘的意思,这次只怕是真的过不去这道坎了。
难道人常说的人定胜天其实只是一句空话妲己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改变是否正确了
当下她招来了喜梅和喜仁,三个人商量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
当晚喜梅喜仁分别走访了尤浑、费仲二人,许以高官厚禄,二人答应帮助自己铲除姜皇后,所有的事情又渐渐地走回了历史原来的轨迹,姜环刺杀纣王不成被捕。供出主谋是姜皇后。
纣王大怒之下命人拿了姜皇后去西宫黄妃那里受审,这次妲己没有再心软。她也没有尝试着再去做什么好人。她对姜皇后下了死手,烫手挖眼,姜皇后没能熬过毒刑,很快便因流血过多而死。
妲己想起姜皇后地两个儿子,那是殷商将来的大王,自己现在杀了他们的母亲。他们万万也是留不得的,她悄悄命喜梅去将这件事告诉两位王子,然后竟露出了阴谋得逞的笑意。
不得不说,人一旦彻底下定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往往是很恐怖地,他们没有给妲己做一个好人的机会,所以他们都得死,而且死的很惨。
所有的事情一波接着一波,大臣们根本来不及反应,二位王子弑君不成。被打为谋逆,纣王听了妲己的话。派人追赶,势必要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斩尽杀绝。
方弼方相二兄弟冒死反出朝歌,带了二位殿下一路潜逃,不意出城百余里便被武成王黄飞虎阻住,二人原本就是飞虎手下,且也知道飞虎的厉害。因此不敢动手,只是一味苦求,二位殿下也都下拜哭诉,飞虎于心不忍,乃放四人前行,自己先回朝歌不提。
当下纣王听了妲己之言,又复谴殷破败,雷开二人各率飞军三千,前去追赶。
且说方弼方相兄弟又带二位王子奔出数里,二兄弟反出朝歌乃是临时起意。因此俱不曾带得盘缠,只得以明言对二位殿下讲了。这才道:“我兄弟相貌极是好认,若是与殿下在一处,只怕都走不脱,如今我们前去引开追兵,二位殿下可去东鲁找东伯侯借兵,为娘娘复仇,待到大军起时,若是我们兄弟不死,自然会亲身来投,以做前驱”
二位王子听了,只得与二人分别,一路往东而来,却说这日走到一个三岔口,殷郊找当地土人问了才知道两条大路,一条通往东鲁,一条通往南都。到底是殷郊大些,心思灵活,因对弟弟道:“此乃天意,你我兄弟二人一人往东,一人往南,只需有一人能逃出升天,便可借得大军为母亲报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