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1 / 2)

绕指神剑百炼 司马铉 2293 字 2023-10-16

之外,可是找不到一点能吃的东西。

但立刻又想到,莫要是柳青为自己与罗翠菱的事碰了钉子“寒月芙蓉”大为震怒,牵连无辜,使她受罚。

阿玉心下登时忘了自身的饥渴,转而悬念起“飞红绡”柳青来,默默祷祝天啊但有磨难,都请降临到我阿玉头上来吧,且不要使无辜的柳青牵连在内。

等著等著,已是夜深,兀自没有消息,阿玉可是心情紧张,全无睡意。

约莫在快要黎明的时候,房门一响,阿玉精神振奋,连忙注意。

进来的不是一身红衣的“飞红绡”柳青,却是一身槁白衣衫的七花门下三徒赵银屏。

阿玉喜得叫道:“三姊。”

赵银屏冷冷摆手,示意噤声,悄声说道:“傻子,你死在临头,还不明白吗”

阿玉如头儿浇下一盆冷水,张口结舌,急问:“三姊,这话怎讲”

赵银屏悄悄坐下,长叹一声,乘曙色未明,七花门十分冷清之时,就在这一处精致的七花门房中,说出了一段因缘。

原来“寒月芙蓉”当年有一位爱侣,也是当世大侠,名叫“浮海客”。

“浮海客”当年是一位翩翩浊世公子,此人经史翰墨,琴棋书昼,医卜星相,无一不通,更兼服食大还丹,道心坚定,已渐有辟食却病,驻颜保身之效。

这一位风尘奇人,六武兼资,儒雅风流,才情盖世,武功卓绝,更因他慷慨豪爽,洵洵知礼,德行言行正大光明,真可说是宇内第一人,人中龙凤,名副其实,果非虚话。

但他又有另一件好处,便是绝不夸耀,轻易不露,是以他虽是当世数一数二人物,可是在江湖之上,能完全知道他的实情的人,却是不多。

而芙蓉仙姑正是“浮海客”寥寥知音中的一个。

芙蓉仙姑对他可说是钦佩已极,自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不上他,不期然的自然有了爱意,想与他结为神仙眷属,朝夕相处,共练绝艺,合籍双修,以期达成得道证果的目的。

可是,这位“浮海客”却又古怪,尽管他和芙蓉仙姑相好,可是“浮海客”却从来不曾向芙蓉仙姑表露一丝爱意,仿佛他这人其他的一切都能慷慨施予,唯独对爱情这一项,却是吝啬得紧时间一久,芙蓉仙姑是位女子,当然说甚么也不能主动表示,两

人之间,渐渐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裂痕。

芙蓉仙姑心口相问,这男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说他不爱自己,可又为何常与自己相处,双双对对,十分亲蜜

说他爱著自己,可是时间也有好几年了,他可从来不曾向自己表示一丝超出友谊之外的爱意来。

芙蓉仙姑心生怨怼,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便问“浮海客”问他是否准备找自己作为道侣,两人合籍双修,共参仙法。

“浮海客”迟疑了一阵,终于说出他心中的话。

他说:芙蓉仙姑资质确是上上之选,但仍有一项严重缺点,便是心地狭隘,他若选道侣,只恐芙蓉仙姑尚非十全十美的人选。

此言一出口,芙蓉仙姑登时气得咬牙切齿,原来这“浮海客”如此瞧不起自己,一方面与自己敷衍,分明是个还在继续找合适的对象

目前是没有比自己更好的,所以他还和自己在一起,若是有时,恐怕他立刻就离开了自己,如此可恶,白白辜负了自己对他的一番心意。

芙蓉仙姑伤心欲绝,立刻表示,从此以后与“浮海客”一刀两断。

“浮海客”一言既出,覆水难收,心下也不无后悔,笑著解释,这是一句笑话,劝她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当真,不然可真是如他所说的器度狭隘了。

但芙蓉仙姑当时正在怒不可遏之时,哪肯听他解释当下珠目蕴泪,厉声斥叱,声言从今以后永远不愿见他的面。

“浮海客”无可奈何,长叹一声,黯然离去。

从此以后,一对爱侣便因这一点小小事故导致反目,从此劳燕分飞,各自西东。

“浮海客”一去,便渺无音讯,芙蓉仙姑时间一久,气也渐渐的平了,暗悔不该为这一点细故反目,多年友情毁于一旦,今后人海茫茫,尘世辽阔,又到哪里才能找得到如“浮海客”一样的知音

芙蓉仙姑多方探听她的下落,结果得了一些消息“浮海客”人如其名,这番真个浮海而去,不知所终

芙蓉仙姑猜想,他必是往寻海外仙山,隐居修炼去了,以他那般根基,得道当可有望。

芙蓉仙姑本是个性情极好胜的女子,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练道成功,胜过这“浮海客”粉碎他轻视自己性情狭隘,不能成功的预言。

从此,她便开始努力苦修,但是久久不成,甚至一点进益都没有,长夜扪心,虚心检讨“浮海客”的话实是不错,自己生性狭隘,不能容物,正犯了练道者的大忌,怎能成功

同时,多年来“浮海客”虽然音讯渺然,但芙蓉仙姑对他却无一日忘怀,甚至于在运功之时也往往会坠入冥想

“浮海客”那英俊的丰仪,亲切的笑容,潇洒的动作,呈现在她的眼前,多才而清朗的语声,萦回在她的耳际。

仍是那样的清晰啊,芙蓉仙姑唯恐记忆会在岁月中逐渐模糊,那多么美好的记忆啊正当她锦绣似的少女黄金时代,那令人难以忘怀,美丽而快乐的日子。

可是,这美丽的回忆无异是一种止渴的鸩酒,芙蓉仙姑渐渐消瘦,甚至到后来她吃惊地发现,运功时的不期然冥想,可能使她走火入魔,终生残废

她无可奈何之下,终于放弃了那徒劳无功的修道。

又是许多年过去,芙蓉仙姑仍是得不到“浮海客”的消息,她换了另一种方式练道,企图找寻“百炼”“绕指”两柄神器,以及深山名药,藉此之功使自己能够成功。

于是她本人以及门下各女徒都为此忙碌,分批出动行走江湖,搜寻刀剑、灵药的下落。

五年、十年都过去了,芙蓉仙姑大丹虽未炼成,但她的武功已是举世无敌,容颜仍然美丽细嫩,三十开外的人仍如二十左右的少女一般美丽。

在她的芳心深处,仍藏著有一个永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