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 2)

绕指神剑百炼 司马铉 2275 字 2023-10-16

因此,他匆匆折来一条树枝,翻动异人的尸体,得到一个小皮袋和一条长约六尺的软鞭。

但这两件遗物都已沾有尸水,余树奇无可奈何,只得先用掌力开了一个土坑,将异人就地埋葬。

再搜那萧老者身上,见他并不掳带兵刃,只有一个长约尺许的钢管,两端都有盖子,不知作何种用处

阿玉心想:“这条钢管也可作为老贼的标帜。”

但他将要由老者腰间解下那支钢管的时候,却闻到一阵腥臭人作呕,那股臭味几乎和腐尸烂肉的臭味没有多少分别。

他急忙停手,一步跃开,再仔细端详一番。

他稍停片刻,见没有别的动静,钢管也没有别的异征,只是一阵阵的臭气仍然随风飘来。

他用手里的树枝将管盖闭上,果然觉得好了一些,这才悟出臭气是由钢管所发。

本来那钢管这般腥臭,使他曾经放弃收取的念头,但好奇心又引动了欲念,他又决定必将那根臭钢管拿到手。

他想了又想,终于走往那条小赤蛇旁边,打算拔出匕首,并将它缚在树枝上作割断钢管系绳之用。

这时那小赤蛇已死,阿玉脚踏蛇尾,手握剑柄拔了出来,却几乎被吓了一跳。

原来他那支精光闪闪,寒光浮动的匕首,经过插进赤蛇身子,此时已是精光尽敛,通体黑油油如墨哪里还像一支宝物

他曾记得幼时,他生父由北地带了这支匕首回家,他因见匕首柄上嵌的明珠可爱,立即吵著想要。

那时他生父虽慈,但说甚么也不肯给他这柄匕首,结果是哭了几天,全然无用。

直到要与田阿姨远行的前几天,慈父忽然自动将匕首交他佩带,仍再三叮嘱不可轻率在人前示出。

在迷云谷也只亮过一次,后来只用它挖草根,削树皮,方觉它确是十分锋利,并不知它有甚么妙用

不料这回用来刺蛇,竟然变成废铁,哪不使他惊慌

但他立又闻到匕首带来异乎寻常的腐臭,与钢管同样地气息。

这一来,使阿玉更加明白地知道,方才一切腐尸、腐臭,尽是那小赤蛇造成。

敢情小赤蛇是萧老贼篆养在钢管里面,在对敌时候,放它出来伤人,所以那无名的异人,便在猝不及防中,丧生在小赤蛇毒牙之下。

但萧老贼的艺业定与那无名异人相差太远,无名异人虽被赤蛇咬伤,仍及时将老贼击成重伤,倒地呻吟,而将自己引了来。

他回忆萧老贼将他引来这一带谷地,倘若当初没有那异人点醒,

使他先赶返山寨,而与这狡猾奸险的萧老贼拚斗,死的一定是自己

即以方才搜寻异人伤势的瞬间,若非耳力胜逾寻常,也要被小赤蛇咬中,化为尸水。

阿玉想到当时的种种危险,自觉不寒而栗,周身起了鸡皮疙瘩,默默地出神半晌,才用匕首把小赤蛇剁成肉泥。

奇怪的是,那柄七首看来像是废铁,但仍锋利和原来一样。

所以阿玉剁碎小赤蛇之后,又将匕首纳回刀鞘。

这时,他对于那位替死的异人,真是感激万分,对埋尸的土坑恭敬地拜了几拜,并且默默地祈祷一番。

然后,他掩埋了蛇尸和萧老者的尸首,将树枝挑著异人的遗物走往山涧,藉水冲洗。

并将自己的匕首也放在水中冲洗,希望它恢复原有的光辉。

但他洗刷好些时间,皮袋和长鞭已不带有任何臭气,而那柄匕首仍然不能恢复它本来面目。

阿玉无可奈何,只好将匕首回鞘,突然发觉匕首锋刃上,有光影一闪,像是花纹,又像是文字。

阿玉一怔又将匕首拔了出来,迎著天光仔细一看,果然发现了极细极小的三个字。

当初刀身雪亮闪光,耀眼生辉,任谁也未以注意到刀身上镌刻得有字,此刻一经染黑,字迹才能闪现出来,引起阿玉的注意。

阿玉细细辨认,才认出是“柳宗元”三个字。

原来这柄匕首最早是属于一个叫柳宗元的人。

这个名字对读书人来说,是个非常熟悉的,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诗词都写得极为好,流传世间,历久不衰。

当然这柄匕首不会属于他的,柳宗元是个文人,不会这样武刀弄剑。

除了这三个字就再也没有其他,至少这一面没有,他翻过匕首,再看另一面,果然又被他找到两个字:“江雪”。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阿玉立刻联想起柳宗元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是五言绝句,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中,就叫做“江雪”。

他脑海中立刻又浮现出那首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阿玉哑然失笑,这柄匕首绝不会与这首诗有关,这首诗也不会是用来描述这柄匕首的。

这只不过是有位名叫柳宗元的人,把这柄匕首命名为江雪而已。

这柄匕首在没有染黑之前,岂不是恰巧像雪一样白么

收回皮鞘内,再翻一翻那皮袋,发现有一本薄薄的册子,但已被水渍透,每一页都贴在一起,勉强撕开就可能弄破,还是暂且收起。

再试搬弄那条软鞭,不料无意中触动它的机栝“锵”一声清吟,鞭柄这一端居然自动跃出几寸,霎时一缕寒光射人眉目。

原来那并不是软鞭,而是一支宽仅一指,长约三尺,具有剑形的怪兵刃。

阿玉将那支怪兵刃拔出来,才一离鞘,又是一声清脆的龙鸣,只见毫光四射,耀眼生辉。

看它宽约一指,长有三尺,其薄如纸的剑身,滟滟生辉,已知是一支希世的奇宝。

再则这支奇形宝刃,连鞘带刃都是柔软如绵,以致当初误认作软鞭。

阿玉无意中获此宝刃,禁不住喜得跳了起来,运起内力,一抖剑身,那软绵绵的宝刃登时笔直。

随手挥了两下,虎虎生风,却不成章法,这才后悔没有将石洞内“霜华仙姑”第三洞的剑法学好。

兴之所至,耀向一块巨石,一剑劈下,只闻“唰”地一声响,那坚硬的花岗就被削下一大块来

阿玉骤然遇上这一意外,竟是愣了半晌,才又笑吟吟地收剑归鞘,把它当作一条带子束在腰间,携了小皮袋奔回山寨。

山寨诸人自从阿玉飞走,各知艺业不逮无法随行,只好医伤、葬死,然后聚在议事的大厅,待他回转。

各人七嘴八舌议论厮杀情形的时候,只有吕金花坐立难安,挂念著阿玉的安危。

突然听得外间号角响起。

吕景昭训练了喽啰们瞭望守候时,如果发现甚么动静,吹号角通报山寨内,可以争取时效。

他也规定这样通报号角分成许多种,吕金花一听这声调节奏,欢喜得跳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