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1 / 2)

空之战 红色哥萨克 2328 字 2023-10-16

书,魏倍新又确实厉害,他又怎么会不想方设法搞清弄懂兴国改制强军九策的内容呢

“他娘的,我以为你们这些蠢猪头早明白了”横行火冒三丈说:“为了这兴国改制强军九策,我每天晚上低三下四狗样的寻好奉承杜尧,让他帮我讲解你们就这样给我争光的”

上官利龙董猛崔天浩三人惭愧之极,一个个低头不语。

“每个人连书上的注解抄十遍”横行甩手出门说:“利龙,可以少抄五遍不愿干不服气的滚”

横行走了许久后,三人同时叹息了一声。

“说实话,这世上,我最讨厌读书认字了抄书,不如去打仗”董猛沮丧说。

“罪有应得,无法可说”上官利龙说:“董猛,横行不会比你更喜欢读书对了,兄弟同患难,我也抄十遍”

“知道了”董猛一抬头,看见崔天浩往门外走,一惊问:“天浩,你去干什么”

“干什么借纸笔桌椅来”崔天浩没好气说。

第四卷土包子进城第八章凌霄堂上上

如果硬要从来光明都的贵族世家弟子魔法师空骑士光荣水师官兵陆军官兵学子学士们中找出一个共同点的话,或许只有一点可说,他们全部会去参观凌霄堂

丰谷穗大陆上独一无二的圣地凌霄堂

让所有荣昌帝国自负才能者视为无上荣耀最高评价终级归宿的凌霄堂

屹立于风雨之中的凌霄堂,以文武不限德行不评唯功是举的标准,将荣昌帝国自卫荣昌大帝创立以来,数百位为荣昌帝国繁荣昌盛强大而做出突出贡献的陆军将领空骑士魔法师光荣水师将领内阁丞相大学士等等,全部做成仿真蜡像,供奉在凌霄堂内,任世人瞻仰崇拜,激励鼓舞所有的荣昌人效仿英杰们,为帝国兴盛贡献力量与智慧

凌霄堂于帝国和卫氏皇族来说,其意义之重大,已是无法用任何言语来描述

而凌霄堂于军人世家弟子来说,是人生竖立着的一座源源不断提供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力量的丰碑

许许多多有志于天下欲求建功封爵的世家弟子,往往是不惜赶赴上千公里之遥远,来光明都参观凌霄堂,祈求凌霄堂诸英杰于上天之上保佑后,才开始了人生奋斗的第一步

当然,若有军人世家弟子凭借军功封爵了,他们也一定会借来光明都的机会,还愿凌霄堂或来凌霄堂激励自己向下一个目标奋斗

军山十七世家对凌霄堂有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公开场合,军山人常常对凌霄堂嗤之以鼻,认为其评选认定极为不公正,其中有很多混数之辈,将神圣庄严的灵霄堂弄成了菜市场。加之军山十七世家历史悠久早超过了荣昌帝国的创立,故而亦无需凌霄堂上有英杰来证明。所以,军山人对凌霄堂的看法,表面上显得不如荣昌帝国它处尊重。

只是,每回凌霄堂评选认定新的功勋英杰,军山人又投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鼓嗓,怎样七拼八凑都要提出自己的人选,并为其摇旗呐喊争吵不休,最后又总以帝国严重歧视军山十七世家结论落幕

正因为凌霄堂里没有军山前辈英杰,正统的军山弟子横行肯定是不会上千公里跑来,朝拜一下他人的祖先

因功而即将封爵,后备空骑士横行显然有必要来凌霄堂,向陈列于此的荣昌帝国各代功勋英杰,来抗议示威一下。

建筑维修凌霄堂,荣昌帝国向来是不惜花血本的。而有先祖挤身于凌霄堂的荣昌大贵族世家,对于凌霄堂的事务,非常上心,钱财物人,但有所需求,倾力而为之。

凌霄堂规矩很大,凡入内参观者,贵如公爵上将,亦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到凌霄堂来的人,无不是怀着崇拜钦佩向往的情绪,故虽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却一直保持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依照凌霄堂规矩,有功勋英杰的子孙后代,可通过严格筛选后,自愿服务于凌霄堂。

显然帝国各名门大家是非常注意家族形象的,选拔出来的人选,个个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绝无横行崔天浩一类歪牙裂瓜的货色。

上官利龙冷漠得从卫荣昌大帝蜡像边立着幽州十二复姓黄金公爵上官家先祖蜡像前经过,看不出一丝情感波动来。

董猛眼里满足狂热情绪,董氏祖宗上天有灵的话,让他也混进这个天下人心中的圣地吧

横行打量着凌霄堂内形形色色的人们。

根据相关统计数字,凌霄堂内,功勋英杰中数量最多的群体是帝国空骑士,占到了四分之一强。最少的群体当然是学子学士阶层,加上龚秀明慈义,也只是勉强突破了两个巴掌叠一块的数字魔法师与陆军将领数量差不多,而卫氏皇族光荣水师将领七神教会教职人员不相上下

来参观者身份不同,让他们主要参拜的目标显得有所差异,各处停留的时间不同,造成各处人群厚薄不同。

横行的主要参拜目标是谁

一代开国大帝卫荣昌大帝一洗千年学子柔弱智冠丰谷穗大陆的龚秀掌控荣昌帝国一甲子将三代贤明君主沦为绿叶的无双首相明慈义开创荣昌帝国十二空骑军团体制之先河的空骑元帅寇若海系统提出帝国光荣水师发展策略并毕生为之奋斗不息的水师中校俞鸿剑为了配合荣昌帝国一统大江南北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深入各地宣传七神教义的大主教方原铭高呼卫氏天下卫氏打的创造荣昌荣昌卫军的著名悍将卫纸鹰

近千年的荣昌帝国历史,无数英雄豪杰功勋事迹,一切尽在凌霄堂上,世人眼中

上官利龙董猛随着横行一一从帝国功勋英杰面前走过,阅过荣昌帝国一页又一页的历史画卷

有近百名学子聚集于凌霄堂一个功勋区内久久徘徊低声讨论争议着。

横行加快了步伐,挤入了学子人群之中。

“内阁大学士一等公杜汕”董猛低声念后问:“他一个大学士,凭什么能进入凌霄堂”

杜汕能进入凌霄堂,是帝国各方势力争吵了百多年以后,才以勉强多数通过的,一直以来对他的非议就未曾断过。

此刻却不是向董猛详细解释杜汕身平功业的时候,上官利龙低声说:“杜汕是廉义之争中的帝国正统首席功勋”

总算董猛的帝国历史知识多少有点底,对荣昌卫氏皇族为争帝王之位的廉义之争有所耳闻,顿时安静了下来。

之所以了解杜汕生平,上官利龙是特殊原因的,可他却怎么也想不到,横行怎么一副对杜汕极为感兴趣的样子

上官利龙依稀记得,军山十七世家自始至终,未曾在廉义之争中表过倾向于任何一方的态度

杜汕蜡像显出他有三十多岁,微黄的脸色,瘦高的个子,全身上下没有显出任何特异惊人之处。

横行凝视着杜汕的蜡像,这个杜汕是被誉为全面完善了明慈义为荣昌帝国制定的分权制衡国体的伟大英才

魏倍新正是杜汕所创汉流六纵流派的弟子,承袭并改良了杜汕传袭下来的思想理念。

兴国改制强军九策无处不闪烁着杜汕思想精髓的光芒